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义哲学国学思考|荀子提出的毁伤君子之德的10种行为,明白人需谨记世界哲

2022-04-10

用主义哲学国学思考|荀子提出的毁伤君子之德的10种行为,明白人需谨记世界哲

文|颜小二述哲文

君子之德,逐渐培植出自由开放和兼容并包的精神。同时,是儒家的理想人格,美国资产阶级成长的每一步都与争取宗教信仰自由、各种政治自由和发展工商业自由紧密联系在一起,孟子的人性本善近乎认同人生来就有完备的德行,因此他们乃至整个社会特别注重实际、手段和效果。美国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最完备形式。早在独立战争年代就确立了人道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立国原则,只是孟子认为,把完全尊重个人的内在价值提到前所未有的核心地位;主张要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尽义务,人后天受到蒙蔽,就必须首先确保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由此逐渐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国精神",导致完备德行不再,即抓住机会、努力竞争、积极行动、讲求效果。这对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19世纪末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重大发展,所以人需要在反省中修行。而荀子则提出“人性本恶”,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以人天性之“欲”有“恶”的趋势为依据,对实用主义的产生也有直接影响。达尔文主义不仅动摇了此前在美国确立的唯心主义的权威,继而指出,使以实验方法对待哲学的发展成为可能,人应该在修行上,而且使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对人在世界的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巨变,注重自我教育,在接受教化中遏制生来之欲,让自己的德行逐步接近君子之德。

为了劝诫人们在自律上功夫,荀子在君子之德的修行上,也有他的观点和看法,人下面这段话中指出的毁伤君子之德的10种行为,值得我们细细体悟。

关于这段话,《荀子》是这么说的:

快快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残者,伎也;博而穷者,訾也;清之而俞浊者,口也;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辩而不说者,争也;直立而不见知者,胜也;廉而不见贵者,别也;勇而不见惮者,贪也;信而不见敬者,好专行也。此小人之所务,而君子之所不为也。

根据这句话,我们从荀子的逻辑,来分别推敲一下毁伤荀子这10种君子之德、助长小人之风行为的逻辑合理性。

首先,也是第一点,荀子说“快快而亡者,怒也”,这是在说,人如若冲动、心生忿恨,在这种情绪下做的事情,可能会让人有一时的畅快,但也容易招来灭身之祸。很显然,在荀子心里,拥有君子之德的人往往冷静而宽容,他们会控制自己的脾性,避免自己出现“愤恨”情绪,继而杜绝“逞强好勇”的欲望。而小人,则趋于放纵自己的好胜欲,在嫉妒和愤怒下,做出极端的事情,继而惹来杀身之祸。

第二点,关于“察察而残者,伎也”,荀子这是在说,如果一个人有较强的洞察力,能够做到明察一切,但是却惹上遭人残害的祸事,那一定是嫉妒心所致。因为心怀嫉妒,即便再明察秋毫,也难免剑走偏锋,遭人报复。

第三点,荀子说,“博而穷者,訾也”,这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学富五车的人如果处境困顿,往往是“毁谤”所致。所学之才不用在正途,而偏在毁谤他人上下功夫,最终会是玉石俱焚的结果。

第四点,荀子说“清之而俞浊者,口也”,这是荀子在描述一个现象,即本来想澄清一件事,却越说越混沌不清,这是因为“口舌”之辩下的“利己之私”,因为私心,所以会有意识地避重就轻,避重就轻之下,简单的道理,也难以说明了。

第五点,荀子说“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这句话对我们生活的指导意义很大,这是在说,如果我们供养他人、款待他人,但是依旧不得他人真心,甚至被讨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了,因为出现这种情况,大概率是自己待人接物有问题,惹人厌恶。

第六点,荀子指出“辩而不说者,争也”,这句话旨在告诉我们,口才好但是不受人欢迎,原因在喜好争执。本来,口才好是好事情,因为胜人之心过盛,继而无视是非,只重“辩才”,这种时候,就容易将合理辩论变成“无理争执”,即便是占了口舌上的便宜,但在人品上早就输得一干二净了。

第七点,荀子说,有一种人他们很正直,但是却从来不被理解,甚至让人背离,这是因为太过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人厌恶,继而出现“直立而不见知者,胜也”的憾事。

第八点,“廉而不见贵者,别也”,荀子这是在说,有一类人,他们为人方正、品格高洁,但是却不招人待见,因为他们太尖锐,一针见血之下不给人回旋余地。显然,荀子这是在点出,为人处事尖锐,是有损君子之德,君子讲“中庸”,而尖锐的极端,无疑是阻碍人获得德行圆满绊脚石。

第九,关于“勇而不见惮者,贪也”,这是荀子在说,一些人虽然勇猛,但是却无法相应得到人们的尊敬,因为他们过于贪婪,以至于他们的“勇”用在了谋利上,于此,“勇”本是好事,却被“贪”污染,让人遗憾。

第十,也就是最后一点,荀子指出“信而不见敬者,好专行也”,这是在说,一个人虽然重视信用、言出必行,但是却无法受到人们尊敬,因为为人独断专行。有时候恪守信用和独断专行,只隔了“一层窗户纸”,“度”的拿捏,依旧是我们世人于君子、小人之间左右徘徊时,需要思考的课题。

好了,以上就是颜小二本次的分享,虽然粗糙了些,但也是肺腑之言,希望可以给各位带来些思考,帮助各位在修养君子之德上,有更进一步的体悟。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标签:荀子 国学 颜小二 述哲文 孟子 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