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是万人嫌金庸古龙跟日商吃饭,日商:中国作者不过如此;他两是何反应?鲁迅痛

2023-08-24

女是万人嫌金庸古龙跟日商吃饭,日商:中国作者不过如此;他两是何反应?鲁迅痛

"每个人这一生中都难免要做错几件愚蠢的事,被称为世纪老人,若是人人都只做聪明事,1999年去世,人生岂非就会变得更无趣了。"——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金庸的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享年99岁,古龙的陆小、凤楚留香,在一众民国文人里算是非常高寿,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七剑下天山,但冰心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作家。首先,温瑞安的四大名捕、逆水寒,冰心的诗、散文,几十年前呼风唤雨的"武侠四大家",风格都与其他民国文人不同。冰心笔下的世界永远美好,成就了多少人童年的回忆,比如《荷叶·母亲》中,就连如今的影视剧也在不断翻拍这些作品,冰心这样写:“母亲啊!你是荷叶,经典无论何时都是受欢迎的。

可以说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我是红莲,我们的青少年时期都是伴随着这"四大才子"的作品一天天长大的,在这四个人当中又以金庸的作品更为出名,光是射雕三部曲我都已经数不清到底翻拍了多少部。

但金庸出名归出名,单论作品而言,我更喜欢古龙笔下的江湖,有一种更为纯粹的快意恩仇的侠义之气。我记得那个时候才上小学二三年级,电视里正是李亚鹏周迅那个版本的《射雕英雄传》热播的时候,我却从老爸的枕头底下摸出了一本《七种武器》。

那本书让我记忆万分深刻,一捧起来阅读便如痴如醉,尽管里面一些更深层次的内容当时那个年纪我并没有看懂,但里面的快意恩仇的江湖刀光剑影已足够让我向往不已。

俗语有云,字如其人,既然字迹都能表达出一个人内心的形象,那么亲自书写的作品很明显则更贴合其内心世界,古龙正是如此,他的侠气与义气在生活中同样处处能够体现出来,有些事情在别人看来或许有些"愚蠢",但却很符合他的为人之道。

古龙就曾干过这样一件"蠢事",当时因为她跟了金庸的作品最为出名,连日本方面都有意向出版。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卖出国门,卖去日本,这是何等的荣耀?二人自然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还特地跟日本出版商人一同吃饭庆祝,顺便商讨新书的出版事宜。

酒过三巡,日本出版商已掩饰不住自己傲慢的心态,当时由于我国跟日本的确在经济发展上有些悬殊,因此很是被日本看不起,这种蔑视延伸到了文化领域,虽然这位日商想要靠金庸跟古龙的作品赚钱,但他却觉得中国所谓的文学根本不值得一提。

这样轻蔑的态度本就让金庸跟古龙如鲠在喉,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更加过分,日商开始不停劝酒,不喝就是"不给面子"。酒这种东西,小饮怡情,大饮伤身,二位武侠大家并没有想要喝的一身醉醺醺回去,那样太失礼,于是看情况差不多了便推脱了起来。

这下子喝上头了的日商可不干,直接露出鄙夷神色道:"你们中国的作者也不过如此。"

金庸年长古龙十几岁,大风大浪见识得多了,自然不会因这番低级挑衅大动肝火;但古龙此时正热血方刚,再加上看他作品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讲究侠义之气的人,他尽管没有暴跳如雷,但转身就出门拿了三个大脸盆进来。

拿脸盆干吗?拿脸盆喝酒!

只见一壶又一壶的清酒被倒入盆中,一旁上酒的服务生都目瞪口呆,更别说之前劝酒的日商,谁见过拿盆喝酒这种阵仗?古龙看着日商冷哼一声道:"来,用这个干!"语罢就直接端起倒满清酒的脸盆仰头畅饮。

这下子日商慌了,别说他们压根不敢这么喝,光是看着古龙这么喝他们都害怕,万一古龙喝出个好歹,他们岂不成了罪人?因此赶忙跑去拉住古龙,口中连连道歉:"古先生古先生,您停一停,我非常佩服您,您不要再喝了。"

看到这不少朋友估计都有这么个疑问,古龙真这么能喝吗?这个问题金庸已经帮我们问过了。当时那种情况金庸肯定不会拆古龙的台,但他也实在很好奇,于是在古龙酒醒后去问他:"你真能喝下那么多酒吗?"

古龙憨憨一笑回答,自然是喝不了,但当时那种情况他不想忍,也忍不了,对轻视自己的人,必须予以有力的反击,更别说这轻视还不仅仅是针对自己,更是针对自己的国家跟民族。

金庸当时的做法更老练,更淡定,古龙的举动更热血,更冲动,但相比较而言我就是更喜欢这般义气相争,大丈夫在世有可忍,有不忍,为侠者不就追求一个快意恩仇,无愧于心吗?有的时候当一个"傻子"做点"愚蠢的事"也没什么不好。

标签:古龙 金庸 射雕三部曲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