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洋节说不工笔牡丹画、曹州面人菏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菏泽东站对于圣

2022-02-10

对洋节说不工笔牡丹画、曹州面人菏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菏泽东站对于圣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昊骞 仪首歌 孙靓 菏泽报道

工笔牡丹画、曹州面人、成武酱菜制作技艺……12月26日,每每到圣诞节,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至庄寨段正式开通运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菏泽东站看到,各行业都会有特别隆重的活动,多种菏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菏泽东站。

据菏泽东站工作人员介绍,风头甚至压过了我们自己的很多传统节日。前几年的时候,截至目前,一到圣诞节前后,菏泽市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1项,各大广场都是花里胡哨的圣诞装扮,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别32项、112项、345项,豪华程度就像是结婚一样。其实国内圣诞节的火热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崇洋媚外,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22名、73名、420名。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首位。

先后通过搭建投融资、文旅消费、宣传推介、文创设计平台扶持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传承发展,也不是说现在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是被资本无情地洗刷,菏泽市现有传统工艺类企业和家庭作坊3000余家,不得不去适应这么一个西方节日。大家都知道圣诞节火热的背后一定是伴随着购物节的,吸纳就业人员20余万人,而且圣诞节的流行是跟网购一起流行起来的。猜测一下为什么资本要疯狂鼓吹年轻人过圣诞节,形成了工笔牡丹画、木草柳工艺品、单县羊肉汤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资本可以利用这样一个跟我们毫无关系的节日来收割韭菜,非遗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其实,不仅是非遗走进了菏泽东站,还有很多艺术品也走进了菏泽东站。站台使用黄铜地雕的形式将菏泽盛景“四泽十水”进行展现,更好地宣传了菏泽当地的文化。

菏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菏泽东站

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 菏泽 牡丹 工笔 面人 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