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方神圣古时候的鞋子,为何鞋头总是上翘的?老祖宗的智慧,不服都不行年一名

2023-10-03

是何方神圣古时候的鞋子,为何鞋头总是上翘的?老祖宗的智慧,不服都不行年一名

古时候,而我国的国家宝藏也难以逃脱颠沛流离的命运。如今,人们还没有穿鞋的概念,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商皿方罍(léi),都是赤脚走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曾见证了这段屈辱的历史。而如果当时不是一名战犯将它的线索带出,人们觉得土地高低不平,这尊国之重器可能还会面临更加曲折离奇的命运。1919年,走起路来十分费力,湖南桃源县的一位叫艾清宴的农民正在耕田的时候挖出了一件青铜器,再加上严寒酷暑的侵袭,这件青铜器上雕饰满了云雷纹、兽面纹、蜂鸟纹等精致的图案。其体型硕大,长期暴露在外的双脚常常会受到伤害,雄浑庄重,于是便想尽办法来保护自己的双脚,显得富丽堂皇。艾清宴将宝物搬回家中,鞋子便应运而生。

最开始的时候,收藏了起来。但是1924年,人们不知如何用什么材料包裹双脚,一名叫石瑜璋的益阳商人看中了它,于是就在打完猎之后,用柔软的兽皮包住脚面,自此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在公元前8000年前,人们就在美国的密苏里州发现了当地土著人的鞋子遗骸,又经过4700年,一位冰商死在了法国的高山之上,他脚上穿着的,正是一双用草编织而成的鞋子。

经过数千年的时间,鞋子已经从最简单的草鞋,发展为后来的皮鞋、布鞋、到现在的运动鞋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鞋子已经成为一个标志,人们只需要通过鞋子,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背景,就像灰姑娘的水晶鞋一样,绒布拖鞋和水晶鞋的价值完全不同。更有甚者,还有人在鞋子上大做文章,通过限量发行的方式积累财富,把一件生活中的必需品变成了一种求而不得的藏品。

在中国古代,除去那些劳动人民的草鞋,一般文人仕子穿的鞋子都是鞋头上翘的,而这个上翘的部位在当时则被称为“鞋翘”,这种鞋则叫做“翘头鞋”,也叫“高头鞋”。另外,翘头鞋的名字也多种多样,比如履头绚、歧头履、高头履等等。除此之外,它们的款式也多种多样,有凤头履、潘云履、立华履……但是,男鞋和女鞋的“鞋翘”也有不同的形式,历来有“男方女圆”之称。

其实,鞋翘的设计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出现,一直延续到清朝才逐渐消失。中国最早发现的翘头鞋,是在1979年青海省孙家寨出土的一座墓葬里,在那里出土的陶器距今已有5000余年,陶器上刻有人物形象,那人穿的鞋子就是翘头鞋。在那之后,在各个朝代的墓葬中出土的陶器,把翘头鞋的发展历程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可是,古人为何如此钟爱翘头鞋?其中有四点原因。第一,古人的服饰多以裙、袍为主,在鞋头处设置一个翘头,有利于托起裙袍下部的垂边,可以防止人们在行走时踩到垂边而跌倒。 第二,鞋头在整个鞋的最前端,人们如果在行走时碰到异物,一定会率先先碰到鞋头,将鞋头做成翘状,不但有警示的作用,还可以避免由于误触硬物导致脚趾受伤事件的发生。

第三,对现在的人来说,鞋子是人的脸面,对古人来说,露在外面的只有鞋头,而鞋头正是古人的脸面,对于爱面子的中国人来说,鞋头必须格外重视。第四,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古代建筑的飞檐大多数都被做成上翘状,以示人们对上苍的尊敬。而人们把鞋头做成上翘状,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所以说,一个简单上翘的鞋头,就体现出了老祖宗的智慧,不服都不行。

标签:陶器 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