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兼总编辑谈学术出版】三联学术出版的价值追求:思想性、前沿性、独创性

2022-05-22

【总裁兼总编辑谈学术出版】三联学术出版的价值追求:思想性、前沿性、独创性

《尹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风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出版社提供最基本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出版符合“三制”建设要求的学术著作。我认为,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出版中国学者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在世界各地产生广泛影响。这不仅是中国学者的任务,也是中国出版商的核心任务。多年来,三联书店的学术出版在不断反思和长期实践积累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出版理念和出版价值观,即特别注重学术作品的思想性、前沿性和独创性,三联书店拥有自己的魔力。其思想性学术著作更容易产生跨学科甚至圈外的影响,现代学科的各个学科往往难以贯通,普遍的思想会溢出学科的藩篱,容易形成交流。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对西方现代学术著作的“利用”,还是中国学者的原创,三联出版的书籍都具有独特的魔力,这是基于其思想性质。意识形态性质也使高度专业化的学术作品能够传播给普通读者。这也是为什么陈寅恪和钱忠作品的三个版本一直畅销的重要原因之一。钱穆、费孝通、黄仁宇、李泽厚、徐卓云、陈来等作家虽然有自己的特长,但他们的作品都是思想性的典范,影响广泛。2021,我们推出了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记》的修订版,该书当年印刷了五次,2022年,只出版了一首歌:《11世纪至12世纪初的汉语词汇》,2021年下半年荣获“莱文森中国研究奖”的余文锁的作品《表演与阐释:中国早期诗学研究》即将推出,这是他在语文学、文明互学和跨学科新视野下的早期中国诗学研究。这两本书都有独特的方反思和鲜明的个人特色。它们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汉学作品

2022年,“开放艺术史系列”将推出第一部中国原创作品,尹济南先生的《知识生成的形象史》这本书的目标是“清理陈规定型,改变对古代形象史的思考方式”,这是作者多年来思考的最新成果。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吴飞的《礼从义开始:传统礼的义探》和瞿敬东的《希望的谬论:特纳山水画中的文明观》也值得期待,学术研究和出版在许多领域都非常重视“学术规范”和“文学”,这对纠正学风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术评价体系的重叠问题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例如,大量学术出版物已成为一堆旧材料,难以阅读和传播。强调学术作品的意识形态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途径。如果只有数据而没有研究,只有批判性的“研究”而没有深入思考,那么“三个系统”的建设将停止。从分析上看,前沿手稿实际上是复杂而新颖的。苗哲的《从灵光堂到五粮庙》刚刚在三联出版,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反响,是一个典型的前沿话题。这种高度的欣赏和尖锐的质疑,与本书深刻的问题意识、新的研究方法和广泛的文献资料有关。2022年,我们将推出陈素贞的《从未央宫到洛阳宫——汉代魏晋禁宫制度的考察》。本书集中、系统、精辟地考证了汉魏晋时期的禁宫制度,尤其是建筑制度,重点阐述了政治史和制度史上的重大问题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那种联系历史的学术追求,经典与考古学,努力融合新旧学术传统。段庆的《神话与仪式——解读古代和田文明密码》,运用历史语言学和图像分析的方法,解读了古和田毯上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和希腊神灵,展示了新疆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的独特优势。这是对历史语言独特研究的结晶,也是最前沿的研究。这两本书很有分量,前沿是一个及时性的概念。30年前的边疆可能成为经典或过时的今天。2022年,我们还将整合《现代西方学术图书馆》、《学术起源》、《学术前沿》等多套西方学术系列,希望突出三联现代西方学术出版的特色,形成积淀,追求独创,出版《中国学者第一部代表作》《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在国内率先采用“匿名评审”机制,目标是“发展学术,帮助中青年学者出版优秀专著”,出版《中国学者第一部代表作》。2021推出的系列,如《这条边界》、《长安不远》等,都有很好的反响。目前,我们已经审阅和批准了十多份手稿,其中最突出的重点是独创性。2022年,孙飞宇的《从灵魂到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的社会学研究》正式推出,将出版3-5种《独创性是学术出版的第一要义》2021郭宝昌、陶青梅创作的《大游戏》是一部京剧理论著作。语言是活泼的汉语;理论是自身的建构,与西方戏剧理论形成对话;对于京剧的一些核心问题,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理论。该书出版后,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反响,有可能成为一部非常重要的学术著作。三联出版的《当代学术》系列畅销。其中,《中国现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和《美的历程》一直是畅销书,年销量达10万册。这本三卷本的《杜甫批判传记》4000套,在上市后刚刚出版。2022年三联的几次修订值得关注。其中,王辉的《抗绝望》和李开元的《汉帝国的建立和刘邦集团》是影响较大的作品,学术出版的巨大发展空间是结合公众的需求,为公众进行学术出版。这一要求与2021“三个体系”的建设密不可分,由网络讲座编辑出版的《中国历史十二讲》、李开元的《韩星》、徐宏的《最早的中国》、唐朝-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和宋朝-高雅美学的十个方面,都是在市场上有强烈反响的书。这本书的背后是深入的专业研究。《三联》的主题出版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这方面,我们有一系列著名的艺术家,如金崇基、云先知和刘彤,思想性、前沿性和独创性是一个分析性的陈述。在实际出版中,一部作品往往具有两性甚至三种性质。但基本要求是有一件事。有时,用彻底的精神去做足自己的特色,即使只做一点,这一点也可能成为皇冠上的一颗明珠。2022年是三联书店成立90周年。我们期待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作出更为切实的贡献(作者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编)

编辑:陈宣宇

标签:三联 学术出版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