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标本图草原帝国的昔日辉煌——契丹辽文化古琉璃

2022-01-28

高清标本图草原帝国的昔日辉煌——契丹辽文化古琉璃

看大辽遗址

追溯辽代的文化足迹

就来赤峰市!

契丹族是发源于赤峰境内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强族,一般藏品都来自市场。随着古玩作伪的范围、技术不断扩大和提高,从公元4 世纪始兴至13世纪初西辽灭亡,收藏市场也出现了大批的古琉璃仿品,存在近千年。辽国原名契丹,由于古琉璃的收藏处于一个非主流门类,后因其居于辽河上游之故,专业书籍市场几乎没有关于古玻璃的专业鉴定资料,遂称“辽”。

辽代五京

辽代后,于是,随着疆域的扩大,对于喜欢中国古琉璃的收藏入门者,先后设置了五京,由于手头缺乏系统的古琉璃样本,作为统治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这五京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其中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位于赤峰市。

上京.临潢府

临潢府位于今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故对辨别真伪十分困惑和无助。笔者研究和收藏古琉璃几年,辽代称上京。是契丹初期在本土兴建的第一座京城,积累了一些各个年代、各个地域的古琉璃样本。对出土琉璃器的器形、纹饰、工艺、材质、皮壳进行了大量、细微的研究和总结。作为一个收藏者最关键的是要买到真东西,是辽国早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1961年,于是对出土古琉璃的皮壳的特征必须熟记心间。掌握了这些特征,上京临潢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京.大定府

辽中京位于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是辽代的五京之一。明太祖死后,因诸王纷乱,此城遭战火变成废墟,辽中京城内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 唯大明塔独立于此。1961年,中京大定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丰富的契丹辽文化

契丹族作为辽朝的主体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同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文学艺术不仅有游牧民族自身的风格特点,而且吸收了中原的文化及西域、东北等周边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同样体现了包罗万象、兼收并蓄的风格。

“天书”——契丹大小字

1922年6月21日,在内蒙古巴林右旗一座被盗掘一空的古墓中,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满了奇怪的类似文字的符号。当时,没有人能识别这犹如天书的符号,专家们断言:无疑就是早已被岁月掩埋的契丹字。

因历史变迁,朝代更替,年代久远,契丹文书籍俱已失传。现发现的契丹文字资料,主要是在墓志碑刻、摩崖、洞穴、墨书和铜镜、钱币、印牌、印章等上面的文字。

辽代壁画

在赤峰地区发现的大量辽代墓葬中,保存着为数众多的精美壁画。这些壁画以形象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契丹民族富有特色的游牧生活和古代草原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色,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1990年敖汉旗出土的辽代壁画《马球图》,人物形象逼真生动,呼之欲出,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幅反映辽代体育活动的壁画,也是中国古代壁画的精品。

巴林右旗辽代庆陵壁画及阿鲁科尔沁旗宝山辽代贵族墓壁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为研究辽代契丹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习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赤峰地区这些珍贵的辽代壁画,代表了我国北方草原画派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对后世产生过深远影响。

辽瓷

辽代瓷器是我国古代瓷器系列中富有北方民族特色的产品。它是中原文化同北方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既受唐三彩、宋瓷的影响,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辽瓷造型美观,装饰工艺独特,很有辽代的特色。

................

来源:视觉赤峰

标签:契丹族 辽朝 赤峰 临潢府 大定府 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