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再迎大涨“抱歉,我们只看第一学历”,985硕士面试被拒,考研没用了?研考各

2023-08-28

数再迎大涨“抱歉,我们只看第一学历”,985硕士面试被拒,考研没用了?研考各

第一学历是指通过统一高考后学生获得的学历,本届研考参加人数总量已经达到457万。在这个大数据之下,也叫统招学历。国家曾明确表示过,各个省市也陆陆续续的公布了各自的报考人数。有机构收集了这些数据,我国是没有第一学历这种说法的,整理出了一份22年各地研考报考人数排行榜,这只是民间约定俗称的一种叫法,或许能为诸多考生带来些许帮助。22研考各省报考人数排名出炉,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和支持,首位不出所料,但众多企业比起学生的最高学历,河南总人数再迎大涨毫无疑问,都更为认可所谓的第一学历,22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较之往年大体上是有所增加的,将其作为招聘门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导致众多第一学历不够高的学生失去机会。

“抱歉,其具体增加的数量已经达到了80万之巨。若将这80万考生分配到各个省市,我们只看第一学历”,各省报考人数自然会产生较大变化,985硕士面试被拒

小王在高考后上了一所大专学校,因为知道自己的学历不高,以后就业没有优势,打定主意好好学习,在其他同学打游戏、谈恋爱时,他在为专升本做准备。黄天不负有心人,小王一路过关斩将,专升本、考研,将最高学历定格在985研究生。

走入就业市场的小王信心满满,高学历也确实让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基本上都能通过简历筛选,只是每次到面试时,都会被刷下去。前面几次小王只觉得,是公司的招聘计划和自己不匹配,后面次数多了,也终于察觉到了不对。

又一次参加最终面试,小王觉得自己表现的非常好,也与企业要招聘的岗位十分匹配,但还是落选,终于忍不住向HR询问了原因,HR的回复也很直接:“您确实非常优秀,也很符合我们的岗位招聘计划,只是您的学习经历不满足我们的要求。抱歉,我们只看第一学历,很遗憾您没有通过面试”。

企业在面试中更看重第一学历,一方面是因为应聘者的最高学历处在同一水平线,为优中选优,自然就会关注到第一学历。另一方面,第一学历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结果,在这一阶段考取好成绩的学生意味着学习能力及习惯良好,潜力更大。

HR的话让小王觉得扎心又无奈,而像小王这样的求职故事每年都会上演数次,既然企业多只看第一学历,那么考研是不是就没用了?

企业只看第一学历,考研没用了?

目前确实有众多企业,都会格外重视学生的第一学历。国家虽然并不认可第一学历的说法,但并没有权利去管理企业怎么设置应聘门槛,而企业和学生本来就是双向选择的结果,都拥有自主权。

关于企业只看第一学历,考研就无用的说法,小编通过分析,得到的答案是不赞同的,即便多数企业只看第一学历,考研依旧是有用的。

考研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权,很多大企业在简历筛选时,都会以学生的最高学历作为筛选标准,而最高学历不够的学生,连初试的资格都没有,面试都进不去,也就到不了看第一学历那一步。

部分企业是只看最高学历的,而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只是没有本硕都是高校毕业的学生占优势而已,但比起本科毕业生,条件还是要好很多。

综合来看,考研并不是无用,考了就比不考强,只是相对于一流本科毕业的学生,不知名院校以及专科生想要考研将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非一流院校学生考研会更辛苦

一流院校学生考研可以说是顺理成章,只要好好备考,基本不会受到制度的影响,但其他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的学生却不是这样。

其他不知名的本科院校,尤其是民办末流二本,院校教学资源本就比不过一流院校,这意味着学生可能没有一流院校的学生那么多的科研经历,即便笔试成绩一样,考研复试也会受到影响。

一流本科院校学生在考研复试时会更占优势,因为更受到导师的认可,部分导师可能对不知名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存在歧视和偏见,这对不知名本科院校学生来说,是一个无法避免甚至无可解的难题。

如果说不知名本科院校毕业学生考研要面对的困难,多集中在复试方面,要么专科学生则还要加一项时间。

专科生是不允许直接考研的,只能通过专升本先成为本科生再考研,专科是3年,本科是4年,这已经是7年,而专科生毕业2年后才能报考研究生考试的规定,又拉长了专科生的学习生涯。

考学的困难先不论,即便顺利考上研究生,毕业后的年龄也接近甚至超过30岁,这个年龄与其他应届研究生相比,丝毫不占优势。

总结:即便部分企业更看重第一学历,考研这件事依然是考了就比不考强,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考研,对于专科生来讲,考研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定要慎重考虑。

互动话题:你认为企业只看第一学历合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标签:学历 考研 985 硕士 高考 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