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陈设摆件【艺术世界】姚景卿|淡品生活,精描花鸟超大黄

2023-09-11

头陈设摆件【艺术世界】姚景卿|淡品生活,精描花鸟超大黄

姚景卿,妙显轻松罕见大摆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居家案头陈设,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招财进宝弥勒佛也称未来佛,花鸟画专委会副会长,以三会说法化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中国汉传佛教寺院的弥勒佛大多是袒胸露腹、喜笑颜开的形象。大肚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佛,天津文史馆馆员,常见形象为大肚子,天津九三学社书画院副院长,袒胸露怀,天津市南开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博物馆副研究员,曾复制馆藏名画宋代范宽《雪景寒林图》、李唐《濠梁秋水图》、元代边鲁《起居平安图》、清代石涛《巢湖图》、黄慎《醉眠图》等,满面的笑容颇具感染力,这些复制品被日本神户市博物馆及国内各省市博物馆等收藏。

淡品生活,豁达的胸襟跃然而出,精描花鸟

“锦身秀羽本天成,观之身心愉悦,随类赋彩尽显形,因大肚弥勒佛举止洒脱、平易近人,写此轻盈回眸势,似闻婆娑振羽声。”姚景卿擅画孔雀,这便是他在自己作品上的题诗。“孔雀是我们所能见的最美的鸟类,我很早就想要挑战这一题材。二十多年来,我仔细研究它的生长结构、姿态动作甚至是每片翎毛,为它投入了不少感情。比如尾羽,我在尽力表现它的婆娑潇洒。所以,即使我画的孔雀没有开屏,我也希望人们能从我的画面里闻得振羽之声。”

自古花鸟名家对孔雀的描绘重点各不相同,有的表现前半身雄伟壮阔,有的表现尾羽绚丽多姿。而姚景卿却要这慈恩灵兽彻底活起来,“喜庆祥和、美好富裕,这是孔雀带给来的最直观的感受,人们在他身上寄托了太多美好情怀。”也许孔雀早就成为姚景卿身边最熟悉的伙伴,但二十年来,他亦从未放松对它的揣摩研究。

画孔雀流光溢彩,画牡丹却清冷孤傲。“自古描写牡丹的诗句太多了,‘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花中之王怎么能只有一种姿态呢?”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极尽细微的观察,让姚景卿捕捉到了牡丹的另一种风韵。牡丹虽娇媚锦簇,但冷艳亦是另一种“艳丽”。

“中国画更高级的表现,是表现自己。缘物寄情,情怀是最重要的。”打破固有思维的僵局,姚景卿展现在画纸上的,更像是一种提醒,提醒人们那些看似一沉不变、缺乏趣味的“老相识”,也许你还并未真正弄明白。

在复制里寻找自我

姚景卿漫不经心地说着自己的所感所悟,仿佛一切成就都是顺其自然地发生。其实,他所经历的磨练也并非看上去这么简单。在博物馆工作期间,不到三十岁的姚景卿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接下了复制范宽《雪景寒林图》的任务。

“我自小临摹了很多古人绘画,都非常的像,我自信有这个能力。当时博物馆寻便北京诸多复制大师,没有人愿意接下这个任务,我就壮起胆子说,我来画!”作为博物馆美工,本职工作不可怠慢,姚景卿笑言:“只有在我闲着没事儿了,而且这幅画摆出来才能画。当时不像现在技术先进,博物馆只提供了一张定点透视的大照片,所以我那幅画放大时没问题,一缩小可就变形了。”

在姚景卿轻松怡乐的语气中,也不难发现复制作品时的条件甚是艰苦。正是这一壮举,不仅为博物馆带来丰富的收益更为他自己赢得了机会。自此,他成了博物馆里的专职画师。李唐、边鲁、石涛等大师的馆藏作品,都成了姚景卿复制的对象。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大量的复制临摹开启了姚景卿“学而思”的绘画道路。“正因专职复制,耳濡目染中,对古代传统绘画的感悟也就多一些。可我自己也在琢磨,长期复制是没有自我的,怎样才能让别人也来复制我的作品?”临摹名画几可乱真的姚景卿开始了寻找自我的思考。

古人言“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年仅三十的姚景卿就有了要别人复制自己作品的志向,多半也来源于长时间脚踏实地勤学积累的自信。不甘于一辈子做复制画师的姚景卿,开始集中精力关注艺术的精神领域。

“从艺术的角度讲,人的情感参与越多,艺术性越强。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取舍,大胆裁剪。生活和艺术之间本身是有很大差别的,艺术家要修炼自己的思想境界,才有能力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抛开了就画论画的狭隘目光,姚景卿开始面对更广阔的文艺天地。无论诗词歌赋还是京剧戏曲,凡是有益于修炼艺术品格的都广泛涉猎,只为培养自己更高的艺术敏感度。

正在姚景卿满怀抱负的时候,恰遇到在他生命中尤为重要的老师,孙其峰。“在一次青年美展上,孙先生看到了我的作品,竟主动找到我,认我做了他的学生。其实我十几岁就知道孙先生,我认为我们之间是很有默契的。”

姚景卿坦言,自己崇拜的画家不少,但画风皆不完全契合,只有孙奇峰,自小读他的画就觉得心灵相通。“孙先生是个非常负责任的老师,他不仅仅教我绘画,更教我做人。他知道我‘出身’不好,劝导我,四人帮粉碎后,政治难没有了,但是人在社会,经济、作风皆不可随意妄为。”

数十年如一日的笔墨苦功、广读博览的深度思索、巧遇恩师的虚心讨教才成就了如今的姚景卿,然而面对市场上的种种消极影响,他仍旧可以一笑了之:“有时候拍卖行跟我说有假画出现,我也就无所谓了,毕竟当初想被人复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标签:姚景卿 中国美术家协会 孔雀 花鸟画 博物馆 雪景寒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