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防疫马上“公参民”名校巨变:衡中,北京,石家庄解锁开

2023-11-05

园防疫马上“公参民”名校巨变:衡中,北京,石家庄解锁开

从去年开始,经常有家长咨询“公参民”或“公办民助”类学校的前景,这类学校往往是由公办名校牵头成立的民办(私立)分校,择校热度很高,但2021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公参民”学校,要求公办校2年内退出参与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之后家长、学校和社会上的讨论就没停过。

今天这篇文章,初步给大家分析一下衡中、北京和石家庄的公参民学校现状、部分流言和作者预测。

规范“公参民”学校的政策背景

2021年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篇幅限制,政策原文就不贴了,读者可以自行搜索,讲一下政策重点:

政策适用对象:第一类,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第二类,公办学校与其他公有主体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第三类,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最终结果:各省一省一策,力争在两年内,在义务教育阶段,把“公参民”学校或是转为公办学校,或是转为“六独立”的民办学校(教师、教学、办学、教学、财务、招生、行政独立)。并且,以后不得再审批设立新的“公参民”学校,公办学校也不得以任何方式变相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时,公办学校不得以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名义开展选拔招生或考试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公办学校或者公办学校校区、分校的名义招生,也不得以借读、等名义变相违规招生。

衡中“分家”

这两天陆续有家长反映“衡中分家了”,——衡水第一中学更名为“泰华中学”,企查查信息如下图所示。

衡中分家这档事儿,其实和国家规范公参民学校的政策背景关系不大。首先,作者先给家长朋友科普一下衡中系学校之间的关系。衡水中学,是公办学校,简称“衡中”;衡水第一中学是衡水本土房企泰华集团委托衡水中学管理的一所民办学校,简称“衡水一中”,实际它不是大家理解的那种“一中”、而是因为学校起名很刁钻、叫做“第一中学”而已

之前,衡水一中和衡水中学,虽然在办学性质、校址、生源、收费标准等方面是不同的,但教学、师资和管理是相同的,等于两家共享“衡水一中”这个品牌。以后,这俩学校预计会完全剥离,衡水中学有编制的师资力量“回归”公办本部。

为什么两家会分家?大概率与衡水中学泰华集团之间的利益分割有关,其次还与2021年6月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新政(《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关,新政要求各市要将每所普通高中学校年度招生计划控制在2000人以内,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55人以内,各市要将各民办普通高中2021年在审批地以外招生计划控制在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30%以内,并逐年递减,最迟从2024年开始,民办普通高中只允许在审批地招生,并且严禁其他普通高中跨地域招生

也就是说,2024年之后,民办私立高中,将只能在审批地、也就是所属市域范围内招生,普高跨地域招生也是禁止的。“衡中”系学校高考屡创“辉煌”的背后,是衡中可以从全省“掐尖”招生,汇集了整个河北的优质生源。所以新政之后,但凡省厅能有所作为(做个人吧),其他“市一中”“县一中”能留下自己的优质生源,衡中在河北省高中阶段的统治地位会受到沉重打击,大家都能喘口气。

话题再转回衡水中学,因为除了衡水一中,衡中还开了其他“小号”,——衡水中学实验学校和滏阳中学,这俩学校共享衡中的师资和管理,肯定属于“公参民”学校,但上文也提到了,中央规范公参民学校强调的是“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小学和初中,高中学段不属于义务教育,“规范力度”可能就没那么大了。(衡中实验初中部据说已经停止招生)

北京

2022年初,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条新政,——将来会确保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控制在5%以内,各区控制在15%以内。义务教育阶段,北京主城区的民办学校其实很少,东城应该没有,西城只有正泽和亚太,朝阳的民办校基本都是纯私立的,只有海淀区,有大量的公参民学校,而且学校质量都不低,基本都是名校。

2021年海淀有20所民办初中学校公布了自己的招生计划,其中大部分都属于公参民学校,最有名的学校有:人大附的人大附中分校(简称人分),清华附的清华附属实验学校,北大附的北大附中实验学校,首师附的师达中学,101的101实验学校,建华实验和十一也有一丢丢关系......

海淀这些名校的民办分校,和公办本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生源输送,以前它们都是点招大户,现在规范招生后,把招生计划汇集到了一派里,实际家长反映DZ占用的很有可能就是一派名额......总之,近两年内,北京有很多民办学校可能会面临“民转公”的问题,比如顺义的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已经转为公办学校。

作者预计,海淀那些大学附属的民办校将来可能会转成公办校进派位、也可能会作为纯民办校分离出去、但更大的可能是:换汤不换药,改名不换人,作为集团校的一部分,继续用各种方式为本部高中提供优质生源,巩固自家品牌和分数线(这是领导们的政绩啊)。

石家庄

石家庄也有很多公参民名校,比如长安区23中的同文中学,裕华区40中的求实中学,新华区28中42中的新星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桥西区41中的越洋外国语学校、东风西路小学的东风国际学校等。这些民办小学和初中肯定得转制,今年招生季大概率就会出结论,是彻底脱离公办校还是转成公办校的一部分。

独立出来,变为纯粹的民办学校,对该校是小利空,对公办本部是利好,对社会影响很小。如果转成公办校,就比较复杂了。石家庄和北京不同,北京民转公,进派位或者变成全区招生校都可以。石家庄义务教育阶段是单校划片的,没派位这个事物,所以这些学校如果转成公办校,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石家庄初中阶段施行多校划片,然后这些学校成为某些学区、派位校之一。——这种情况出现几率比较低,因为改革力度太大

和公立本部共享划片,成为本部的一个校区,或者单独划片。——这是最省力的情况,修改划片范围即可

在原来的民办校志愿填报系统中,额外生成一个类似“全区招生校”填报序列,序列由原先的公参民学校组成,大家一起摇号,但学校变为公办性质,收费情况得看学校公示了。

文末总结

义务教育阶段,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肯定是“公进民退”的局面,公办学校在招生、资金、人员上的扶持力度会逐渐压制民办校,民办校的玩法也得改变,公立和私立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大,未来大概率是两条截然不同的培养路线。

最近两年,家长朋友应该提高对公立学校的关注度,最晚明年,公参民学校改制结果就会出炉,现在能上公办本部的,尽量上本部。

标签:北京 石家庄 招生 义务教育 衡水中学 公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