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却未责怪薛宝钗成婚后,元春派一个太监登门,成功劝说贾探春顶替甄家三姑娘远嫁紫鹃一

2023-10-11

玉却未责怪薛宝钗成婚后,元春派一个太监登门,成功劝说贾探春顶替甄家三姑娘远嫁紫鹃一

红楼梦续文95:薛宝钗成婚后,直说:不中用了。宝玉生病惊人到完全没有反应,元春派一个太监登门,感觉他一大半已经离世,劝贾探春顶替甄家三姑娘远嫁。

(创作逻辑:贾探春远嫁,大家乱作一团。老太太被叫来,究竟是替何人?本文从薛宝钗出嫁,紫鹃也过来解释,甄家三姑娘进京,这时宝玉才醒来又哭又闹。刚缓过神来,以及甄家被抄家等细节入手,又听到说“林之孝家的说”,贾探春是顶替甄家三姑娘远嫁,宝玉立刻会想起紫鹃说的话,而主要谋划者就是贾元春。)

贾府风雨飘摇之际,闹到:了不得了,薛宝钗嫁给了宝玉。新婚大喜,你看林家的人来接她了,贾元春派了一个太监登门道贺,快打出去。那个林之孝他也就只听到一个“林”字就不得了了,在此期间,安排太监私下劝说贾探春出嫁。

[1]太监讲清了一个道理,婚姻不是爱情

太监讲起薛宝钗嫁给宝玉婚事的原因,不是两人相爱,而是两个家族的需要。

太监具体说了什么话,贾探春听不进去,但是她心里明白,薛宝钗嫁给宝玉,确实如此。

薛宝钗很优秀。

论品行,薛宝钗进入贾府后,上上下下都喜欢她,林黛玉与她相比稍逊一筹。

论才华,林黛玉强不过她,贾元春省亲当晚,虽然对她和林黛玉都有过表扬,但是顺序有先后,(参考依据:《红楼梦》第18回,贾元春看完众人诗作后说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薛宝钗优于林黛玉。

论长相,众姐妹虽然各有千秋,但是薛宝钗却是艳冠群芳的牡丹。(参考依据:《红楼梦》第63回,宝玉生日,宝钗抽到牡丹花签,上面写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酒。”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

但是这些都是次要原因,薛宝钗嫁给宝玉最核心的因素是,她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生意做遍天下,社会地位虽然差,但影响力不差;她与宝玉联姻,符合四大家族利益。

很多人以为,婚姻是两个相爱的人修成正果,其实不然,婚姻往往是两种利益相契合后形成的结果。现实生活中,痴情男女难以进入婚姻殿堂,表面看原因众多,本质原因是利益纠葛。

[2]太监讲起了一件往事,贾探春记忆犹新

想通这些道理,贾探春耐心地听太监讲起甄家三姑娘进京的一段往事。

这件往事,贾探春印象深刻。

王熙凤病重期间,王夫人安排贾探春参与管理荣国府,在此期间,十多年未曾进京的甄家奉旨到了京都。甄家与贾家是世交,所以早早地派了四个婆子前来送礼。

贾母亲自接待,并询问进京原因,四人笑回道:“正是,今年是奉旨进京的。”贾母问道:“家眷都来了?”四人回说:“老太太和哥儿、两位并别位太太都没来,就只太太带了三姑娘来了。”贾母道:“有人家没有?”四人道:“尚没有。”(《红楼梦》第65回)

奉旨进京,是无上的光荣,更是有重要事情发生。

贾母是聪明人,她问甄家三姑娘有没有人家,本质是想打探甄家三姑娘的婚姻之事。

皇宫里关心的婚事,而且下旨让未出闺阁的千金大入宫,不符合选妃程序和法礼,所以不是选人入宫,而是有和亲之意。

和亲远嫁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却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

贾探春不愿意和亲,更不愿意远嫁。

[3]太监讲清一个道理,贾探春决定远嫁

往事历历在目,贾探春细听太监的话,仔细揣摩贾元春的心思。

太监说完往事过后,传达了贾元春的意思。

甄家三姑娘入宫,定下和亲远嫁之事,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甄家姑娘还没出嫁就被抄家。(参考依据:《红楼梦》第75回,尤氏想到王夫人房里,听说甄家派人来送东西,对身边的婆子说道:“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

罪臣之女自然不能担当远嫁和亲的重任,但是皇家确定的事情不能轻易更改,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选人代替。

贾元春推选了贾探春。她了解贾探春的才能,知道她的出身,嫁入普通人家,因为庶出的身份,不会受到重视;甄家被抄家,贾家想要厘清关系,必须要有姿态,选出一个优秀的女儿代替甄家三姑娘,既表了忠心,又解决了皇家和亲的人选难题;贾家已进入末世,宝钗和宝玉的婚姻,使大家看到了希望,但是要想使贾府不倒,还需一场更有意义的婚姻来夯实。

贾探春听完,默默无语。

婚姻大事,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宝玉为了贾府,听从家里安排,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薛宝钗;自己为了贾府,听从姐姐安排,顶替甄家三姑娘和亲远嫁,父母会大喜过望,贾府会欢欣鼓舞。

人生是一场博弈,博弈的本质是权衡利益的得失。所谓选择,本质是对利益进行取舍。所以有了取舍便有了选择。

牺牲一个人,幸福全家人,这桩婚事,最好的选择就是答应出嫁。

想通贾府的处境,想透贾元春的心思,贾探春没有纠结,爽快答应远嫁。

可惜,贾元春和贾探春的想法太天真,贾家的命运不是几桩婚姻就能改变。宝钗嫁给宝玉没有用,贾探春远嫁也没用,贾府最终还是被抄家,所有的努力也都化为泡影,成为别人的笑谈,任人评说,让人感叹。

作者:小涵读书。一个有温度的人,有一支带温情的笔,熟读不同版本《红楼梦》,我不挖热点,不追八卦,只求每天写一个《红楼梦》的新故事,在不断探寻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学之美。

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

标签:贾探春 薛宝钗 贾元春 红楼梦 贾府 贾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