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太心酸淄博观察|全方位多辐射“城市书网”形成;高新区“四间课堂”述河南宝

2023-09-16

网友太心酸淄博观察|全方位多辐射“城市书网”形成;高新区“四间课堂”述河南宝

25家城市书房+80余家城市阅读吧+公共图书馆

淄博形成全方位多辐射“城市书网”

|城市书房+阅读吧+公共图书馆,这也就说明了考研的压力越来越大,淄博形成全方位多辐射“城市书

□记者 王佳声 报道

本报淄博讯 尽管2021年考研战场的硝烟已散去,要想成功上岸也是十分不容易的。近几年考公务员以及考研究生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但淄博市民牛湘荷依然会习惯性地到她的考研“备战室”——淄博人民公园城市书房“打卡”。之前为了备战考研,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她几乎每天在这里一待就是一天,考生们只有付出很多辛苦以及努力才行,书看久了、学累了,就算是做好了准备,就下楼在公园里转一转,就连毕业于985院校的毕业生也无法预知自己是否能顺利考上,满眼绿色,不到最后一刻,鸟语花香,谁也无法做决定。在这次考研当中,让身心瞬间放松。“这儿离家很近,出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事情,安静舒适,那就是一位刚生完二胎的宝妈,志愿者服务周到,能让我沉下心来看书学习。”牛湘荷对记者说。

现如今,淄博市大大小小的城市书房共有800余个自习座席、200余个茶歇卡座,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家门口”的学习空间,成为图书馆之外市民学习的又一选择。

与很多城市一样,公益性学习空间“一座难求”的问题也曾困扰着淄博。为此,自2021年以来,淄博市从“有解思维”入手,不断探索“城市书房+”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创新发展路径。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25家高颜值、高品质的城市书房和80余家城市阅读吧,建筑面积合计17800平方米,总藏书量达35万余册,覆盖5区3县和1个功能区,以点带面,与公共图书馆一起,形成了全方位多辐射的“城市书网”。

通借通还,是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城市书房建设的又一有解思维。公共图书馆将城市书房纳入总分馆管理系统,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配送图书和设备、统一服务平台、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Logo标识,城市书房与公共图书馆之间实现通借通还,方便了市民借阅。

而为了解决运维难题,淄博市探索实施了社会力量参与模式、社区共建模式、城市公园书房模式、城市阅读吧模式、图书漂流柜模式等五种建设模式,与城市公园、城市社区、房地产企业、新华书店、景区等多元主体进行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书房在外观造型和室内设计上也很讲究。外观注重与城市景观、城市文化相协调,内部注重体现“诗意栖居”的美学特征,营造出“小而美”的城市“第三空间”氛围。

“城市书房建设,有效补充了淄博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短板,大大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覆盖面,打通了公共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张振香表示,下一步,淄博将进一步丰富城市书房建设模式,加强运营管理,开展绩效评价,突出地方特色,打造高品质的“15分钟文体活动圈”。计划到2024年,建成“城市书房+”新型公共阅读空间170处,开展群众性主题阅读活动5000场,为建设品质民生作出更大贡献。

线上+线下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淄博高新区“四间课堂”述“四史”

|高新区:“四间课堂”述“四史”

□记者 杨淑栋

通讯员 魏金辉 邹宇昊 报道

本报淄博讯 “回顾淄博百年党史,一代代党员和群众用奋斗绘就了淄博的无限荣光,历史传承给我们这一代荣耀,同时也赋予我们这一代重任……”近日,在淄博高新区火炬公园党史学习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火炬”理论宣讲员王倩为环卫工人、城管队员及游客上了一堂生动的“四史”课。

2021年,淄博高新区印发了《关于在全区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工作方案》,推广“红火炬”宣讲品牌,打造“四间课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四史”教育活动。

“理论课堂”推动学习教育大众化。淄博高新区搭建“学史知史擂台赛”“讲史传史宣讲站”“爱党爱国大学堂”“承诺践诺展示台”4个平台,依托原有城市驿站,建设党史学习驿站,包含党史读物阅览、党史知识宣讲、红色电影播放等功能,免费向市民开放;开展“三级书记讲党史”“红色故事会”“百年党史理论宣讲”“耀南——红领巾志愿讲解”等活动,覆盖群众共计15万余人次。

“指尖课堂”推动学习教育智能化。“通过扫描海报二维码,我们能随时随地听到党史小故事,还能及时分享到朋友圈和微信群。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学党史,很方便。”四宝山街道魏家社区居民郭怀青说。淄博高新区开设“火炬之声”有声广播,每天定时播放党史小故事等内容,累计播放时长约980小时;组织开展“百人百声——我是党史领学人”活动,邀请各行各业优秀代表讲述100个发生在淄博及中国历史上的红色故事,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朋友圈等渠道,以“音频+海报”的新媒体传播形式,累计阅读量超过12万人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从“指尖”延伸到“心尖”。

“流动课堂”推动学习教育分众化。淄博高新区成立“红火炬”百姓宣讲团、基层党组织书记“1+5+N”宣讲团,综合运用文明实践站、城市书房、家长学校、党群服务中心、休闲广场、道德讲堂等平台,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特色小微宣讲350余场,直接听众8000余人次,覆盖人数10.5万。

“红色课堂”推动学习教育体验化。开发“淄博高新区红色资源共享地图”小程序,将辖区红色资源点“穿珠成链”,融入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中国课本博物馆等35处红色资源的图片、内容、联系人和导航等信息,方便群众线上、线下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先后组织开展各类现场教育活动260余次;围绕江西道村和军屯村红色故事,拍摄红色题材微电影《火光》《火焰》。

办实事 见行动

临淄区落实“双减”工作要求,深化校外培训治理

“慧服务”护住家长“钱袋子”

□记者 刘磊

通讯员 李传昌 孙文 报道

本报淄博讯 “过去学费是直接交给培训班,心里没底,就怕孩子课上到一半人家‘跑路’。现在钱直接交给银行保管,咱还有啥不放心?”2021年12月27日,在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的立博书法培训学校门口,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刘如敏笑着告诉记者。

明明是报培训班,钱却交给银行。其实,这是临淄区探索建设的新平台——临淄区民办教育机构慧服务平台在发挥作用。

2021年9月,为落实“双减”工作要求,深化校外培训治理,临淄区教体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联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淄博临淄支行探索建设了临淄区民办教育机构慧服务平台,为学费资金装上“双保险”。

“我们采用校外培训资金账户双重监管机制,由培训学校在中国银行开设对公账户,中国银行作为第三方通过慧服务平台对培训学校账户实施最低余额监管和学员学费监管。”临淄区教体局二级调研员刘建伟介绍,这两种方式符合“双减”工作关于资金监管的要求,就像“双保险”,有效防止培训学校卷款“跑路”,保障家长切身利益。

所谓的最低余额监管,主要用于防控教师工资等费用风险,原则上直至学校终止办学后,银行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专用账户终止监管通知将监管资金退还给民办教育学校。而学员学费监管,则采用课后付费方式,学员培训费用首先交至监管账户进行监管,银行根据学员课时消费情况定期向培训学校释放。“平台还建立了预警机制,当培训学校账户发生异常时会迅速向区教体局发出预警,区教体局及时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防范资金风险。”中国银行临淄支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于洪玲说。

平台要求所有培训学校必须公布相关证照、师资、教学环境等信息,在发布课程时要注明课程内容、价格、师资、时长等内容,“开始心里还有抵触,但使用起来才感受到,这是对我们正规培训学校最好的保护。”淄博予纾爱教育培训学校负责人赵瑞说,这一举措有效杜绝了违规行为,让非法培训失去生存空间。

“慧服务平台是我区落实‘双减’工作要求、深化校外培训治理的重要抓手。我们将充分发挥慧服务平台的优势,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师资、教学等方面的监管,以提升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实现教育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临淄区教体局局长张成刚表示。

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沂源县家校联合筑牢心育防线

□记者 杨淑栋

通讯员 张琦 报道

本报沂源讯 “爱要慢慢来,就像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生活中我们催促孩子快一点儿起床、快一点儿写作业,一味地催促往往适得其反……”2021年12月27日,沂源县大张庄镇北旋峰村的“大喇叭”又传来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声音。家教空中课堂内容由大张庄镇中心小学录制,每周一期,目前已覆盖该镇39个自然村,家长在家中、田间地头都能学习家教知识。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孩子们的学习依然‘压力山大’,这更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也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沂源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王学标说道,大多数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有家庭因素,只有家校联合,才能筑牢心育防线。

沂源县教体局持续壮大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力量,切实为民办实事。2018年,沂源县招募首批家庭教育志愿者20名,之后成立由44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沂河之爱”志愿者服务队,举办“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公益咨询开放日”活动,周末设两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心理健康咨询师开展免费咨询服务,已累计服务360余人次。沂源县还组建了123人的家庭教育种子教师队伍、353人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型班主任队伍以及274人的各学段家长学校工作者队伍。

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工作实现线上、线下齐步走。沂源县开展家庭教育送教进社区、进学校活动80期,举办“NLP亲子关系沙龙”“智慧父母大课堂”;“沂源好家长”微信公众号发布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119期;编印《沂源好家长》导报27期3万余份,电子版转发各学校家长群,每期阅读量超5万人次;每周六晚7点到8点,线上直播课视频号、抖音号“王老师心理说”准时开讲;2021年2月,沂源县还与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联合成立了省内医教共同体,设立了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沂源县心理辅导站,专家每月一次来辅导站提供公益咨询。

累计置换煤炭1400余万吨,保护耕地1.2万亩,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康格公司——

为煤矿充填开采插翅添翼

□记者 刘磊

通讯员 仲昭俊 杨德营 报道

本报淄博讯 “各岗位注意,破碎系统、称量搅拌系统、集控系统已具备运转条件,现准备充填料浆地面泵送实验。”2021年12月28日,在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康格公司承建的晋能控股煤业集团云冈矿充填开采工程项目集控室内,集控员邱承盛告知各岗位设备状况后,轻点鼠标便完成了充填膏体料浆泵送工作。

云冈矿充填开采工程是康格公司在山西省拿下的首个EPC充填开采项目。能够承建外部煤矿充填开采项目并高效高质量完成,得益于康格公司充填工艺的完善和充填技术的不断突破。

2021年12月8日,康格公司作为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实施煤矿充填开采的先行者,受邀参加了国家能源局煤炭司组织召开的煤矿充填开采推广专题会议,并作典型发言交流。“能受邀参加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专题会,得益于我们10多年来对煤矿充填开采的专心、专注和专业。目前,我们在充填开采工艺、技术和装备领域全面领跑。”康格公司董事长孙刚介绍。该公司自成立以来,聚焦煤矿充填开采全产业链,先后服务充填开采项目40余个,拥有3个充填开采示范基地,累计置换煤炭1400余万吨,保护耕地1.2万亩。

“现在政策利好,但推广却频频遇冷。”康格公司总经理李秀山介绍,充填开采与正常开采工艺相比,劣势在于工艺相对复杂、效率较低、直接成本高,这也是让行业纠结的主要问题。

李秀山表示,要想让充填开采更好地融入煤矿,就必须在充填开采工艺的关键环节、关键装备和关键技术上攻关、突破,不断提高充填开采高效化、智能化水平。

近年来,康格公司不断追求煤矿充填工艺的完善,在研发了膏体充填、原矸充填、高水充填、覆岩离层注浆等四大充填开采工艺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利用长壁综采工作面膏体充填技术成功实现“下组煤”奥灰水承压开采。此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矿井效益与充填效率冲突的痛点,实现了井下开采与固废处理的有机融合,填补了充填开采承压水上资源的技术空白。

同时,康格公司依托山东省充填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充填智能化、关键装备、管路输送系统以及工艺系统集成方面持续攻关,取得多项成果。目前,康格公司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项,取得专利与专有技术60余项。

2021年,康格公司累计获取客户资源110余个,编制各类充填开采方案设计40余项,签约的外部合同涉及合作金额达1.3亿元,先后与国家能源、中煤、晋能、淮河能源等国内多家大型能源集团开展业务合作。

图片新闻

□记者 刘磊

通讯员 王长福 报道

2021年以来,淄博市临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知识产权推广应用作为助农、兴农、富农的有力抓手,紧扣区域内五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进一步提高蔬菜品质,叫响蔬菜品牌,打好服务乡村振兴“主动战”。

新年交响音乐会在淄博大剧院奏响

□记者 杨淑栋 报道

本报淄博讯 1月1日,由淄博市委宣传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2淄博市新年交响音乐会在淄博大剧院音乐厅举行。

此次音乐会以中国经典乐曲、世界名曲为主要曲目,不论是耳熟能详的《白毛女》组曲、《红旗飘飘》《花好月圆》,还是回味无穷的《康康舞曲》《红旗颂》《安娜波尔卡》等,都让观众感受到交响乐的独特魅力。富有淄博地方特色的五音戏演唱《王小赶脚》和独具民族特色的京胡独奏《夜深沉》赢得票友们的阵阵掌声。

淄博推进电子证照数据共享

□记者 王佳声 报道

本报淄博讯 记者日前从淄博市大数据局了解到,群众办事时通过系统认证或授权,可自动获取相关证明材料,还可解决办一个事项需多个人提供证明的难点问题。目前,通过共享、不动产等41类数据,实现7574项证明事项免提交,占全市免提交证明事项的56.4%,累计实现减压材料2042万份。

为推进电子证照数据共享,淄博市大数据局制定了证照数据共享需求标准,征集各业务部门数据共享清单,根据需求清单,逐一与数据提供部门核实确认所需数据存储状态、可共享数据范围和形式等内容,组织31个数据需求部门及43个数据提供部门开展供需对接。对于暂时达不到共享条件的部门,提出下一步数据采集建议和方法途径,加快电子证照数据归集,实现“能归集尽归集、能共享尽共享”。

淄博市全域高压燃气管网开工奠基

□记者 刘磊 报道

本报淄博讯 2021年12月28日,淄博市全域高压燃气管网暨中心门站开工奠基仪式举行。

淄博市高压燃气管网是淄博市能源集团部署的省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北起高青县花沟镇、南至博山区八陡镇,纵贯淄博市多个区县,全长239千米,新建门站5座、调压计量站6座,总设计天然气年输气能力80亿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全市燃气管网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运营,有效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提高淄博市天然气调峰调控能力。

淄博高新区财政拨付3771万元保障百姓健康

□记者 杨淑栋

通讯员 王盛利 王志 报道

本报淄博讯 记者日前从淄博高新区财政金融局获悉,2021年该区拨付财政资金3771万元,通过足额配套基本公共卫生资金、落实乡村医生各项政策补助、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等措施,为群众办实事,保障百姓健康。

2021年,淄博高新区财政拨付基本公共卫生资金1631万元,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的居民直接受益;拨付财政资金406万元,4个乡镇卫生院和1个机关医院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辖区208名注册乡村医生兑现财政补助资金349万元,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拨付疫情防控资金1385万元,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淄博宣传教育活动举行

□记者 刘磊 通讯员 邵家举 许红 报道

本报淄博讯 2021年12月28日,淄博市暨张店区“全民,共创平安”宣传教育活动举行。

近年来,淄博各级、各有关部门时刻绷紧怖斗争这根弦,不折不扣地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怖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措施、最佳状态,全面落实各项措施,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执法保障,持续推动、防恐工作深入开展,工作水平稳步提高,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张店区“百个科室大家评”工作启动

□记者 刘磊 通讯员 王业宏 报道

本报淄博讯 日前,为进一步敦促各部门单位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淄博市张店区启动2021年度“百个科室大家评”工作。

山东理工大学淄博电子信息产业学院成立

□记者 杨淑栋 报道

本报淄博讯 2021年12月27日,淄博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山东理工大学共同举办合作共建山东理工大学淄博电子信息产业学院签约仪式。电子信息作为淄博市“四强”产业之一,该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淄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迈入产、教、研、学、用一体发展的新阶段,也标志着校城融合的进一步加深。

淄博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将依托华为、青软等企业的先进技术和项目资源,打造政校企合作的新平台,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标签:淄博 城市书房 淄博高新区 临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