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口头禅孔子致力于文化教育,主张士人应当仁义正直,名与言要保持内外一致孔子随

2022-03-30

老师口头禅孔子致力于文化教育,主张士人应当仁义正直,名与言要保持内外一致孔子随

前言

在孔子之前的春秋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士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而且还备受后世封建王朝的推崇。从汉朝开始,一种是时代承袭而为士,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另一种则是因为士大夫阶层中,决定罢黜百家,某些群体因为不能承袭而降为士。这时,独尊儒术,士大夫家的武士和家臣构成了有职之士的主体,使得儒家学说兴起,到春秋末期时,成为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正统思想。春秋时期,出现了更多的无职之士,孔子的学说和诸子百家的地位是平等的,并且许多武士转化成文士。

不过,孔子主张“仁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并且注重个人修养,主导政治和文化的还不是士,而是大夫。到了春秋战国之际,整个社会走向礼坏乐崩,而孔子正处在这个转变的初期,庶人地位上升,贵族地位下降,两者的交叉地带就是士。

孔子致力于文化教育,

对于士精神

本质的观点就是士志于道,

主张士应当仁义正直

作为士群体中的一份子,孔子致力于文化教育,将中国的教育引领到更加普及、更加广泛的方向。在此之前,庶人被完全隔离于教育和行政之外,既不能受教育,也不能做官,是孔子在平民之间普及了知识和学问,通过受教育,平民有了更多从政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为春秋末期的士开辟了一条发展的新道路。

在教育实践中,孔子逐渐明确自身的许多道德和礼义主张,并传递给更多的士,由此,先秦儒家士的精神开始形成,孔子成为士精神的开启者。

孔子对于士精神本质的观点就是士志于道。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以议也。 孔子认为,士精神的核心在于道,士应该追求内圣,而不以生活上的安逸为乐。除此之外,也是对士的外在生活条件方面的要求,士精神注重内在修为、品行提升,而忽略物质的享受。在具体的道德修养方面,孔子主张士应当仁义正直。

孔子眼中的士精神主要有道、智、仁、义等元素,轻享乐,重内省。在孔子的引导下,士阶层中树立起独立的士精神和人格,而孔子自然就成为了后世之士心中的圣人。

孔子对以仕为职业的士的根本要求是

践行仁义之道,

士还应当致力于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构

在为政目的上,士应该脱离对个人私欲的满足,而以仁、义、礼

的思想境界、恢复稳定的社会秩序以及推行仁政为奋斗目标。孔子明确提出:君子之仕也

,

行其义也 。也就是说,君子走仕途的根本目的是践行仁义之道,这是孔子对以仕为职业的士的根本要求。

在孔子眼中,仁和义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新兴士阶层在当时的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标签工具。行己有耻

,

使于四方

,

不辱君命,这是判断一个士是否合格行为标准,也是当时许多为官之士的指导思想和追求方向。

士的思想中没有了仁,乐与礼就无从谈起,很难成就好名声了。在国家的治理中,只有以仁、义为导向,才能赢得民心、巩固政权,维护安定的社会秩序。孔子认为,在追求仁、义、 礼的基础上,士还应当致力于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构。

孔子

呼吁国家统一,

主张为政要以民为本、推行仁政,此

思想作为开端,为后世士人打下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混战,连年战争中百姓深受其苦,渴望早日恢复和平的社会秩序,过上安定的正常生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孔子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的理想和期许,呼吁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根据这一理想蓝图,孔子认为士人为政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当时的社会局面,恢复社会应有的文明礼制秩序,并以此来激励自己和学生们,不断为之努力。在恢复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孔子主张为政要以民为本、推行仁政。

以民为本的观点早在周朝时就已萌现,到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更加趋于成熟,这在很多诸侯霸主的政治主张中可以明确看出,他们大肆宣扬自己得民本思想,以此笼络民心,为称霸天下奠定舆论基础。

孔子认为,四海穷困

,

天禄永终,为政以德

,

譬如北辰

,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只有以民为本,施以仁政,才能实现众星拱月般的统治局面。在这方面,孔子的仁政思想作为开端,为后世士人打下了基础,士人的为政精神也由此开始萌芽。

孔子重视士人为政能力的培养

突出地表现在文、行、忠、信四个方面

在为政能力上,孔子认为士人要尽力掌握为政知识,提高政治素养和境界。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和培养鲜明地体现了他对士精神的主张。

孔子重视士人为政能力的培养,从自己的弟子出发,要求并培养士人较高的政治情操,士人精神中的为政素养就突出地表现在文、行、忠、信四个方面。

所谓文,就是指士人为政必须具备的各种基本知识,对文化、历史的认识,广博的知识是士人了解世界、提升个人精神层次的基础,只有厚实的文化知识,才能做出正确地判断,提出合理的政治主张,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士人应有的价值。

行就是与言相对的实践行为,忠则是指作为个体的士,对国家和社会的诚意及至公无私的精神,信则是指做人 基本的承诺, 言而有信。关于行、忠、信,孔子提出正名论,也就是要求士人的言行要保持一致,名实要相符。

孔子认为士人的名与言要保持内外一致,

要加强思考内省,并提出

相互

统一的要求

孔子认为士人的名与言要保持内外一致,才能名正言顺,进行成事、兴礼乐、中刑罚,正名论体现了孔子的仁道政治观,也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是士人应该具备的精神品德。孔子对士人为政能力的要求和主张,为当时新兴的士人阶层指明了方向,也从源头上奠定了我国古代士人的为政理念,士人从政的风骨特征由此形成。

在个人修养方面,孔子认为士人要加强思考内省,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同时作为基层从政者,仕者在道德修养方面要以身作则,正身而行。孔子对士的道德修养的要求,有许多著名的观点。

孔子对士的内外省察和外在实践、主观思考和客观行为都提出了相互统一的要求,只有在九思的指导下,士人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恰当地处理工作。

士人在做人和工作中都要有一定的气度、风格,这种气度与风格一方面可以保证职场秩序,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执政者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总结

孔子还特别强调应当避免骄、吝,士人在工作中杜绝骄与吝,是基本的原则问题,只有如此,才能聚贤让能、奖罚分明,合理把握执政工作的分寸与力度。

除了对士人的道德内省的要求,孔子还提出仕者要注重正身,为百姓做好示范。他认为从政者必须身正,才能正人,只有在身正的情况下,才能顺利推行政令,所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都是士精神的重要内容。

参考内容来源:《论语》

标签:孔子 张士人 于文化 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