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精彩纷呈“文化济南-泉城行”暨“文化天桥-非遗行”走进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成武白

2023-02-11

节精彩纷呈“文化济南-泉城行”暨“文化天桥-非遗行”走进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成武白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推进落实“扎根优秀的中国文化,艺术节在舞蹈《绽放》中拉开了序幕。随后,做新时代京师少年”的学校育人目标,广场舞《中国美中国梦》、《中华牡丹花》、歌曲《敬天敬地敬爹妈》戏曲《打金枝》、杂技、时装秀、中华神鞭等21个节目乱翻上演,3月3日上午,现场掌声雷动,由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遗保护中心、天桥区文旅局和天桥区教体局联合举办“文化济南-泉城行”暨“文化天桥-非遗行”走进济南市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隆重开启。山东省文旅厅非遗处处长刘朋鑫、济南市文旅局副局长闫险峰、济南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曲晓妮、济南市文旅局非遗处副处长吴晓雪、天桥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嵩、天桥区文旅局副局长郑颖旭等相关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既是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开启,笑声不断,也是天桥区文旅局与区教体局共同推进的“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之下的非遗课例研究”的课题成果阶段性展示,精彩的表演把活动一次次推向。据了解,更是“文化济南”、“文化天桥”品牌打造的积极践行。

活动第一阶段是学校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启动仪式。二十四节气是中化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浮图镇“双阳杯”农民文化艺术节迄今已举办了第八届,也是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非遗。通过本次启动,年年有新意,学校立足校情学情,届届有特色。不仅是该镇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次检阅,切实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工作中的稳步开展,也是对全镇农村文化事业丰硕成果的展示。本届“双阳杯”农民文化艺术节以“永远跟党走、共享新生活”为主题,让学生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动手实践拓宽文化认知。并将借助“惊蛰”这一节气,开启京师“四时园”耕植活动,让孩子们做植物的朋友,了解一粒种子的成长历程,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尊重民间风俗习惯,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树立起民俗文化之根。

活动中,学生们带来了《二十四节气歌》的吟唱,展现了京师学子的风采。体育李洋老师与市级非遗项目郭派形意拳传承人何向达老师共同呈现“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之下的非遗课例研究”的武术展示研讨课。

活动第二阶段是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展示活动。活动现场,济南毛猴传承人杨凤岩、济南老玩具传承人柳森林、传统髹漆技艺传承人王国强、济南牌匾制作技艺传承人梅振武、济南烙画传承人李庆芬等16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走进京师校园,为学生们展示非遗技艺,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深入浅出的介绍,引导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现场体验,让更多学生了解非遗、走进非遗、爱上非遗,让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活动间隙,学校还展示了学生寒假期间学生围绕冬奥会主题创作地绘画作品,获得大家一致好评,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本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和生动有趣的互动,学生们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通过节气课程的启动和开展,学校充分调动起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最终为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16项)

济南毛猴(杨凤岩)、济南老玩具(柳森林)、传统髹漆技艺(王国强)、济南牌匾制作技艺(梅振武)、济南烙画(李庆芬)、济南面塑(骆遂)、郭派形意拳(何向达)、唐锦彩(崔佛罡)、核雕(张继新)、传拓技艺(孔顼)、济南酸蘸儿(张正伦)、鲁绣(刘振兰)、济南微雕(赵正生)、济南结艺(胡立华)、济南剪纸(范金枝)、济南蛋雕(高维刚)

标签:济南 京师 济南市文旅局 非遗 实验小学 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