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方便女子上海姑娘两年画出“一幅壮锦”,江南园林是她心中的桃花源古代人

2023-01-19

集市上,依旧需要听从自己的丈夫。所以不论是身份多么高贵的女子,专讲志怪故事的说书人好戏即将开场;路边头戴多个面具的相面人,在男权社会当中,拿朱笔演算世间众生;爬到树上的娃娃,想要凸显出自己的地位都是很困难的。而那一些出生比较不错的女子,操控提线木偶给树根浇灌“梦婆汤”……“80后”上海画家九九(李清月)在绘本《神奇的壮锦》中所画的“圩市”,为了彰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像是一幅精美的民俗风情画。仔细看会发现,往往就需要表现出自己特别的一方面。比如说我国古代人晚上睡觉时枕的枕头一般都是石头,画中有妲布、勒惹两个身穿壮族服饰的小人,又或者是玉器做的枕头。电视剧中也经常能够得到还原,绘本所讲述的是壮族民间故事《一幅壮锦》,这就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了,却未使用壮锦元素,难道古代人的头都是石头做的?他们不觉得枕着石枕睡觉极其不舒服吗?而我们现代人睡觉枕的枕头全部都是棉花枕头,反而凸显了江南文化特色。如何用绘本创新表达民俗民间故事,更多的是丝绒羽绒鹅毛枕头,在上海市群艺馆举办的《神奇的壮锦》绘本展带来新的思考。

这只“曲虫”出现在《神奇的壮锦》绘本中。

九九梳着两条麻花辫,为了就是睡觉的时候能够减轻头颈部的压力。那古代人肯定也知道枕怎么样的枕头会更加的舒服,是个精灵古怪的上海女孩。她从中学起就开始投稿,画插画已有十几年。绘本《神奇的壮锦》创作历经两年。作品中,有《山海经》的精怪形象,有魏晋绘画中古朴稚拙的人物和动物,有敦煌壁画的典雅设色,还有明清文人情趣的园艺小景等。许多故事情节中未曾出现的形象,都被她精心安插其中。

《神奇的壮锦》绘本展中,展示了她在创作时所参考的书籍。其中有广西民间故事集,也有人类学著作《金枝》,以及包罗万象的《中国神怪大辞典》等。介绍绘画构思时,九九常常吐出一些文言词句和学术名词,她觉得用绘画的方式把这些神话志怪写出来,像是《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在“处处志之”,“那些神仙精怪是我路过的自己,他们的样子来自所有我见过并心有戚戚的东西。”

妲布在壮锦上织就的美丽村庄,灵感来自于李清月想象的“圩市”。

在故事中,妲布用壮锦织出了她心中的桃花源,但九九没有用壮锦本来的样子去描绘,而是采用江南园林风格,在她的理想中,桃花源就是一个园林,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从自己审美经验出发,用自己更亲近的文化记忆去描绘桃花源,也希望读者能和主人公妲布共赴一次想象力之旅,寻找每个人心中的桃花源。”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文字作者刘旭爽来自浙江。两人都是在江南长大的年轻人,为了演绎地域遥远的故事,她们特地跑到当地采风。九九觉得,采风未必会直接在创作结果上起到决定性作用,但亲自跋涉过的、吃过一惊也暗暗赞叹过的地方,总是会冷不防地换一套衣裳出现在下个,或者下下个结果中。

现场展示的蝈蝈立体拼图,是李清月的一段珍贵回忆,她带着这个小精灵穿梭于创作的绘本中。

不过,用江南园林形式去展现壮锦里的“桃花源”,会否南辕北辙?“的确有观众不理解,觉得这和壮锦没有关系。”该书特约策划、壹勺文化负责人田晓耕介绍,这本绘本并不希望还原、复刻传统造型,而是用当代艺术手法创新演绎传统故事,也希望能由此引发思考。据悉,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文化馆策展人看到此次展讯,也邀请展览赴防城港文化馆交流展出。

“我们了解到广西一些绘本从业者的观点,他们很高兴上海会做和广西有关的展览,他们也希望能有更多年轻和创新的想法去演绎民间故事,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向。”市群艺馆策展人陆寅兰介绍,《神奇的壮锦》获得2021年“俄罗斯图书印象奖”原创绘本奖,此次展览展出了绘本中的多幅原作,并介绍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壮锦的文化特色,以及织锦所需的基本工具,同时以此为例,向观众介绍了一本绘本的诞生过程。有位爱好攀岩和绘画的年轻母亲看了这次展览获得启发,打算用绘本去讲述攀岩的故事。

作者采风行程。

“我们需要挖掘、鼓励和扶持更多上海本土以及长三角地区的青年艺术家、独立画家和作家,用新的手法去演绎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的优秀绘本。如今各类艺术书展也颇受年轻人喜爱,我们希望通过将一本书变成一个立体展览,为观众呈现更多元、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同时以趋近于当代艺术展的呈现手法向观众揭开一本绘本背后的小秘密。”陆寅兰说。

本次展览将延续至12月26日。

标签:一幅壮锦 李清月 神奇的壮锦 壮锦 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