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同迎冬奥胡文慧:师生于四十五年后的一场云邂逅一起向

2023-09-05

子同迎冬奥胡文慧:师生于四十五年后的一场云邂逅一起向

无论走多远,梦想的实现靠的是包括香港澳门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接续努力,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师生于四十五年后的一场云邂逅

作者 |胡文慧

秋收季节里的某一天,不懈奋斗。让我们迎着2022年新年的曙光,老公说去地里看看收割玉米的大联合车来没有,携起手来心怀梦想,衣服口袋太浅不装手机了。大联合车来的时候,共同奋斗,借别人手机通知我。不一会儿,一起向未来!(央视新闻客户端)来源:中国青年报,叮铃铃,手机里出现一组陌生号码,我慌里慌张回复:”哎!收割机到了吧?”对方说:“你是胡文慧吧?我是你《丑娘母校》里提到的李老师啊!我在z城,看到你的文章。我教你时间不长,文章里提到我,且对我记忆那么清晰,评价那么好,我很感动,我多方打听才找到你的联系方法。”我一下子震惊了。为我刚才接电话时的冒失、失态而忐忑不安。

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一位兵哥哥形象,那是一六年,我在五七学校读高中。在那个师资匮乏的年代里加上校舍简陋根本留不住老师,短短两年换了三任语文老师,李老师就是其中之一。那时的李老师坚实的身材着一身绿军装。正如我的《丑娘母校》里所写“他站在讲台上严肃认真,让人敬畏,他走出教室融入我们当中是我们的大哥哥,是我们的好朋友。”老师也没比我们大几岁,后来同我们一起高考,老师考中,据说后来分配到省城某新闻单位。

一篇文章把横跨四十几年时空的一对师生从天南地北拉到一起,富有传彩!我激动得把这个消息告诉同桌张娜,并且建起三人群我们视频聊天。

张娜说:“老师过几天我们一起去看您。”

老师说:“心意我领了,不用来了,我已变成了一个臭老头。”

我说:“看啊!您的学生们都戴上老花镜了,您能不老吗?不老我们也把您证老了。”

老师说:“给你们玩着真开心。张娜,那时候,你女孩子学驴走路,我还批评过你,还记得吗?”

张娜说:”记得,记得!”

老师又说:”我教你们时候才二十四岁,有的调皮学生在背地里喊我‘娃老师’。那一次学校考虑我最年轻,让我带领几个男生去东大寺抗木料。带的干粮少不够吃,我领着学生在河沟里摸螃蟹,用油炸吃着焦香,摸得多一顿都没吃完。夜晚睡在农民的打谷场上,幽静,山风习习,多么惬意。去时候拖拉机拉着我们,回来时拖拉机装满了木料,我们步行五十里路,天黑时摸到我家,在我家住一个晚上。想起那些岁月真快乐啊。哎!时间过得真快,屈指一数足有四十五年了。”

老师如数家珍,问问这个同学还好吗?那个同学过得怎么样?某某同学小时候体质差,长大后健康了吧?某某同学天资好啊,没上大学可惜了。某某同学有写作天赋啊。某某同学是个音乐苗子啊。听说某某同学后来犯抢劫罪了,哎!也是我的痛啊!殷殷师爱,情未了。

老师还是那么和蔼、那么家常,我们利用微信谈文学,谈家庭,谈几十年来我们各自的经历,谈我们共同认识的人,我们天南地北地侃。

我:老师,您给我们上的第一课是《泾水清清渭水浑》,我希望自己做人也泾渭分明,所以取“泾渭”做了网名。今天又以这个名字同您交流,冥冥之中出自天意吧!

老师:你有超强的记忆力。

老师:福楼拜教学生写作,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我认为你的《丑娘母校》做到了,这个标题也用得恰到好处。你的经历和社会阅历都很丰富,这为你的创作打下了基础。经过四十多年的奋斗你变得知识丰富,心理强大,你的进步是我没有想到的。

我:如果说在这条路上我有一点点小收获,首先受益于您的栽培,再者是这个写作团队里有几位前辈文学大咖耐心地扶持我们新手,他们不辞劳苦对每一篇文章都认真阅读给以忠恳评论和鼓励。我把我的最后一篇《母亲》发给您,下面导读框里会弹出我所有文章,您帮我匡正,我永远是您的学生。老师您方便时候看看,别太在意。

一天后,老师留言:“你的心细,对母亲前半生了解很清楚。我的母亲,生于一一年,对于她的前半生,我一无所知,她的后半生经历了更多的苦难,一九八六年又中风偏瘫,当我接到电报回去看望时她已经昏迷了,在方城县医院住了一个月,虽然保住了生命,但生活仍不能自理,但已经没钱住院了,每周三次找一个老中医扎针,每次我都从四楼背上背下,再借餐厅的三轮车推着去,扎针钱少一次一元,治疗一年很好,生活基本能自理,还能柱拐杖自己慢走,就这样坚持了十八年。

我妹妹的儿子问她,舅舅为什么对姥姥这么好。我妹妹只说个孝顺,因为她也不知更深的原因,一九六五年我父亲病重,安排后事,要把我送给他的一个朋友,我见过那个湖北人,但我不知他来干什么。是我母亲坚决反对,我才没有被送给别人。

父亲去世时,母亲才四十多岁,坚守妇道没有。又经历了二十年的艰难岁月,日子好转了,她又生了重病,带病生存了十八年,结束了她一生的苦命。你读过李密的陈情表吗?我每读一遍都要流泪。李密也是幼年丧父,她母亲不愿,``舅夺母志是他表中的原话,他是奶奶养大的,他奶奶去世,他坚持守孝三年,这中间皇帝招他做官,他才写了这传留后世的陈情表。”

我:难怪说“读了出师表不哭,不忠;读了陈情表不哭,不孝。”对有相同经历的人触动是大啊。

我:老师您看我这篇文章相比我其他篇,文学成分还高一点呢,为什么阅读量上不去?

老师:他们欣赏不动你的阳春白雪。

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又哄您的学生开心呢!

老师:谁能哄得住你一个才女?

老师:我读高中时候,老师要求以怎样树立正确人生观写一篇文章。我写一篇以多少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今天,不能让那些贪官们为为梗概的文章,老师让我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读,博得阵阵掌声。

我:我也鼓掌。

老师:虽然这掌声迟到半个世纪,那是因历史原因,我也高兴。

老师:我读大学时,写过一篇关于农村改革后的变化的文章被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那是我们全班第一篇刊登在国家级报纸上的文章。我用真情实感去写,打动读者,引起强烈反响,后来我收到全国各地很多读者来信。我曾给省政协主席写过一篇破万字的考察报告,连过三关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改,主席签字并在省政协会议上读,后来改了标题刊发在河南日报上。那是我的力作,搬家时候把我的多少稿件和书本都弄丢了。

我:我刚进五七学校时,写的第一篇文章《当我跨进学校的时候》柴老师拿着在班级当范文读。比起您小巫见大巫了。

师:还记得吗?能不能说说,让我听听你的处女作,那是你第一篇有影响力的文章啊。

在交流中,催生我的创作灵感,又投出一篇。

我:“老师,您看我的这一篇刚推出一天,在头条里阅读量破三千,人家那篇《枯荷》推出五天了,才四百多阅读量。作者把荷比作人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其感慨到了极致,那需要沉淀多少知识才能写出如此美文啊!那帮读者才真的是一群下里巴人呢!他们只爱看悲催的情感故事,却欣赏不动人家的阳春白雪。”

师:“你俩的文体不同啊,你的文章是小说,有感 人的故事,徐作者的文章是散文,是触景生情发出的感慨。”自古以来,多少文豪写下咏荷名篇,周敦颐的《爱莲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被纳入教科书。

我:那首《荷塘月色》歌词的意境真美!

我打开喜马拉雅软件,配着背景音乐朗诵一段《荷塘月色》歌词发给老师听。

老师:你多才多艺。这首歌词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

当我们切磋象棋时,老师说把你的地址给我,我给你寄去一本棋谱,一套《古今观止》,还有几本书,对我的孩子们没有用,对你的写作可能还有点帮助。

当我们谈到大唐安史之乱,唐明皇一行逃难至寺院,在生死关头,唐明皇在江山、美人之间选择了前者,杨贵妃被赐死,自缢于梨树下时,我打开k歌软件和着伴奏唱一曲《梨花颂》发给老师听。

老师再次表扬:你聚多少才艺于一身,你博闻强识,你读书时候洁身自好,不参与是是非非,默默向前,在我心里,你永远是那个清纯的小姑娘。

我:我们留在彼此记忆里的都是青春啊!

……

再也回不到当年的课堂,只能在记忆的沙滩上掠起一些青春碎片。蓦然回首!四十五年匆匆而过。四十五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仅是一滴小小浪花,可在一个人的生命中能有几个四十五年?这四十五年足以使一个烂漫的少女变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四十五年足以使一个活力四射的青年教师变得老态龙钟。

四十五年里,我们各自融入万丈红尘与悲欢!几度冬去春归,几多花开花残,物如此,人亦然。岁月的风尘斑驳了人生多少风景,也留下多少沧桑,却划不灭师生间浓厚的情谊。

这是师生于四十五年后的一场云邂逅。

衷心祝愿那一端的老师身心安康!岁月静好!

作者简介

作者:胡文慧。学龄期教育上十年动乱被咱占完,年轻时期做了十五年没有名分的孩子王。喜欢弹唱,五音不全;喜欢写作,词不达意;生活艰辛,从不低头。这就是社旗县赊店镇的一位貌不惊人、言不雅众的老太太。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梁铜勋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 ◆ ◆

原创授权

标签:胡文慧 张娜 mother 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