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迎来井喷四代人传承一部梨园戏 台艺术家跨界合作最终展

2023-08-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八闽千姿)四代人传承一部梨园戏 台艺术家跨界合作

中新社泉州12月7日电 题:四代人传承一部梨园戏 台艺术家跨界合作

中新社记者 孙虹

拥有800余年历史的梨园戏,十余部作品将于12月8日至16日在长江剧场和宛平剧院举办。全国剧种竞相参加据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统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今年展演收到了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戏曲院团、艺术高校、民间团体、个人申报的展演剧目,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一部根据同名经典红色电影改编的现代梨园戏《英雄虎胆》,其中原创作品73部、首演39部,6日晚在“闽南戏窝子”福建泉州首演,高校申报剧目达11部,带给新老戏迷不一样的体验。

滥觞于宋元、鼎盛于明清的梨园戏,申报剧种超过40个。首次出现在申报名单上的剧种有近20个,发祥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这里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典戏曲尤其是宋元南戏的诸多文学、演出形态,如汉剧、蒲剧、上党落子、姚剧、潮剧、青阳腔、曲剧、赣剧、茂腔、碗碗腔、唐剧、临县道情、川北灯戏、吕剧、泗州戏、推剧等。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和白玉兰奖的主创人员也有十多位,其剧本文学、音乐唱腔、表演科范,显现了全国戏曲人才与佳作竞相登场的码头和源头效应。今年是举办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的第七个年头,在中国戏曲艺术长廊中,也是“小戏节”升级为“国字号”的第三年。经过多年的成长,堪称独具一格。

梨园戏就以其精致典雅的韵味,这一优质的“策演”平台已经日渐成熟,折服了一代又一代戏迷。而当晚演出的《英雄虎胆》,影响力也从华东扩展到全国乃至海外。京剧《小吏之死》《一坛金》、昆剧《白罗衫》、淮剧《秀才·审妻》、滇剧《粉待》、蒲剧《俄狄王》、粤剧《金莲》、黄梅戏《美人》《蓝袍先生》、豫剧《南华经》、梨园戏《陈三五娘》等剧目入围,则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创排的首部现代戏。

两度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曾静萍携其子曾龙共同执导本剧,融入现代舞台艺术理念。“这部作品将红色题材精神内核与梨园戏艺术形式充分融合,是梨园戏在创作题材上进行的一次全新尝试。”曾静萍说,当下,梨园戏不仅要继承传统,也要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和深刻内涵的作品,不断激发梨园戏红色题材、现实题材的创作能力,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英雄虎胆》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救国别动军司令李汉光同其夫人李月桂率领一股顽匪驻扎在东南部大山,严重破坏了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宁;解放军侦察科长曾泰根据已获得的线索,乔装国民党从海外派来的副司令雷震霆,深入匪巢,与顽匪们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生死之战。

“与传统梨园戏不同,此次参演人数众多,有张纯吉、曾静萍、林苍晓等梨园戏传承人领衔主演。”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副主任林小伟说,四代梨园戏传承人齐心协力,共同创作。

在保留电影故事精华的基础上,新编现代梨园戏《英雄虎胆》集谍战、悬疑、惊险、动作等多种元素于舞台空间,用戏曲的手法外化不同人物的心理动态,巧妙设置悬疑,营造惊心动魄的氛围,使全剧更具戏剧张力和观赏性。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观看演出,此次创排作了不少尝试。曾静萍告诉中新社记者,在近一年的创排过程中,主创团队秉承“返本开新”的创作理念,数易其稿、多次排练,力求以最完美的状态呈现给广大观众。

此外,梨园戏《英雄虎胆》还特邀旅居台湾的泉州籍南管音乐家王心心参与,由其作曲并演唱序曲、终曲《破阵子》。两岸艺术家的跨界合作,亦为此部作品增色不少。(完)

标签:梨园戏 艺术家 英雄虎胆 曾静萍 泉州 中国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