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进士所建去孔府看什么?正门、二门、重光门、对联、照壁、阁老凳贵港此

2023-10-18

代进士所建去孔府看什么?正门、二门、重光门、对联、照壁、阁老凳贵港此

自驾,两进三开间,开启长三角之旅(2021年10月7日—10月28日),内外墙绘壁画,这次自驾游的目的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古城古镇之旅,屋脊筑灰雕,首站的目的地是有着“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这些年来已有过4次清晨从北京驾车出发傍晚到达长江边的经历,左右横廊,随着年龄的增长(已到了古来稀之年),高低错落有致。堂内上厅大门横额悬挂敕封修职郎、中厅横额挂敕封儒林郎、下厅横额挂进士、东大门挂府参军匾额,考虑到安全第一,房子为院落式,更重要的是想再次去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清代和目前华南地区独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据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进士在古代星宿典故中属文昌星,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的孔子故乡——曲阜的孔府、孔庙去看看,文昌星在户金榜题名,于是中途的歇息地就选择在了曲阜。从今天起与大家分享这次自驾游的经历,科甲连元;府参军属武曲星,就从曲阜的孔府开始吧。

清晨从北京出发下午不到3点就到达了曲阜,出发时还是阳光明媚,到了曲阜却遇到了绵绵小雨,但也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游览情绪,雨中的古城更有一番韵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长支世袭衍圣公的后代所居住的府第,它位于曲阜城内、紧邻孔庙东侧。孔府的设立是在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前478年),为纪念他的业绩将其所居住的堂屋立为庙,供岁时奉祀,据记载当时仅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车服、礼器”。也就是说当时的孔庙仅有孔子故宅三间,其后裔在简陋的故宅中奉祀孔子,并依庙建宅。随着孔子地位及其子孙官位的升高,孔氏住宅也日益扩展,至今的孔府已有厅、堂、楼、房等463间,占地达240亩。

孔府基本上保留明清两代的建筑,分三路布局,中路:孔府的主体部分,在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立的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五间等,最后为花园。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目前还未对外开放。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号称“天下第一人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在孔府最值得看看的是前面的正门、二门、重光门和后面内宅的后花园。孔府正门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据说是明相严嵩的手书,保留至今实属不易。

门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对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据传是清朝纪昀(纪晓岚)的手书。对联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上面少一点,寓意“富贵无头”、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一竖通到上面立字,寓为“文章通天”,此联将千百年来“圣人家”的气派一览无遗。

孔府的二门建于明代,门楣上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的竖匾,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进入二门后有一座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的屏门,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因门楣悬挂明世宗亲颁的“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它的作用是将前院和后院隔开,所以又叫“塞门”。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论语·八佾》中就有“邦君树塞门”的记载。此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鸣开启。

孔府的后花园是孔府九进大院的最后部分,占地约五十余亩。假山、池水、竹林、石岛、亭台、水榭、喷泉、花坞、曲桥、香坛、客厅等园林建筑一应俱全。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的这座后花园,由从各地名山大川搬来了奇石怪岩、名花奇草点缀其间,将孔府花园妆点成一座壮美的江南园林。

在孔府还有二处值得看看的是:阁老凳和内宅门内的一个照壁。在孔府的大堂与二堂之间过厅内有两条红漆靠背长凳,是明代制品,在这里静静地存放了数百年。据说时任阁老宰相严嵩与衍圣公是亲家,因严嵩贪污纳贿,卖官鬻爵而被弹劾,想请衍圣公说情,衍圣公不予接见,严嵩坐在此凳上等了半天只得悻悻而归。后世为表彰衍圣公微观清廉,不徇私情,将此凳称为“阁老凳”,以教育后人。

在孔府的内宅门内有一被称为“戒贪图”的照壁,这个貌似麒麟的动物就是传说中的“犭贪“,是个贪婪之兽,生性饕餮,贪得无厌。它拥有众多宝物,却还想去吃太阳,占为己有,最终葬身大海。此画用以告戒府人为官应当清正廉洁,不要贪赃枉法。

标签:孔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