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胡椒瓶我在博物馆里拍黄金|云想衣裳花想容,镜里千秋照古城国外发

2023-11-05

四个胡椒瓶我在博物馆里拍黄金|云想衣裳花想容,镜里千秋照古城国外发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拍黄金可谓是一件幸事,而是四个胡椒瓶,也是一件辛苦活。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这是为什么呢?快随小编一起来探秘吧。(本文所有图片,馆藏金银器多达1800余件,全部来自网络,常设展的金器100余件。在众多与黄金有关的文物中有一件一定不能错过的,感谢原作者,它就是常设展中的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如侵犯您的权利,就在鸳鸯莲瓣纹金碗附近。在拍摄过程,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发现很多观众都错过了这面奢华无比的镜子,请勿对号入座)1992年英国萨福克郡的霍克森村里,也许是岁月遮掩了它当年的光彩,有个名叫彼得、沃特林的人。这天,亦或是被其他文物的灿烂夺去了注意力。一起通过镜头,他准备修葺房子的时候,细细品鉴它的非同寻常。

镜子,发现哪里也找不见锤子了。他的好友埃里克、劳斯喜欢野外探险,是现在最平常不过之物。在中国,史学家赋予了镜子更深刻的含义,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旧唐书·魏徵传》中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鉴,古字写作“监”。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像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大约到春秋时加“金”旁成为“鉴”,也就是以铜为鉴(镜子)的意思。

中国古代铜镜一般是用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最早出现于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铜镜的背面也被铸造上了各种吉祥图案、文字,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写实记录,甚至是政治诉求。

到了唐代,把铜镜的发展推向了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唐代的镜子,最具有传彩的莫过于“扬子江心镜” ,除了其制作工序充满神彩外,史书记载更为传奇:唐天宝八年,秦中(今陕西)大旱,玄宗祈雨却不得,便问僧人为何求雨不得。僧人说因为求雨的法器没有真龙,于是便在皇家库房里挑选了这面江心镜。因为江心镜上所铸造的是真龙。玄宗得镜后再度求雨,顷刻间天降大雨,连降七天,这一年获得了丰收。如此看来,此镜大有得之而可召唤神龙,呼风唤雨的“神奇功效” 。

最奢华的莫过于这面金银平脱镜了。这面铜镜的制作工艺叫金银平脱,金银平脱是铜器、漆器装饰工艺,早在汉代时古人就有了漆器贴金的装饰工艺,将金、银捶打成极薄的薄片,剪出纹样,粘贴在漆器上。虽说好看,但就是金箔太容易被磨损和脱落。金银平脱工艺,说简单点就是升级版的贴金。先将金银箔纹片粘贴在器物上,然后在器物上髹漆,阴干后再次上漆,反复多遍,将金银图形遮盖住,再反复打磨表面,使金银纹片露出来。由于纹片与漆面平齐,从漆面中脱露出来,因此称作“金银平脱”。不仅工序比普通贴金复杂,平脱所用的金箔片也比贴金的材料要厚,因此还可以在金银上面雕刻出装饰纹理,形成更加精致华贵的视觉效果。?可惜金银平脱工艺只在开元、天宝间盛行一时,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走向衰颓,因为金银平脱的制作太过昂贵,唐肃宗、唐代宗均发布诏令,命令禁止生产金银平脱制品。此后金银平脱生产急剧衰退,五代时已经式微,并最终绝迹。宋代的工艺以戗金、描金为主,金银平脱工艺至此成了绝唱。

正因如此,金银平脱工艺传世文物少之又少,难得一见。国内有此工艺文物的博物馆也是寥若晨星。印象中在国家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有,济南博物馆有收藏。有一次还专程去济南博物馆想一睹真容,结果看了个寂寞,只有一张文物图片挂在展厅。转向工作人员询问,告诉说有些年头没见过这面镜子了,所以这面铜镜可以算是唐代铜镜中的登峰造极之物,也是目前在国内能见到最精美的金银平脱镜了。

镜上的主题图案为四鸾衔绶。鸾鸟又称玄鸟、青鸟,有五彩纹。先秦时期,在《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女床之山,有鸟名曰鸾鸟。它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神鸟,见则天下安宁,是春神的使者、吉祥如意的象征。在民间,也常用鸾凤和鸣,祝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子孙繁盛、家业兴旺。鸾鸟也是唐代金器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纹样。

绶带在中国古代着有着更加丰富的含义,首先“绶”与长寿的“寿”字谐音,代表着长寿不老。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载“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绶带在汉代是官员佩戴之物,且长度颜色都是严格规定的。“鸾鸟衔绶”蕴含着幸福长寿、富贵绵延之意。

此类铜镜工艺复杂、费时费力,造价昂贵,在当时即被视为绝等之作,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能一睹其风采者更是寥若晨星。如果时空可以穿越,或许在大唐长安的一个初夏的清晨,贵妃正在这面镜子前梳妆着她的盛世美颜。悠悠千年,斯人已去,回望长安,铜镜犹在。有机会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在它面前多停留片刻,感受这份独属于中华民族智慧的艺术珍宝吧!

本期图片摄影:张文斌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操作指南,依此入市,风险自担)

标签:古城 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金银平脱 文物 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