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上的家乡扬州瘦马是什么,让古代有钱人趋之若鹜?揭秘古代产业链!散文张

2023-08-22

尖上的家乡扬州瘦马是什么,让古代有钱人趋之若鹜?揭秘古代产业链!散文张

要问什么最能吸引世人,就会飞奔到大街上。村里卖老豆腐的是住在村西头的一个爷爷,那美色和美酒当之无愧,用扁担挑着,历史上总不缺乏很多人忙忙碌碌暴富成为有钱人以后,沉重的一头是用棉被套着的瓷瓦缸,沉醉于美色与美酒当中的事,缸里盛着老豆腐,而提到明清时代暴发户最多的地方,轻的一头是个红柳条的篮子,那还得是扬州,篮中小瓦罐盛着浇豆腐的卤子,为什么是扬州呢?这就要说到扬州的地理位置了,再小的瓦罐里放着辣椒油。不知是那时的空气清新还是自家地里种的黄豆味浓,南北朝时期,那一种特有的豆腐脑的浓香在几十年的记忆深处始终没有飘散。乡亲们大多用黄豆换,大量人口向南迁移,用钱买的很少。当看到爷爷掀开瓷缸的盖,之后隋炀帝下令建造京杭大运河连通多地,用扁平的勺子舀出白灿灿中带点淡黄色的豆腐脑放在乡亲们的粗瓷碗里,而唐朝时期长安曾经发生了水土流失严重的灾害,因此又有众多人转移,作为四通八达的绝佳位置,天下盐商全都聚集于此,不论你做得是替公家办事的官盐,还是分一杯羹的私盐,总之,只要是做贩盐生意的商人,大都少不了到扬州淘金,因此,这里的有钱人一时多了不少。

这些有钱人里多得是远途奔波而来淘金的暴发户,路途遥远,妻子儿女都在远方,来回奔波太过烦劳,但无论是从解决生理还是从衣食住行需要个人服侍的方面,都需要纳个妾,但这时候可不能随便纳妾了,人有钱了就开始追究起体面了,本来一个貌美如花的女眷就可以了,但随着有钱之后,圈子交际扩大,攀比之风也攀比到了纳妾身上,吹拉弹唱要样样精通,渐渐的普通的卖艺女子也不够了,还得有文化,能诗词歌赋才动人,为了不愿让人看轻,所以想用有文化的妾装点自己,显得自己也是个有内涵有文化的有钱人,所以对迎娶的小妾要求也高了起来,既要能貌美如花,又要能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还得能照料生意和生活。

有钱人多,需要的小妾也就多了起来,但扬州就这么大的地方,既要貌美又要多才多艺的女子哪能有那么多,有人就动了歪脑筋,把这当成了桩生意看,既然大老板们需要的女子没有那么多,那就正好来培养一批女子专门卖给有钱人,于是,这种灰色生意渐渐开始发展成了系统化的模式,有人专门负责上街四处游逛,看街边被卖得小女孩长得有姿色,就从父母或者手里买下来,岁数还不能太大,一般都是五六岁的小女孩,这些女孩被买下后就集体送到培训机构里,由专人负责教琴、绘画、下棋、写诗、商事等等,就这样,一直在培训机构这里长到十五六岁,就被卖给那些需要纳妾的有钱人。因此,也是从扬州开始,这种买卖开始诞生,然后渐渐传播开来,最后在扬州附近形成了一个势力巨大的产业链,这些女子也被称为“扬州瘦马”。

这些女子从小就被人带走,甚至还按照资质分了类别,按照未来买家不同的需求,去专门培养她们不同的技能。所有的女子大概被分为三类,第一种也是最上等的类别,就是专门学习乐器乐理、诗书礼仪、麻将、奇技淫巧、化妆和身形训练的女子,这类女子是为了将来有文人雅好的士大夫和对文化有追求的商贾类买家而培养的。第二种是外形才艺资质不够好,但也有些资质,能够学好弹曲、写字,而且脑子清楚会算账、能管事,从而帮助商人打理好生意的女子,这类女子是为了暴发户买家培养的。第三种就是资质最一般的一类,这类女子就只能专门学习些女红、烹饪、家务这类技能,按照一个标准的好家庭主妇来培养,这类女子一般是为了做中等的大户人家的侍妾或是小散商的老婆。可以说,为了将女子卖出去,实现最大利益,尽力满足着各类可能的需求,绝不放过任何一种男人。

有钱人也分三六九等,一般的暴发户只是为了生理和有人能照料生活,所以一开始也没有多高的要求,但是随着扬州瘦马的出现,暴发户们也有了自己的小算盘,江南女子本来就娇小可人,有些还被专门培养了管理生意的才能,商人都是精明的,娶这么一个女子当小妾既能照料自己生活,又能辅助照料生意,一举两得,所以第二种最受他们的欢迎,在他们眼里,既居家又能干,比吹拉弹唱这些虚的实用多了。

还有就是士大夫和世家商贾,这类人本来就有蓄养小妾的习惯,而扬州周边又都是苏杭、南京这类富庶之地,这群人扎堆的地方,随着扬州瘦马的名声越发扩散,这群人也起了心思,他们不是真的需要小妾,而是需要满足自己一个好奇心,文人之间常常都是自觉品味清高,互相看不上眼,什么都能比一比,纳妾自然也不放过,吟诗作赋的女子恰好对了他们作为文人的胃口,只要有钱就能带回家,跟身边的糟糠之妻比,太有诱惑力了。这些文人一生吊书袋且自恃清高,觉得钱财庸俗,但有才有貌的女子对他们来说就像是遗世珍宝一样,让人爱惜,就比如秦淮八艳,凭借才华美貌就撬动了明末朝代的文坛。而散尽千金为了这样一位才高八斗的珍宝赎身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才有了文人耗巨资为这些女子赎身的戏码。

要是能有好买家来带走这些费心费力培养的女子,那卖家和买家自然皆大欢喜,若能生下子嗣,女子一般也能有个安稳的日子,但要是被当作扬州瘦马的女子迟迟没有买家,那卖家可不会一直养着做亏本的事,先是会降低售价,如果依旧没有买家,那就只能按照类别,把第一种送进秦楼楚馆,把第二种送进青楼,把第三种送进窑子,这些女子的一生,就这样在别人的操控下潦草收场。

古代的女子地位由此可见一斑,除了极少数头脑聪明、用自己的才华能赢得尊敬的以外,大都是被当作男人可以挑选的对象,甚至被当作商品来买卖,扬州瘦马的出现,无疑是畸形的,为了中饱私囊而满足富贵人的欲望,就随意的塑造着这些女子,这种行为在当代人看来无疑是对女性的轻视。

标签:扬州 产业链 小妾 元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