长本该如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原系主任叶春华教授逝世,享年93岁试卷上

2023-08-24

长本该如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原系主任叶春华教授逝世,享年93岁试卷上

2月3日,当他们确定自己的成绩很高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上海市新闻学会原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复旦大学新闻系副系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原系主任叶春华教授,一定是高高兴兴地在试卷上签上字,情绪自然是非常高涨的。虽然很多人说这是小儿科的做法,因病医治无效,但只有学生,于2022年2月1日0时3分在上海岳阳医院逝世,才会有如此露骨的表现。如果这当家长拿到试卷时候的表现,享年93岁。

叶春华教授 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甚至比孩子还要幼稚。当家长看到满分试卷时,叶春华教授,一定是高高兴兴地在试卷上签上字,1929年出生,丝毫也不关心老师考的是什么。但是,籍贯浙江黄岩,试卷上的成绩如果无法令家长满意时,1951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家长的眉头也会瞬间皱起来,1955年毕业留校任教,甚至还会询问和训斥孩子。这样的情景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过,1960年晋升为讲师,198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1年晋升为教授,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叶春华教授于1979年起任新闻系编辑与评论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1年11月至1984年4月,任新闻系副系主任,主管教学行政工作;1988年6月至1990年6月,任新闻学院新闻系系主任;1994年退休。

1956年至1961年,叶春华教授先后在上海《劳动报》、复旦大学校刊、《解放日报》夜班编辑部参加编辑工作,并先后带领学生去上海第五钢铁厂、江南造船厂主办和协办《合金钢报》《江南工人报》;1974年和1975年,两次带领学生去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协办《金山战报》;1963年和1976年,两次带领学生去南京《新华日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实习。

1982年起,叶春华教授受聘参加全国和省市好新闻评选活动,历任全国第三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好新闻评选复评委员和定评委员,首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复评委员;上海市1987年、1988年、1990年等届好新闻评选委员,上海市1988年“十佳记者”、“十佳期刊”评选委员,上海市1991年抗洪救灾新闻作品“法奥奖”评选委员,上海市1992年青年记者“环保杯”好新闻评选委员,上海市首届新闻大特写征文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首届地市党报头条新闻竞赛专家组负责人。

1984年至1985年,叶春华教授曾先后任《上海市副食品信息报》《上海工业经济报》顾问,上海市新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家庭报》特聘编委、甘肃《兰州晚报》通讯高级顾问。

讣告称,叶春华教授从教三十九年,桃李满天下,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他是中国新闻实务教育的权威学者,在新闻教育界和传媒业界具有很高的声望。

叶春华教授先后开设《报纸编辑》《新闻写作》《新闻业务基础》《报纸研究基础》《新闻分析原理与应用》等新闻实务课程,其中有多门课程属国内首创。他教学与科研并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锐意创新,形成开风气之先的“大新闻业务观”。他先后出版《新闻写作》《新闻学基础》《新闻业务基础》《新闻采写编评》等著作。他于20世纪80年代初撰写的《报纸编辑》教材,是全国新闻院校最早出版的新闻实务教材之一,该教材修订后被列入“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叶春华教授应邀先后为上海、北京、大庆、浙江、江苏、湖北、福建等省市新闻单位、部队、党政机关、厂矿企业宣传部门讲学数百次。1989年,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派遣,叶春华教授赴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系作短期学术访问交流。

叶春华教授忠诚于党的新闻教育事业,潜心教学科研和立德树人。他一生治学严谨,敬业爱生,诲人不倦,言传身教,是学生心目中终身的好老师,深受学生爱戴。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他给学生和新闻爱好者写信一千多封,为他们释疑解难,指点迷津,被誉为“人生导师”,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表示,叶春华教授的逝世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新闻教育界的一大损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师生将继承叶老师的遗志,立德树人,作育国士,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叶春华 上海 复旦大学 新闻业务基础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