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阅读思考赵永修:七五年八月发洪水记忆凌宗伟

2023-09-18

来阅读思考赵永修:七五年八月发洪水记忆凌宗伟

无论走多远,很少看到有人这么读书。这两天码字的间隙时不时翻翻书,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七五年八月发洪水的记忆

作者 | 赵永修

原创 | 乡土中原

泌阳河,再次翻到这本《学习的科学》,从大河屯镇中部自东向西蜿蜒流去,觉得行文很科学:介绍每一种研究方法,途经该镇12个行政村,总是先谈研究概况,境内河段距离24公里,再谈研究结果,直线距离15.5公里。

这条河流除了给沿岸带来便利的水利条件外,然后谈相关研究,汛期频发的大洪水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在此基础上罗列几条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爆发了1955年、1965年、1975年三次大洪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75年8月那次大洪水。

那一年,有理有据。77项研究都是这么个结构推演的,我正在当时的大河屯公社夏岗学校当民办教师。当时还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仅如此,小学校附设初中班,难免给人行文呆板的感觉。但是,又称为“戴帽初中”,初中学制为二年。我担任初中二年级也就是毕业班语文课兼班主任。

这一年的高中招生考试定于8月5日举行。其他年级的师生早已放暑假了,学校只剩下初中毕业班的师生冒着酷暑复习,迎接考试。

升学考试的日子终于到了,但事情偏偏不凑巧,8月4日,久旱的天气突然下起了大暴雨。

一直下了一整天也没有将要停下来的迹象,但升学考试这样重要的日子不是随意可以更改的,得不到上级延期考试的通知,学校老师必须将考生按时带到设在第八高中的考场。

8月4日下午放学时,我向学生安排了第二天参加升学考试的各项事宜,要求学生第二天早上带齐各种用具,于6:00前准时到学校集合,为确保安全,不准单独行动。

8月5日早晨,暴雨仍然持续不断,全班33名同学都按时来到了学校。那时的初中毕业班学生年龄相对偏大,已经不是什么小孩子啦,自理能力已比较强,没有一个家长相送。

到了该动身的时候,校长(当时称革委会主任)和另一位教数理化的老师还没有到校,我就独自带着学生出发了。

俗话说:“隔山不远隔河难。”学校所在地夏岗自然村距离大河屯虽然只有8里,但是隔着一条泌阳河,那时河上也没有桥,遇到这样的暴雨天气,成了赴考途中最大的障碍。

泌阳河的水究竟有多大?是否能够渡过去?我当时也预料不到,就一门心思想的是升学考试,不带学生到河边看看是不会死心的。

刚走出校门,附近的村民告诉我说,不要从南沟塌桥那个地方走,沟上水太大,那里是一定过不去的。只有走东坝溢洪道上才能过去。

我非常相信这位村民的话,按照常规路线,出校门向南走,距村庄一里多地的地方有两条南北走向的大沟交汇在一起,交汇点有一座十分低矮的小石桥,所以叫塌桥,每次下大雨,那里的水都很大。

而夏岗自然村东面的沟上新修筑了一条拦水坝,溢洪道上的水会相对浅一些。

按照村民的指点,我带着学生走去。来到大坝跟前,看到坝里已经注满了水,溢洪道里的水哗哗地向下游流着,已经有大腿深了,水势很猛。

学生们按照我的吩咐,高挽裤腿,每3-5人为一组,互相拉住手,搀扶着,小心翼翼地渡了过去。

度过了这第一道难关,前面还有多少困难?我心中无数,只能审时度势,再作决定。我们沿着大沟的东岸,曲折前行。

一个多小时后,到达了泌阳河北边的傅庄自然村。

放眼一望,我和学生们顿时惊呆了。这时,洪水已经涨到了傅庄村上,我们的跟前就是汹涌澎湃的洪水。

站在村边向南眺望,雨雾中,相距大河屯的三里之内一片。巨浪一个接一个自上游咆哮而来,又向下游奔腾而去。

水面上泛着白沫,隐约可见不时从上游漂下来一些柴草垛、连根拔起的树木、瓜果……学生们的惊叫声不绝于耳。

这时候,别说是升学考试,即使是十万火急,也无法渡河而去,只有望洋兴叹的份了。

暴雨仍然没有停歇,满怀希望的升学考试成了未知数,我只好带着学生返回。

路过傅庄学校门前,看到教室敞开着,校内也没有人,我们只好到教室内暂避风雨和作短暂休息。

稍后,当雨下得小一些时,我们才踏上归程。

可是,来时的路已经走不通了,因为沟里的水比原来大得多了,我们只好顺着傅庄村东边到上岗村的一条高岗北行,绕了不少路才回到各自的家。

事后得知,8月5日的升学考试并没有举行,因为泌阳河北面的考生都没有渡过河,这些学校占了全公社学校的一半,泌阳河南面的学校也未全部到达。

洪水退去后,重新安排时间完成了升学考试。

大约在洪水结束后的8月12日前后,我专程到本公社的车厢店自然村去了一次,看望那里的一家亲戚的受灾情况。

车厢店位于泌阳河北面,与它东面的大郭庄紧紧相连。泌阳河于车厢店和大郭庄东北的小郭庄前转向南流,至大郭庄东南又转向西流,形成了一个Z形弯。

当洪水到来时,河水在车厢店和大郭庄东北越过河堤分道西流,到车厢店西又汇合在一起,使车厢店和大郭庄成了孤岛,两村庄大部分地方被洪水淹没。

当日,我还顺便到车厢店西北面的杨坡村去了一趟,因为我于1974年春夏曾受公社派遣在该村当过棉花技术员,与村里的几位年轻人很要好。

在朋友王凤春家里,我遇到了来自车厢店的一位80来岁的老太太,她因逃避洪水尚未回家去。谈起洪水到来时的情景,老人仍心有余悸。

这次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使大河屯公社的邢李庄、郝楼、乔庄、大河屯、肖庄、赵寨、傅庄、前张湾、后张湾、五里埠、车厢店等11个大队的50个自然村、1032户、4215人、18421亩耕地遭到洪水的侵袭。

淹死2人,倒塌房屋3296间,冲走或霉烂粮食26.7万斤,损失牲口12头,水利设施、公路、通讯等遭到严重破坏。

沿河的企事业单位、水利工程、动力机械、电机组、变压器、电杆、电线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洪灾发生后,大河屯公社党委召开了紧急会议,传达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抗洪抢险的指示和给灾区人民的慰问电。

全党动员,全力以赴,带领干部、职工84人投入抗洪抢险斗争,分头组织抢险队,利用木渡船、木排、捕鱼船,坚持2昼夜,救出群众205人,牲口112头,农具、家具3000余件。

洪水过后,党和政府开展了生产救灾活动,帮助群众恢复生产。

同时,对本公社前张湾大队的前张湾、中张湾、赵湾,五里埠大队的小寺赵和傅庄大队的丁营(部分)等5个自然村,987户,2961人进行了迁移安置,搬出险区,选择高地另建新村,国家共下拨安置费148050元。

作者简介

赵永修,男,生于1953年10月,唐河县大河屯镇夏岗村人。1974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小学高级教师,长期担任中小学语文科,擅长作文教学,所辅导的学生作文有多篇发表于《南阳日报》、《作文指导报》等报刊,被作文指导报社聘为特约研究员。1980年代中期始从事业余创作,在国家、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发表作品百余篇,多次。2002年被县教委聘为新闻通讯员。曾编写《大河屯镇教育志》。2013年10月退休后,在《速读》、《南阳晚报》、《唐州风》、《石柱山》、《唐河文史资料》、《赊店春秋》、《宛东潮》等报刊及新媒体发表新闻、散文、民间故事等8万余字,参与撰写《大河屯镇志》。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梁铜勋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 ◆ ◆

原创授权

标签:赵永修 大河屯镇 泌阳河 升学考试 傅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