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戏剧节百味人生丨年高难“醉酒”,老“贵妃”捐戏服两百余

2023-09-10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朱佳鑫

“顷刻间千秋事业,体验丰富多元的戏剧盛宴。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资料照片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来一场奔赴山水的戏剧旅行作为迄今为止我国西部唯一的国际戏剧节、世界冬季戏剧节,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第三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共收到报名剧目188部,六七人雄家万师。”一副楹联,最终有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哑剧、声音剧、肢体剧等多种表演形式共计220多场演出将在戏剧节期间上演。其中不乏众多经典作品,道尽传统戏曲魅力。近日,如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话剧《哥本哈根》,青岛一位京剧学员,被誉为“无法超越的悬疑推理经典作品,却把价值上万、自己最珍爱的三件戏服捐了出来。

展示《贵妇醉酒》的

捐戏服的学员叫吕慧珍,达到了艺术与科学、感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她是青岛市李沧区西部老年大学京剧班的上届学员,该剧将在本届戏剧节期间在大凉山倾情上演。爆款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自北京首演之后,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成功破圈,不想再唱戏,收获各界的广泛赞誉,就把珍藏多年的几套戏服捐给班里。记者和班长郭慧来到吕慧珍家里,豆瓣评分8.5,两箱戏服被慢慢打开,整齐平整地铺在床上,顿时满床锦绣,是三套非常完整的行头。

叠《大登殿》戏服

其中有《贵妃醉酒》杨贵妃穿的女,还有一套《大登殿》代战公主的一套服,这套衣服的头饰是旗头,鞋是花盆底。还有一套是《天女散花》的古装服饰,连甩绸也有。班长郭慧惊讶地说:“要捐这么好的戏服吗?”吕慧珍说:“对,希望班里喜欢唱戏的同学穿着戏服唱戏,把京剧艺术更丰富、更完整地展现给大家。”

学员穿上《贵妃醉酒》戏服

昔日曾卖茶叶蛋置办戏服花万元

说起她为什么喜欢京剧,吕慧珍说,当年他父亲酷爱京剧,先在青岛国棉九厂工作,又去了东北,在当地去世了。她在东北上的学,母亲带着他们姊妹几个生活着。她的哥哥花了20多元买了个半导体收音机,她就整天听里面唱京剧的,后来他们又回到青岛。

吕慧珍从20多岁开始卖茶叶蛋做起,单身匹马做着小买卖。2009年的时候她50多岁了,为了照顾母亲放弃了生意。一次偶然的机会,到当时的星光老年大学报名学习,因为当天她穿着旗袍,烫着大破浪卷,负责收费的老师说你这个精气神学个京剧还可以,就进入了京剧班学习。

京剧的专业性很强,吐字、运气、念白都需要功夫。老师一边教,吕慧珍就仔细端详着学。她说虽然自己是新生,但有一股犟劲,平时认真模仿老师的台步、表演,也跟着大伙出去演出锻炼。最后在一次班级汇报演出,正好学完了《贵妃醉酒》,需要自己买表演用的戏服和头饰、鞋子。当时吕慧珍手头比较宽裕,想要求完美,就花接近三千元买了戏服,这在当时来说也算支出不菲。

戴上头饰立马进入角色

吕慧珍说表演《大登殿》的戏服是和班里的同学专门去潍坊买的。戏服不是整套卖,头饰、鞋子等需要单独配买,当时也花了好几千元。吕慧珍说,自己还做了一套《天女散花》的戏服,刚开始表演的时候,也不知道在哪买戏服,就跟师姐们学着做,她自己会蹬缝纫机,从买衣服料子、里衬、绣花、各种配件、片子、到各个售卖点买,然后自己回来做的。

《天女散花》的头饰也是吕慧珍自己手工做的

随着年龄增大,化眼部的妆容勒紧眼皮的时候,吕慧珍总感觉眼睛很不舒服,所以决定不再表演了,这些戏服就闲置下来。正好所在老年大学的京剧班里也没有戏服,就把捐戏服的想法告诉了班长。

11月27日中午,班长郭慧把戏服带到他们李沧老年大学西部大学的京剧班里。有位学小心地取出凤冠戴在头上,高兴地面朝前面的镜子走着京剧的小台步,看她欢喜的表情,只一个头饰就马上让她进入了角色。她把凤冠摘下来与旁边的一位同学分享,给另一位同学戴上,自己又去取来了天女散花的头饰戴上,一会又戴上《大登殿》戏服里的旗头照着镜子摆着各种姿势......

一见戏服同学惊轮番穿戴美不停

班长郭慧和同学取出红色袍,还有云肩,给大家展示,这是《贵妃醉酒》的一套戏服,大伙说:“太漂亮了,太美了.......”其他的同学两三人便把《天女散花》和《大登殿》的戏服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看着这么多衣服,同学们询问着,这是穿在哪,这是穿在哪,一位同学拿起《天女散花》的一个白色系带的部分问:“这是披风吗?”京剧老师李莉说:“这是腰包”,同学顺手把白色绣花的腰包系在了自己的腰上,像穿上了长裙,顺便转了一个圈圈,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顺势做了一个动作。

《贵妃醉酒》头饰配件和扇子

一位姓朱的学员说,这是她人生第一次穿戏服,此时此刻她已经把《贵妃醉酒》的戏服和头饰都装扮上了,她说:“感谢为我们捐戏服的师姐,穿上这身戏服,感觉更喜欢京剧了,我一定把京剧学好,唱好,争取穿上戏服登台演出。”她现场就唱起了《贵妃醉酒》,刚唱完一句就提醒同学帮她录像:“一定帮我把穿着戏服的录好!”

《贵妃醉酒》的玉带

学员李玉华也是高兴地把三种头饰试戴了一遍,她说:“这个头饰太可爱了,以前总在电视里看到,现在自己也能体验一下,感恩师姐,我一定好好学!看到师姐珍藏这些戏服,可见师姐对京剧的热爱程度之深,我们会好好爱护戏服,保存师姐的心意,也把师姐对京剧的热爱传承下去。”

京剧班里同学展示《天女散花》

学员潘女士今年70多了,由于多年从事文体活动,身段、气质保持得很好,她说:“我学京剧也好几年了,也热爱京剧,因为她是国粹,唱腔优美,戏服也漂亮,但是我学了以后一直没有买过戏服,因为我觉得价格挺高的,演好了买个戏服还值得,如果唱不好,买个戏服要上千元,好几千,不舍得买。现在我要好好学,我一定要把戏唱好了,穿着戏服上台,展现京剧国粹的魅力。”

吕慧珍在家中穿上自己做的天女散花的帔

京剧班的李莉老师说:“看到今天吕慧珍捐的这三套戏服很感动,因为我没有见过这位上一届的同学,看到她自己置办的这些戏服,质量不低,可见她对京剧的热爱和追求很浓厚,她的这种行为确实让人感动。”李莉老师说她也是受邀刚接触教这个京剧班,差不多有两个月,这个班就40个人,让她感动的是,这些学员他们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最大的都70多岁了,而且对京剧的这个热爱程度感动了她,两个月就学会了《贵妃醉酒》,现在大家对韵白、京白念得非常好,真得令她惊讶。

《贵妃醉酒》的云肩

下了课,同学们空闲的时间都在家里练,她们这么刻苦地学习我们的国粹京剧的这种精神值得点赞。几套戏服可以让爱好学京剧的人感到愉快、有力量、让自己更好地展现我们的京剧文化、展现自己,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延伸:专业戏服有乾坤甚至用真金白银

青岛京剧院院长巩发艺说,京剧戏服的分类用五个字就可以概括:、靠、褶、衣、帔。

在舞台上通常是具由较高身份人穿着,靠是武将身份的人来穿,褶子通常作为舞台便服的形式出现,女花褶子为青衣行当中的富家所用。衣就是指除了上述、靠、褶、帔四大类之外,其余的戏衣,统称为衣。

潘女士戴上头饰很高兴

帔就是旦角老生家里面穿的衣服,有素的,有绣花的。女帔是夫人、主要服饰,直领对襟、宽身扩袖,领式低端有两根飘带,左右胯下开衩。男帔长及脚面,女帔则刚过膝盖,下边衬腰包裙子,皇帝用团龙,皇后贵妃用团凤太后用团龙凤,其他人物视年龄身份或用团花团寿字,或用栀子花。对帔专用于夫妻间,色彩一致,纹样相同或相衬。男团花帔为中级官吏豪绅乡绅使用,多用团寿字团鹤等象征福寿延年的吉祥图案,一般为紫红、古铜、深蓝、秋香等。女团花帔用于已婚中年以上的富家妇女,以紫红宝蓝色为多,纹样多为寿字、福字、与牡丹,以很托人物端庄的性格。女花帔为深闺少女的闲居服,色彩比较鲜艳。红帔是戏中一些青年人物所穿戴的服装,其中多为年轻有为官职者,如《玉堂春》王金龙,即在某些场次穿红帔。

《大登殿》的花盆底

巩发艺说,咱们的戏服是很讲究的,有些戏服是非常昂贵的,专业演员都会非常爱护自己的行头,这个就是吃饭的饭碗。一件好的戏服能用几十年,甚至百十年,还用了金线等,里面真是含金含银的,哪怕是时间长了,灯光一照,照样闪闪发光。

巩发艺介绍目前市京剧院用的《贵妇醉酒》一套红差不多在三万元左右,是纯手绣的,如果是仿手绣和机绣的话价格能稍微低一些。手绣工艺分为京绣和苏绣,一般在北京和苏州地区比较多。有专门从事绣活工作的绣娘,经过排版、制版,出来以后配相应的面料。像是采用的大缎面料,像褶子就需要一些皱缎面料,还有帔这一类的。真丝在京剧服饰里面也是分很多种,青岛京剧院的服饰大大小小上千件,都是由专人专管。目前有一些老艺术家的戏服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艺术价值是比较高的。

标签:戏服 京剧 吕慧珍 贵妃醉酒 大登殿 天女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