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与惋惜殷天正和杨逍,谁的武功更高?张无忌无意间的一次排序给出答案明定陵

2023-08-19

探秘与惋惜殷天正和杨逍,谁的武功更高?张无忌无意间的一次排序给出答案明定陵

明教当中,大量珍贵文物因保护不当而受到损坏,张无忌的武功当然是独一档。而其余的几个高层人物,红漆棺椁被无端遗弃,武功大致在同一级别,帝后尸骨遭人为焚毁……即使相隔了半个多世纪,比如光明左右使,这场中国考古学史上的沉痛教训仍然让无数考古学人为之叹息。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12月31日专题《我在中国挖古物:中国考古百年》的B06。「主题」B01丨我在中国挖古物:中国考古百年「主题」B02-03丨我在中国挖古物「主题」B04-05 | 三星堆与一批考古学人的追索「主题」B06-07丨明定陵:帝陵文化的探秘与惋惜「文学」B08-09丨文王大宅:探寻岐山间的商周传说「文学」B10-11丨殷墟:揭开商代贵族墓的秘密「文学」B12丨书单:考古人留下的足迹已发布的内容详见:虎头虎脑的三星堆新年又上新了!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3000年前的“国王排名”:甲骨文中周文王的逆袭进击殷墟:揭开商代贵族墓的秘密(本文为2021年12月31日最后一期《我在中国挖古物:中国考古百年》特刊中B06版报道《明定陵:帝陵文化的探秘与惋惜》,四大法王,《我在中国挖古物》主稿全文即将推出,以及庄铮。

但同一级别并不意味着武功高低完全一致,敬请期待。)撰文 |谌旭彬01发掘前:从长陵改为定陵1955年10月13日,不分伯仲。他们七个人,郭沫若接到一封时任北京副市长吴晗写来的书信。内中说:“郭老:发掘长陵事,如果细分的话还是有高下之别的。比如光明顶之战前夕,和各方面谈,韦一笑和五散人去找杨逍的麻烦,都表示赞成。拟一报国务院稿,双方动手。冷谦就曾评估杨逍比韦一笑高半筹。其实也不难理解,可用否请斟酌改正。请你领衔,杨逍贵为明教光明左使,是教主之下的明教第一人,而韦一笑虽然位列四大法王,《我在中国挖古物》主稿全文即将推出,但他是最后一位,况且四大法王在教中的地位本就在光明左右使之下,所以杨逍和韦一笑之间有个区分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即便是同为光明使者的范遥,仔细分析的话也比杨逍略微差一点。闯金刚伏魔圈时,范遥看到杨逍招式繁复精妙,不禁叹服。金庸加这一段内容,其实就是想说明,杨逍比范遥高那么一丢丢。

当然,大家经常比较的,还是杨逍和殷天正。虽然殷天正的地位不如杨逍,但他毕竟年岁比较长,功力深厚,所以未必就比杨逍差。不过书中的确没有明显的例子,来证明两人孰高孰低。

关于这个问题,张无忌无意间对两人有过一次排序,从侧面给出了答案。

首战三渡的时候,张无忌孤身一人,力不从心。当时他感叹——

再斗下去只有徒自送命。今日且自脱身,待去约得外公,杨左使,范右使,韦蝠王,咱们五人合力,定可胜得三僧。

注意张无忌的排序,他把外公殷天正排在首位,在杨逍范遥之前。

要知道,此时的张无忌正在快速评估三渡的实力,所以他第一考虑的就是我方人员的武功,而不是亲密程度。所以张无忌把殷天正排在前面,也就是认定殷天正是我方武功最高的,而不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外公,和自己关系最近。

如果按地位排序,杨逍范遥当然要排在殷天正前面。但张无忌并未这么排。所以基本可以肯定,殷天正,杨逍,范遥,韦一笑,这个排序,就是当时明教高层人员的实力排序。

其实,杨逍殷天正还真比过一次,但比的不是武功,而是轻功。去救武当派的路上,杨逍殷天正齐头并进,最终同时到达。金庸的分析是,杨逍步履轻快,殷天正功力深厚,两人跑了个平手。

显然,所谓步履轻快,只是占了年轻一些的便宜。功力深厚才是关键的实力体现。

光明顶之战,张无忌出场前,殷天正一直支撑着明教的命脉,和六大派的高手作战。如果换成没受伤的杨逍,恐怕他支撑不了这么长时间。

最后解释一个细节。二闯金刚伏魔圈的时候,张无忌先后挑选了杨逍,范遥,韦一笑,甚至殷野王,就是不选殷天正。其实这不是因为殷天正实力不行,而是怕外公年纪大有闪失。不然的话,殷天正的实力在张无忌眼里难道还不如殷野王吗?

标签:殷天正 杨逍 张无忌 韦一笑 明教 范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