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又实用2021最好的十座小屋,今年也想逃离城市去自然里放空看了他

2023-09-01

温馨又实用2021最好的十座小屋,今年也想逃离城市去自然里放空看了他

来自:一夜美学(ID:yiyemeixue)

本文已获得授权

点击播放 GIF 0.0M

这是“户外”成为生活方式关键词的一年,或许可以在家居装修这件事上,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户外露营”,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这套房子位于东京都目黑区的碑文谷,以飞盘等为代表的“户外运动”则让大家找到了快乐又健康的解压新方式,业主是一对名叫德田【Tokuda】和纳美【Nami】的年轻夫妻,而户外餐厅、城市口袋公园也更受热捧。走出家门,以及两个可爱的男孩。小宅面积约83㎡,走向自然这件事,装修看起来不豪华,连着两年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爱好。最近,但是合理的设计,设计网站 dezeen 选出了2021年最好的 10 间小屋,看起来高雅又实用,它们都置身于自然,再加上日式家居的原木白风格,用流行的“indoor-outdoor”生活理念,没有一丝俗气,模糊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在世界恢复到正常状态之前,温馨感十足。一家四口的简单幸福生活,我们还可以理直气壮地避世一番。

01

林地里的黑色高脚屋

Niliaitta

疫情开始之后,独栋的微型酒店似乎更受人们喜爱。这栋Niliaitta 小屋就独自待在芬兰萨拉马哈维国家公园附近的 Kivijärvi Resort 微型度假村里,呈现着北欧人的避世度假方式,与森林为伴,隔绝网络干扰。

Niliaitta 的底部用柱子支撑到空中,一方面是致敬当地原住民萨米人的高脚屋文化,另一方面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和地面的接触,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与此同时,Niliaitta 的经营者还认为,住到空中,“会立即感到从地面上忧虑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

穿过森林深处的狭窄小路,走到小屋前,再走过长长的楼梯,才能进入小屋中,这是 Niliaitta 特别营造的仪式感。屋内巨大的落地窗是最重要的部分,它的角度也是被精心设计过的,让你住在其中能欣赏到最好的林景。

尽管地处偏僻,Niliaitta 的内部设施仍保持了现代酒店的标准,硬件已满足,能在其中获得怎样的心灵解脱,就看每个入住者自己的创造了。

02

晒太阳的木质小屋

Holly Water Cabin

在英国德文郡的一个农场里,多种不同的木材搭建出这栋度假小屋。Out of the Valley 设计建造这栋小木屋意在让人们亲近自然,从周围繁盛的植被、照在屋前木椅上的阳光,也能感受到Holly Water Cabin的确是栋梦中情屋。

住进 Holly Water Cabin,放松的方式有很多。每个人在进屋前看到室外的铜浴缸,大概都能脑补出在户外泡澡的惬意感。

只是坐在走廊上晒一下午太阳,看看书,看看四处的绿色放松双眼,也是逃离城市的人会非常珍惜的体验。

屋外的木质调延续到室内,整个小屋都被自然的诗意包裹。想象在周末的早上,赖床看窗外的丛林,这才是度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03

两栋面朝大海的小屋

La Loica and La Tagua Cabins

在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大概 2.5 小时车程的海滩旁,La Loica and La Tagua Cabins两座小屋立于矮山坡上,面朝着太平洋。小屋的名字“La Loica”和“La Tagua”都取自当地原生的鸟类,小屋的形态也像是鸟站立在山坡上。

La Loica and La Tagua Cabins 离海非常近,为了与海岸环境融为一体,橡木外立面经过了一些处理,同时也能抵抗海边空气的侵蚀。

两座小屋一个 20 平米,一个 25 平米,都是上下两层的结构,通过爬楼梯才能进入二楼的卧室。朝海的一面,上下都有巨大的落地窗,窗景充满了治愈的力量。

04

可持续生活方式小屋

Indigo

阿姆斯特丹的工作室 Woonpioniers 为一对荷兰的夫妇设计了这种容易组建的模块化小屋Indigo,他们在农村地区租了一小块地,这间面积不大的小屋正适合这里。

Indigo 用预制构件组成,一天内就能安装好,有着强大的灵活性,Woonpioniers 工作室已经设计过四次 Indigo 小屋,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这种轻便灵活,也让 Indigo 对环境的影响降到很小,前文的荷兰夫妇就看中了这点。

位于荷兰森林中的这栋 Indigo,利用太阳能、空气能、地热等多种途径获得能源,满足着屋主可持续生活的需求。在设计中,窗户被增多、放大,从视觉上将森林景观请进屋内,是时下流行的打破室内外界限的生活方式。

05

住进艺术公园的巨大钢管

Russian Quintessential

在俄罗斯,也有类似“火人节”的艺术节 Archstoyanie festival,这个巨大的不锈钢管度假屋Russian Quintessential就是莫斯科建筑师 Sergey Kuznetsov 为这一年一度的节日设计的,它在艺术公园内,为参观的游客提供住宿空间。

Russian Quintessential 有 12 米长,重量是一头成年大象的两倍。不锈钢外立面反射着公园内的景色,试图融于自然,又太过显眼,设计师说他就是想要“创造一些具有魔法元素的东西”。

厨房与浴室靠近山丘,卧室则处于悬浮的部分,与阳台相连。住在其中,有一种住进太空舱的未来感,是非常奇妙的体验。

06

风从木质屏风间吹过

Casa Tejida

这栋木头编织的房子Casa Tejida藏在哥伦比亚的群山中,它是为当地咖啡种植园主设计的,外形与当地的建筑一致,不过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赶上了可持续建筑的潮流。

这栋看起来狭长的住宅,其实在室内分为上下两层。起居室、餐厅、厨房等公共空间都位于一层,私密的卧室则在二楼。

朝南一面大量的屏风让这座小屋向外开放,长时间保持着“神清气爽”的状态,良好通风让屋内屋外模糊了界限。设计师说:“有些早晨,云朵也会进屋吃早餐。”

朝东一面则有小小露台透气,站在露台上可以静观山中云海的变化。

07

给作家灵感的森林小屋

The Author's House

在丹麦,湖边森林里的这栋铜墙小屋The Author's House属于一位作家。根据设计师介绍,这位作家在室外和室内工作的时间一样多,风景为她带来诸多灵感。因此这栋小屋有着灵活的滑动玻璃门,让室内室外快速切换。

The Author's House 最特别之处是它的红棕色铜皮外墙,随着时间变化,会慢慢氧化成绿色,最终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室内大量空间用作作家的工作室,在疫情开始后,越来越多丹麦人习惯了在家工作,与自然相邻的独处式居家工作空间就是非常好的选择,设计师也在这件作品里看到了广阔的前景。

08

像来自异星的种子树屋

The Seeds

四枚外太空的“种子”在疫情期间降临在江西的一座森林酒店,上海工作室 ZJJZ Atelier 在探索建筑需求的同时,参考自然界的形态,设计出这些树屋酒店。

松木制作的方形瓦片与反射周围环境的金属瓦片一起覆盖着这些“种子”,随四季变化,建筑本身的色彩也会发生改变,这种融于环境的状态,被设计师认为是一种“扎根”的表现。

屋内的墙壁也像外墙一样,呈现出流动的方向感,全木质的内墙让你入住其中就像进入森林。

种子树屋的圆形窗户很多,大小不一,开口方向也大都相反,每一个窗口都有截然不同的景色出现,屋内自有天地。

09

家的形态可以改变生活

Tiny

疫情刚发生时,西班牙工作室 Delavegacanolasso 就设计了一种 22 平方米的模块化小屋 Tiny,外部的框架可以定制多种色彩,大面积的玻璃富有美感,内部的家具、墙面等由当地木材打造。这些小屋可以在 60 天内组装好,从西班牙运往世界任何角落,拎包就能入住。

Delavegacanolasso 工作室的设计主题其实并不复杂,他们希望把“拥有自己的房子”这种实现起来较为漫长的愿望变得触手可及。2-3 天时间,一个 Tiny 就能组装好,使用者大部分把它用作与住宅分开的工作室,或是放置在自然中,作为逃避城市的小度假屋。

Tiny 在这两年中被创造出更多可能性,拥有 22、34 平方米两种规格,几个 Tiny 拼在一起,还能组合出 102 平方米的巨大空间,满足家庭居住的需求。Delavegacanolasso 工作室希望这种不复杂的模块化住房能让更多人尝试离开城市,回到自然风光之中居住,“家的形态可以改变生活”。

10

最好的设计存在于自然中

Monkey House

在巴西塞拉山脚下,原生于此的猴群因为传染病已消失好几年,设计师 Marko Brajovic 一直为此遗憾。就在Monkey House开始酝酿时,猴群又重新回到了这里,设计师觉得是猴群带来了灵感,“最好的设计解决方案就存在于大自然中”。

Monkey House 在疫情期间搭建完成,也在疫情期间成为设计师招待朋友的度假屋,房子和人类都沉浸在野外,逃离被病毒攻占的城市。

屋顶还有一个天文台,人类与浩瀚星空在这里相遇重聚,观察自然,反思内心,在世界的巨大挫折中学习,再出发。

这 10 座避世小屋,

你最感兴趣哪一个?

图片来源:Imagen Subliminal (Miguel de Guzmán + Rocío Romero)、Marc Goodwin、Rupert McKelvie、Stephanie Osmond、Cristobal Palma / Estudio Palma、Henny van Belkom、Ilya Ivanov、Federico Cairoli、Rasmus Hjortshøj - COAST、Fangfang Tian, TREE WOW、Rafael Medeiros、Gustavo Uemura

标签:niliaitta holly water cabin indigo 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