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呼雀跃了《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何深意?教科书为什么要删掉?原因不简单喜从天

2023-11-05

欢呼雀跃了《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何深意?教科书为什么要删掉?原因不简单喜从天

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没有学习的负累,中小学生教科书的选用极其慎重,家长也没有过多的时间管理,大多数省份采用人教版教材。而教育界对于教科书当中选用的具体文章和知识点也是深思熟虑,他们就可以尽情地撒欢了。漫长的寒假过后,尤其是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就是新学期的到来,因为语文课文选择的恰当与否总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开始的一周之内,对其确立世界观人生观有着至关重要。

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思想观念,同学们一定会倒不过来“时差”,就必须选择正能量、三观正确的课文,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去,《卖油翁》便是一篇道理深刻的课文,但是短短的调整以后,但是《卖油翁》的最后一句却在教科书中被删掉了,学习状态很快就会调整回来。学生对于假期的期盼,为何不能放上去被中学生阅读?原来背后自有深意。

熟能生巧,无非就是可以玩耍的时间更多一些,寓意深刻

《卖油翁》这个故事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文章短小精悍,用词用语形象生动且绝不拖沓,并且故事反映出一个简单但发人深省的道理,那就是熟能生巧。知道孰能生巧的道理,对于激励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养成坚持不懈的毅力有极大的益处,我想这也是《卖油翁》能被选为语文课文的原因。

《卖油翁》的故事讲述了书法家陈尧咨同时也擅长射箭,并因为自己箭法精准内心有些许得意和骄傲。可这种坚定不移的自负心理有一天却被一个老者看穿,并被适时地教育纠正了一番,让他重新看待自己的特长从而保持谦虚勤奋的心态。

一天,陈尧咨在校场练箭,依旧百发百中,休息时他注意到了一位刚才观看他射箭的老人。于是他走过去和老人聊起天,询问老人是否也是一位射箭高手,并请他点评自己的箭法如何。但老人的反应出乎他的意料,因为老人并不会射箭,但却说他的箭法一般般。

陈尧咨听到这个评价当然很不服气,觉得老人不会射箭还对自己做出如此低的评价。老人并没有过多争辩,而是让陈尧咨观看自己倒油的技巧。

老人拿出一个葫芦,并在小小的葫芦口上放一枚硬币,使得原本就小的葫芦口只剩下一条狭小的缝隙。但神奇的是老人居然能将熟油精准地倒入葫芦中,还不让硬币沾上一点儿油。

陈尧咨看得目瞪口呆,老人于是说,我之所以倒油精准,是因为我打油这个,而你射箭精准,也是因为你射得多了,孰能生巧,并没有多么厉害和高深的技巧在里面。这一席话使陈尧咨恍然大悟,也瞬间明白了坚持不懈的意义。相信这一故事也鼓励了不少莘莘学子勤劳做事的决心。

避免误读,刻意缺失

看过完整《卖油翁》的人应该知道,这个故事写到最后,其实是还有一句话的,这句话连接了另外的两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分别是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因为原文为: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庖丁解牛主要讲一个屠夫因为熟悉牛身上的每一个部分,找到合适的规律便可以做到快速分解牛身,并且一点儿也不费刀,而熟悉和摸索规律的这个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因此也是熟能生巧的道理。

解牛斫轮则是讲轮扁问齐桓公看的什么书,齐桓公说“圣人之书”便遭轮扁嫌弃为“糟粕”。齐桓公自然很生气,询问其理由,不料轮扁的理由是“自己打磨车轮摸索的规律无法言语传与别人”,实在是有点狭隘。

其实轮扁无法将自己经验传给别人,定是与自己文化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不够有关,和道理本身难以传递是不一样的。况且古代圣贤知识渊博,智慧高深,与轮扁个人的压轮经验有很大区别。这个故事同时也点出了轮扁是因为长期打磨轮子,才能对打磨的“度”有深刻的感知。

我认为之所以将这最后一句删掉,就在于齐桓公与轮扁这个故事容易让中学生误以为这个故事偏离了“熟能生巧”主题,并且认为读前人的书没有多大用处,从而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看轻书本学习这件重要的事情。

勤奋读书,注重实践

无论是《卖油翁》的故事,还是被删掉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三个故事都有明确的“熟能生巧”道理,告诉大家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付出了足够多的耐心和时间,反复重复,总能做好这件事,成为这一领域中拔尖的高手。

我相信,这个道理不仅对于普通人,即使是对于爱迪生、牛顿这个伟大的天才人物,也是在同一领域经过无数次摸索才能取得最终成功。

而从最后这一句诗表达的两个典故,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看待外界事物的方式,轮扁受自己认识水平的局限,体会不到先贤书籍里的智慧精华,而只能停留在自己的经验认知上。

这启事我们,无论自己的实践经验再丰富,都应需要向先辈的智慧学习,因为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一生要做事情又太多,我们不必对每一件事都追求直接经验,而应积极汲取间接经验,提高认知的效率,再结合深厚理论知识去实践当中检验真理。

也只有自己多读书,多实践,才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认知水平,走向更宽阔的知识海洋。

结语

《卖油翁》的故事删掉了最后一句,保证了故事阐述道理的连贯性,也许是因为中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处于发展的低水平时期,还难以独立做出准确的理解,因而可以理解这举动。由此我也发现,教育界对于中学教科书里课文编排的仔细程度之深,是令人欣慰的。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家长们平日在为孩子选择课外书时也应精挑细选,辨认其中故事是否适合青少年观看,有益的程度在哪?会不会产生错误理解的可能性,如果可能会被错误理解,家长定要及时解释,让孩子形成对故事的全面观察和正确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卖油翁 陈尧咨 轮扁 中小学生 读书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