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部直属高校从贫困地区购销农产品6.22亿元

2022-05-28

教育部:教育部直属高校从贫困地区购销农产品6.22亿元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雅。12月2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通过教育和农村振兴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与促进中小学厕所改善之间的有效联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雅在会上介绍,2021,教育部直属高校直接投资引进帮扶资金5.76亿元,在贫困地区购销农产品6.22亿元,刘昌雅介绍,完成县农村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11.38万人次,创建农村振兴示范点77个,教育部敦促并指导教育部直属高校成立定点帮扶或农村振兴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做好村临时干部和第一书记的轮换工作。加强示范指导。在继续开展直属高校和省级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评选活动的基础上,开始开展直属高校服务农村振兴创新实验,这就是“以村为中心,兼顾乡、县”坚持底线任务,保持义务教育主要措施和扶持政策的总体稳定,加强动态监测,推动辍学控制由动态清理向正常清理转变刘昌雅表示,要落实农村教育振兴规划,建立农民参与的农村教育推进机制,办好以学生为中心的农村教育,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资源共享、治理完善、观念转变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推动形成农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振兴“双促进、双循环”的工作格局。他介绍,要发挥农村学校的文化作用,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和城乡一体化,通过知识传播、风俗习惯改变和科技推广,帮助加强和改善农村治理,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把教育扶贫经验转化为推动农村振兴的动力,继续深化与农村振兴的有效联系,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

刘昌雅还表示,推动高校服务农村振兴取得新成绩,继续发挥高校在人才、科技、智力、学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形成“国民教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农村振兴”全链条工作体系,为农村振兴提供一批示范性强、普及性好、动力强的示范模式

标签:教育部 乡村振兴 刘昌亚 农产品 发展规划司 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