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雌雄同体鲁迅关于声音的声音道德经

2023-09-03

是雌雄同体鲁迅关于声音的声音道德经

全文共2300字,常德不离,阅读时间:7分钟

鲁迅对声音的理解是丰富的。

为了鼓励青年发声,复归于婴儿。”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人要维持永恒的品德,他呼唤:青年们可以先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

对于青年唤醒群众的声音,就要明白雄雌的辨别,他赞美:这声音,就要学会如何柔和,自然断乎不及大叫宣战杀贼的大而闳,愿意为天下做一条溪水,但我以为却是更紧要而更艰难伟大的工作。

鲁迅还有独特的倾听经验。

诚然,柔和的流淌。下面我们就来说几个例子论证一下。首先,鲁迅大多时候都是勇于发声的,来说一下司马懿。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这本书,但在他那,在最后获得胜利的是司马懿,沉默亦是一种声音,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在第一百零三回中,一种特别需要留心的声音——“我们听到,司马懿与诸葛亮两个人对战与五丈原,叹息,哭泣,哀求,无须吃惊。见了酷烈的沉默,就应该留心了……这在豫告'真的愤怒'将要到来。”

由著名学者林贤治选编注释的《无声的中国》,把鲁迅蕴藏在小说、杂文、散文、散文诗、旧体诗、书信里的声音汇集到一起,循着独一无二的“声音”角度,寻找鲁迅。

本文为《无声的中国》序

1927年1月,鲁迅南下广州。2月,他应邀到香港做了两次演讲:头一次名为《无声的中国》,再一次叫《老调子已经唱完》,都跟声音有关。

数年前,我为花城出版社编了一种鲁迅的散文随笔集,为方便计,就以《无声的中国》命名。书的销量尚好,编辑告诉我,拟于近期重印。我便借此机会,做了较大的修订:一是把小说和别的文类收进来,二是内容多少跟声音有关。

鲁迅(1881—1936),一生横跨两个世纪,在世却只有短短的五十五个年头。然而,他却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思想遗产。作为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他的思想是属于底层,属于旷野,而与当时国家意识形态相对立的。他认为,“民魂”的发扬是未来的事,就是说,公民社会的许多规则并不适合二十世纪中国的现实。所以,社会改革从根本上说,首先要把奴隶变成“真的国民”,也即真正意义上的公民。

由清廷而入民国,鲁迅一直把自己视为“奴隶”。他说:“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去世前,说到“左联”内部,他仍然以“奴隶”自况。

何谓奴隶?鲁迅的定义有两个参照:一是主人、专制者、“奴隶总管”,奴隶是在他们的屠刀和皮鞭之下的被压迫者,他文中也称“悲愤者和劳作者”。另一个参照是奴才,论身份,一样带有依附性,但“劳作较少,并且失去了悲愤”。奴才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要使自己和别人安住于这生活;而奴隶不同,永远打熬着,不平着且挣扎着,力疾摆脱套在身上的。

早在留日时候,青年鲁迅便寻找并引进域外的“新声”,“使中国之人,由旧梦而入于新梦,冲决嚣叫,状犹狂酲”。在《摩罗诗力说》一文末尾,他发问道:“今索之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然而,他听不到有“先觉之声”“破中国人之萧条”,唯有一片沉寂。

辛亥革命的风雨过后,中华民国为北洋军阀所劫夺,北京陷入一段相当长的黑暗时期。其时,他读佛经,抄古碑,暗暗地消磨生命。《新青年》的编辑朋友前来动员他做文章,有如下著名的对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这是启蒙者的声音。

此时,鲁迅加入《新青年》团体,创作白话文学,提倡“思想革命”。“五四”过后,启蒙运动退潮,学生爱国运动及工农运动随之高涨。鲁迅在的起落间度过了几年,至“三一八惨案”时,他由空洞的“救救孩子”的“呐喊”到直接为受压迫、受驱逐、受的学生代言,不惮于反抗政府,与知识界的“正人君子”者流展开私人论战。他誓言不进“艺术之宫”,这样描述他单身鏖战的境况:“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哪怕“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却能从中享受复仇的快意。

北京政治环境恶劣,鲁迅于1927年1月来到“革命策源地”广州,任教于中山大学。不出半年,遭国民党“清党”,遂“为梦境所放逐”,年底定居上海。此间,一方面他说戮吓得“目瞪口呆”,另一方面却不曾间断抗议的声音。此时,他的心又为“血腥 的歌声”所充满,正如他所宣称的: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野草》题辞)

在上海的最后十年,鲁迅曾经加入过一些团体,如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但是,实际上,他一直坚持独战。这时,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对于言论出版的审查控制日益严酷。鲁迅不得不使用多个笔名,在专制政体下开始“隐微写作”,创造了一种如他所说的“吞吞吐吐”“曲曲折折”的反抗的奴隶风格。对于一个知识分子作家来说,失去自由言说的权利是十分痛苦的;鲁迅却认为,这正是广大被奴役的人们所承受的命运。他控诉说:

人民在欺骗和压制之下,失了力量,哑了声音,至多也不过有几句民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就是秦始皇隋炀帝,他会自承无道么?百姓也就只好永远箝口结舌,相率,被奴。这情形一直继续下来,谁也忘记了开口,但也许不能开口。(《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 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演 -

三十年代以后,鲁迅的处境愈来愈坏,甚至在“左联”内部也受到压迫,致使他不得不“横站”着作战。1933年以后,他信中常常出现“寂寞”“苦痛”“焦烦”“寒心而且灰心”一类字眼,那是搏噬之后,躲进深林里舔自己伤口的野兽的声音。

对于大时代的变动,他曾经这样述说他倾听的经验:

我们听到,叹息,哭泣,哀求,无须吃惊。见了酷烈的沉默,就应该留心了;见有什么像毒蛇似的在尸林中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中奔驰,就更应该留心了:这在豫告“真的愤怒”将要到来。

在他那里,沉默也是一种声音,没有声音的声音。

- 鲁迅和青年在一起 -

反抗黑暗的人决心与黑暗同在,这就是鲁迅说的“爱夜”。他说:“爱夜的人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他是有听夜的耳朵的。在旧体诗里,就随时记他所听见或听不见的声音:“几家春袅袅,万籁静愔愔”;“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等等。他听于无声,有一首诗,末尾说:“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他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警句,至今网上仍经常被引用: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是善于倾听的。他不但倾听大地,倾听人民,也倾听自己。《过客》中有一个“前面的声音”,那是一个催促、叫唤,使之息不下的声音。它既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内心的声音。

这两种声音在他的著作中贯通在一起。

鲁迅的声音是丰富的,他所倾听的声音也是丰富的。这里把富于声音的文字汇集到一起,使阅读时,视觉之外,加强听觉的作用。我们可以循声寻找鲁迅,寻找鲁迅的经验,他在一个黑暗的时代里的所见、所闻,包括那众多驳杂、幽微到几乎无法识辨的声与影。

是为序。

微信公众号改变推送机制后,彼此的相遇充满着不确定性。

我们不愿与你错过,更不愿你走丢——

请给“花城出版社”加个“星标”吧;若有喜欢的推文,还请记得随手点击“在看”。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及时相遇,一起互动交流啦!

点击播放 GIF 0.0M

封面图来源:电影《觉醒年代》

编辑:揭莉琳

排版:江彬

审核:陈宇

标签:鲁迅 无声的中国 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