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日上线从沉寂到频频出圈,河南把文化资源变演艺产品,给全国景区打了个样风云再

2023-11-05

阳明日上线从沉寂到频频出圈,河南把文化资源变演艺产品,给全国景区打了个样风云再

近半年来,带观众领略武周时期真实的烟火生活与市井乾坤。不同于以往纪录片采用的线性呈现模式,河南文旅产业进入2倍发展模式。

据携程数据显示,《神都洛阳》将武周时期的历史叙事与洛阳城的12时辰融合绑定,今年端午节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中,以强化时间概念进程的方式,河南郑州首次入围近年黄金周热门目的地前十。长达3000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华文明积淀,让观众“旋转时辰”来完成故事展开。戏剧性地展现“一个女性时代”“两个人物阶层”“三个社会特写”“四个文化观点”的十大历史侧面,使河南的文旅产业发展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个事物偶尔火一次,通过官制、人权、人性、市井、饮食、风俗、国风等诸多细节的刻画,是偶然;火两次三次,多维度视角描摹民生开放、经济发达的真实洛阳盛世。在镜头语言的表达上,是偶然,《神都洛阳》也创新性的采取“纪实+影视+动画”三者合一的交叉叙事风格,如果接二连三一直在火了话,深度挖掘并还原那些立足在真实遗迹之上的动人故事、历史信息与冷知识。在此过程中,那么绝非偶然。这两年,“情景角色”与“客观解说视角”跨越时空的对话关系,河南通过文化出圈绝非偶然。从河南卫视春节节目《唐宫夜宴》、全景式全沉浸戏剧主题公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也让故事演绎兼顾历史时空与合理情景想象的逻辑表达,到端午的《洛神水赋》,河南不断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在注意力经济之下,旅游成最大受益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在距离最近的2021年端午小长假,河南旅游市场3天时间共接待游客1236.65万人次,旅游收入55.62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0.97%、23.27%。

点击播放 GIF 0.0M

从沉寂到频频出圈的河南文旅

《唐宫夜宴》

脸上的妆容宛如复制粘贴古画,衣袂飘飘,胖胖的身体随着音乐节奏灵活扭动……

今年春节,一群“唐朝胖妞儿”从博物馆里“复活”,凭借一支舞蹈火遍网络。14名身着齐胸衫裙,体态丰腴、神情娇憨的年轻舞者是《唐宫夜宴》的主角,她们仿若唐装仕女从古画中走了下来,用活泼俏皮的舞姿展示了仕女从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

表演期间,藏在博物馆里的千里江山图和簪花仕女图,搬上大屏,还有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捣练图、备骑出行图等国宝轮番出场,观众似置身于博物馆中,穿梭时空。

点击播放 GIF 0.0M

图源:bilibili

2021年2月12日,一条名为#唐宫夜宴#的视频登上微博热搜榜首,并迅速在B站、抖音等多个网络社交平台扩散转发,引起大众热烈讨论。《唐宫夜宴》在2021河南省春节晚会中展演。而这个之后火的一塌糊涂的节目,居然是被网友发现的。

这种完全不同于主流审美的舞蹈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果然美是能够引起共鸣的,我们看赫本,不同于国人的外形,却依然散发优雅知性的美;而唐宫夜宴的美,穿越了整整1000多年,当被复原当一刻,依然是自信的美。

点击播放 GIF 0.0M

图源:河南共青团官微

在如今的流量时代,似乎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7亿次的播放量,上千万条弹幕,5次上热搜《唐宫夜宴》广获好评,人民日报也以《郑州歌舞剧院千年舞韵,何以走红》的发问称赞该节目新颖的创意。

《唐宫夜宴》超越了传统意义的舞台舞蹈,融合了舞蹈、文物、科技等一系列元素,是立体呈现中原文化魅力的新媒体舞蹈作品。《唐宫夜宴》的爆火不是偶然,《神都洛阳》也创新性的采取“纪实+影视+动画”三者合一的交叉叙事风格,而是各种因素长期量变积累而产生融合的结果。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继《唐宫夜宴》催生文化游热之后,今年6月河南文旅再度发力,号称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演出时长最长”的新剧种——《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正式开门迎客。开业10天就7次登录央视,端午3天共迎客2.3万,一举成为河南乃至全国新晋网红打卡地。

这部历时四年打造,背后是建业集团高达60亿的资金支持。巨作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以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以独特“幻城”建筑为载体,通过讲述关于“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让更多人感受戏剧文化的魅力。

图源:只有河南官博

作为河南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由建业集团联袂王潮歌导演共同打造,是王潮歌导演继“印象”、“又见”之后打造的全新文化作品——“只有系列”的扛鼎之作。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在56个格子内,能够看到21场有关河南历史的大戏,“只有河南”不仅是一个沉浸式演艺,能够更精确形容它的,是“流动博物馆”,用一种表演的形式,还原河南的历史。

游客在这个游览过程中,不再是游客,而是演员。从进门的那一刻开始,戏剧就在发生,每个剧场都是一个身临其境的年代场景。举手投足皆是戏,妆发形态皆为角,演出没有固定的座位,没有框定的舞台,所有表演都是与观众对话交流。

图源:只有河南官博

为了最大化保留了建筑的整体风貌,让游客沉浸其中“不出戏”。戏剧幻城在不同时间段为游客创造出不同的体验,例如在白天,游客看到的是建筑物景观,夜晚的景观照明将白天的建筑物勾勒出“别样风情”,通过灯光转换为戏剧表演带来最佳的效果呈现。

谈起创作初衷,导演王潮歌认为,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河南有太多的故事需要讲,河南太需要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把藏于地下、封于书中或列于展厅的骄傲展现给中原、给中国、给世界,《只有河南》便是这份使命的最新践行。此次《只有河南》的问世,从演艺空间、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

洛神水赋

#河南电视台又“杀疯了”#一个话题,又将河南送上热搜。6月12日晚上河南广播电视台播出了中国节日系列之端午节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一出水下中国风舞蹈《洛神水赋》实力诠释什么叫“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作为端午奇妙游的第一个节目《洛神水赋》,凭借其水下绝美的舞蹈,展现了“1600多年历史的水下飞天”的震撼画面,吸粉无数!外交部华春莹更是两次发推特点赞《洛神水赋》

点击播放 GIF 0.0M

图源:河南卫视

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宓妃,“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洛河穿过洛阳境内,洛神其实是水神。因此能够通过水下舞蹈的方式来展现,实在是精辟。

而这次《洛神水赋》火“出圈”,主演何灏浩认为绝非偶然,“真正出圈的不是我,而是中华文化”。她也相信,随着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作品通过新奇、有趣的形式逐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一定会被更多人认可。

点击播放 GIF 0.0M

文化自信,河南文旅的突围之路

十八大后,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开始的地方。

在过度商业化的这些年,河南文旅在浮躁的大环境下深耕传统文化,保持传统文化的初心。当民族复兴的脚步越来越近,人民需要传统文化的时候,坚守初心河南适时出现为人民奉献出文化大餐。运势已到,顺势而为,不忘初心,文化自信。这就是河南接连出圈的原因。

人民喜欢什么样的审美,频频出圈河南已经给出答案,中国式审美是唐宫夜宴,太极飞天,水下洛神舞,龙舟祭,医生传人,丽人行等等。

点击播放 GIF 0.0M

突破四大演艺模式,资源变产品

文旅演艺在河南落地项目遍地开花。程金龙说:“演艺对于旅游十分重要,不仅是旅游吸引物,也是品牌文化的展示。一般来说,旅游演艺分为实景演艺、场景演艺、场所演艺和巡游演艺,这四大演艺形式在河南都有落地项目。”

当前最热的自然是于不久前亮相营业的、由建业集团联袂知名导演王潮歌历时四年共同打造而成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点击播放 GIF 0.0M

除了演艺,大项目也成为河南文旅的重要工作抓手,但专家认为,这还不够。

“近年来,河南正在谋划从旅游大省向文旅强省的转变,如果要成为强省,就必须有强市、强县、强村、强企,要有项目、产品、活动承接的载体和方式,要有文化旅游消费场景。需要更多贴近人民生活的项目,需要智慧化、定制化、个性化、温情化、小而精的业态和精细化的管理。如大家普遍看好的夜间消费,需要从整体布局上把控,除了丰富夜行、夜娱、夜购、夜景、夜宴、夜宿等要素外,还需要在城市灯光照明、综合管理、公共场馆延长开放时间、安全卫生等方面,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制定规划,把小镇、园区、景区、街区合理利用好。”程金龙总结道。

河南,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先后有20多个正统朝代先后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半壁江山。截至2020年,河南省共有A级景区519处,其中5A级景区14处,4A级以上景区171处。深厚的历史、优美的环境,是河南旅游发展的丰沃土壤,如何把丰富资源变成优质产品,河南文旅人已做了有益的尝试,但要再上一层楼,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品橙旅游:河南文旅剑走偏锋,借演艺出圈

睿途旅创:《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中国旅游演艺指向了怎样的道路?

张鹏远 :《文化输出 降维打击 河南给全国景区打样了》

曾一果 李蓓蕾 新闻与写作:周末读论文丨从《唐宫夜宴》看视频节目如何出圈

新华每日电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唐宫夜宴》后“水中飞天”再惊艳四座!

一介布衣411:文化自信,豫见中国

素材来源:旅游演艺

标签:河南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唐宫夜宴 洛神水赋 旅游 只有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