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水的专业机构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储备要重视避坑中

2022-12-28

最水的专业机构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储备要重视避坑中

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这篇文章给你“避坑”!随着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发展,人才争夺战需要具备“猎人”式的制胜策略,国家逐步扩大了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更需要“农夫”般的耐心耕耘。

一些聪明的校长在年前已经早早开展储备人才的计划,各高校新增专业和易名专业层出不穷,确保春节后,2012 年,每一个岗位有合适的人才,中国本科的专业数量还是 506 个,及时开展工作。

这次我们整理了一套教培机构招聘攻略,到 2021 年,通过“3个招聘思路”和“7个招聘渠道”来帮各位校长摸清招聘过程中的每个细节。

要转变的3个招聘思路

01计划性

招聘前先根据机构组织架构和发展规划,这个数字增长到了 740 个。专业虽然更多了,合理制定招聘计划,但并不是所有学校的所有专业都能让大家收获满满。最新由网易数读统计的知乎上与“专业太水”有关的话题数据看到,有序推进。

可能很多校长忽略了这一步,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在内的一众管理学专业,但其实,在最水专业榜单中名列前茅。同样被很多学长、学姐贴上专业很水标签的,做好了计划能使整个招聘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浪费精力。

招聘计划的主要内容(尽可能详细):

1.人员需求清单,包括招聘兼职老师的科目、人数、任职资格要求等内容;

2.招聘信息发布的时间和渠道;

3.费用招聘预算,包括资料费、广告费、人才交流会费用等;

4.招聘小组人选,包括小组人员姓名、职务、各自的职责;

5.应聘者的考核方案,包括考核的场所、大体时间、题目设计者姓名等;

6.招聘的起止时间;

7.新员工的上岗时间;

8.招聘广告样稿等等。

02长期性

培训机构的人员流失现象很普遍,不能等没人的时候再招,而是要积极地做长期准备,才能保证人才源不断地进来。

即使当下不缺人员,也要与业内相关人才保持密切联系,保持各个招聘渠道畅通。

尤其在没有足够的全职教师之时,必须储备足够数量的兼职老师。

03全方位

招聘要坚持“无孔不入,面面俱到”原则,并且把各个渠道利用的透彻,不断优化各渠道投放的方式和内容,及时跟进,不能千篇一律的发布信息,或者发完就坐等人才上门。

利用好7个招聘渠道

这里整理的7个渠道有:内部推荐,院校渠道,招聘网站,猎头中介,社交网络,机构自媒体,和其他渠道。

01鼓励内部推荐

机构内部发布职位公告,将招聘需求公布出来,先让自己的员工了解具体情况,动员大家去各自的圈子看看是否有合适的人才。

这种方式找到的老师质量较高,因为自己人推荐过来的人精准度最高,能够比较快地融入团队。

应聘教师和培训机构也能够充分的相互了解,大大减少了沟通成本。

为了鼓动大家的积极性,需要建立一个内部推荐制度。

根据推荐成功的人数,级别,给予推荐人相应的奖品或奖金,例如:成功推荐一人奖励300元,连续推荐成功两人奖励1000元。

可能有校长会担心如果推荐进来的人过多,会出现抱团现象,影响正常的运营和秩序。这种情况也是可以避免的:

● 将他们分配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科目,或不同的工作时段。

● 用健全的工作制度来保障,通过内部培训和考核让每个人成为制度的履行者,服从规范化管理。

例如:与教师签订好合同;告知机构的日常管理制度;明确教师课前、课中、课后分别要做的工作内容;根据制度执行奖惩。

还有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对于离职员工也需要做好关系管理,虽然不在机构了,但也是业内人士,也许能发展为一个有效的渠道。

例如,女教师们可能会因为孕育需要辞职回家生孩子,带孩子,维持好与她们的关系,等需要出来工作时,她们仍然是你的人才资源。

02走进院校,资源丰富

高等院校是非常丰富的人才资源库,利用的好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师资源,这里有几个关键点:学校,教师,学生会,辅导员。

● 去现有员工的毕业院校,或者专业和机构需求匹配的师范类院校。

找到可以沟通的老师或辅导员,让他们帮忙在学生社群里宣传,推荐兼职和实习岗位,优秀员工可以留用,同时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提升院校就业率。

● 可以在目标学校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的方式,和学校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例如,5个名额一年3万元。

资助学生不但在学校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还可以激发学校配合招聘的积极性,在校园招聘中起到宣传作用。

● 院校退休教师返聘,他们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管理等工作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也了解当地的教师群体,是非常有效的人才渠道。

● 通过赞助等方式与院校学生会建立联系,请学生会帮忙推荐。

● 参加校园现场招聘会。

03猎头中介,便捷精准

对于重点人才,可以尝试用猎聘网这种具有猎头性质的人才中介机构来找,猎聘的优势就是可以帮助你快速地找到优秀的人才。

只需要给到具体的职位说明,他们就会去人才库和行业里的从业者匹配,做好前期的候选人筛选,再推荐给你做最终的面试。

猎聘费用会比较高,大概要收取这个职位年薪的10%—30%作为佣金。

04招聘网站,细节繁多

相对于以上几个渠道,招聘网站用户量庞大,但是如果要追求理想点的效果,可以购买网站会员,提高招聘信息的曝光量。

常用的招聘网站有智联招聘、前程无忧、58同城、英才网、拉勾网,当地的人才招聘网站等等。

也有校长反映说在网站招聘收到的简历太少,满足不了需求。

这是因为招聘网站的缺点是信息海量,看到信息之前,双方既没有接触也不了解,如果你发布的信息又很模糊,就很难精准的吸引目标。

所以招聘网站发布信息需要注意很多细节。

需要遵循一个首要原则就是:信息越具体准确,可信度越高,信任感越强!

下面我们就对招聘网站发布信息的“标题”和“内容”做个详解。

标题要在3秒内抓住眼球

求职者大多会利用关键词搜索,比如搜美术老师,会出来“幼儿美术老师”、“国画老师”等,在一堆相似的标题里无法立刻引人注意。

招聘网站上的标题都是关键词的结合,将关键词凸显出来能够迅速抓住眼球。

正文内容,具体精炼

有了好的标题,内容上也不能太随意。招聘正文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叙述,说清楚三个重点即可:招什么人才?有什么要求?给什么待遇?

如果需要广泛招聘老师又担心应聘者不多时,可以适当放松要求,再通过后期的培训将他们培养成优秀的老师。

招聘时可以用“相关”或者“左右”之类比较模糊的词来限定任职条件。

例如:“师范类相关类专业毕业”、“一年左右相关工作经验”、“非师范类优秀毕业生也可”……

福利待遇“真实具体、凸显特色”

一般招聘信息中福利待遇会写:五险一金、节假日礼品、旅游聚会、各种补助......但是,太笼统了,有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因为相比粗略的福利待遇,详细列出的待遇在应聘者眼里更加真实。

例如:相比“不定时涨薪”,“每季度涨薪一次”更值得期待。相比“团建旅游”,“每年旅游一次,上年去了鼓浪屿”更有画面感。

另外,对于一些三四线城市或县城来说,主流互联网招聘平台可能效果不大。

这时候就需要尽可能多地拓展“接地气”的渠道,比如当地的门户网站,地方生活类微信公众号都可以作为拓展的渠道。

05让朋友圈丰富生动

现在微信、QQ等通讯工具已经成为很多人获取各种信息的途径,自己的网络社交圈用于招聘精准度也比较高。

不过,虽然社交网络招聘发布方便,但很多时候也太过随意。

单调的文字,太容易被忽视了。所以朋友圈招聘广告要考虑用更加丰富,生动的形式吸引好友的眼球。

例如,配上九宫格展示:朋友圈九宫格,八张图突出公司特点和理念,中间放logo图,用视觉效果吸引人。

或者可以放一些团队的照片,比如聚餐、旅游、上课或办公环境等照片,给人一个良好的整体印象。

06尽情发挥使用自媒体

很多机构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内容创作时能够更自由的发挥,招聘时自然要利用起来。

自媒体招聘使用方法是上述的“招聘网站”和“社交网络”的结合,既要发布具体的招聘信息,更要突出特色吸引眼球,也可以适当的追热点。

例如:“逃离了北上广,也能拿一线的待遇?”突出薪资,福利,待遇好。

07其他渠道也值得尝试

现在的短视频、抖音,这些都是可尝试的新方法。

总结以上就是为各位校长梳理的七个招聘渠道(内部推荐,院校渠道,招聘网站,猎头中介,社交网络,机构自媒体,和其他渠道),结合一开始提到的“计划性,长期性,全方位” 3个思路多加利用,相信能给你带来一定的帮助。

标签:人才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