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督导评估清华教授王文湛谈奥数遍地开花,教授:有的题我都不会做民勤实

2023-03-04

育督导评估清华教授王文湛谈奥数遍地开花,教授:有的题我都不会做民勤实

文|立言教语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句话是由著名的“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先生提出的“世纪之问”。

钱学森

人才,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查阅资料、随机听课、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特别是杰出的人才,通过多渠道、全方面采集信息,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力求提高督评信息的广度、信度与效度。民勤实验中学负责人从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美丽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方面向评估组作了详细的自评汇报。民勤实验中学接受府教育督导评估 实验中学供图此次督导评估,称之为“得人才者,既是对学校工作的一次检查,相当于得到了未来”都不为过。

而关于钱老的这个“世纪之问”,更是一种督促,我国资深的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先生,对学校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就曾经提出过自己的解答。

王文湛教授认为:“要实施创新教育,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评估组对民勤实验中学庆祝100周年“六个精彩100年”系列活动,就要从中小学抓起,实施“124”领航工程、打造“红+蓝”党建品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必须要承认的是:现如今的基础教育,创新“自本课堂”建设,相比较曾经,落实“一生一案·小案大爱”新时代育人评价体系,取得了很明显的进步,教师的素质、学生的能力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学生的创新能力依然不足!

王文湛教授

而在很多人看来,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明就进步了很多啊!

在各种比赛中,尤其是数理化的奥赛中,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崭露头角,取得一定名次后,甚至不少人被冠以“天才”的名号。

这是真的具有创新精神吗?

当然不可否认,在比赛中的孩子大都很聪明,然而却并不代表就具备了很高的创新精神。

年过八旬的清华大学王文湛教授,就曾公开痛批过奥数的“遍地开花”:“不过是一个文盲的变戏法”。

01何为奥数

奥数,很多人都不陌生,全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这是从小学、甚至学前教育阶段,就进入到如今孩子学习生活的一项特殊的数学竞赛。

发展至今,因为其特殊性,社会各界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

因为奥数的本意是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近些年,奥数“却变味儿”了。

奥数比赛成绩

只因如今的奥数往往和升学挂钩,如果一个学生在奥数比赛中获得不俗的成绩,那么就意味着拿到了名校的“敲门砖”,无论是升学加分,还是奖金评定,是妥妥的“硬通货”。

在国内,如果想要上好的学校,中考、高考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毫不为过。

一分之差,往往就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而奥数却可以实现“曲线”加分,增加了一个学生进入名校的筹码,自然“越炒越热”,成为家长、学生、学校、老师追逐的比赛。

然而,奥数办了这么久,却并不代表,这些在奥数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就真的达到了奥数曾经创办的初衷,也许更多的人,反而是为了所谓的“升学”、“加分”。

吴文俊院士

02学界泰斗谈奥数

关于奥数的讨论,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断绝过,不同的人,对它自然有不同的看法,而对于学术界,这些泰斗的看法却往往出奇地“一致”。

一旦提起奥数,我国数学界泰斗级大师——吴文俊院士(已于2017年不幸去世),就会充满了“敌视”。

(奥数)害人、害数学。

吴文俊院士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中国数学史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数学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专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数学有深厚认知的人,提及奥数,却并没有太多的赞同,甚至是反对。

在吴文俊院士看来,奥数并不利于数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孩子数学水平的真正提高,所以才说出了上面的一番话。

教育专家——王文湛教授

无独有偶,我国资深的教育家、曾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的清华大学王文湛教授也曾痛批奥数。

王文湛教授多年专注于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而且还曾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教,因此对于数学,有着自身独到的认知。

就在一次演讲中,王文湛教授就曾经专门谈到奥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今的奥数遍地开花,少数对数学有兴趣的、天才的(孩子),可以上奥数,没有必要几千万中学生都去参加奥数。我的孙子10岁,也在上奥数,他的数学题,有的我都做不出来,而我在清华大学上数学课,我都做不出来。它不是数学问题,是技巧,跟变戏法一样,一个文盲在变戏法。

王文湛教授演讲

通过王文湛教授的演讲可以看出,王文湛教授并不排斥孩子参加奥数,但是希望是那些真正有兴趣、天赋的孩子参加。

其次,王文湛教授觉得如今的奥数题已经“偏离”了初衷,更加注重技巧,而不是数学本身的逻辑推理、演算。

最后,王文湛教授觉得这些奥数大都是超纲授课,让孩子过早接触到不该接触的知识,只是为了增强应试能力,违背了教育的正常进行。

通过两位学术界泰斗对奥数的看法,可以得知在学术界专家看来,奥数并非不可取,但是并不适合于所有人,应该是让那些真正适合的人参加,而不是为了加分、升学而参加。

参加奥数比赛的孩子

03如何对待奥数

发展至今,我国中小学的奥数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正所谓“存在就有其意义”,奥数能够持续这么多年,说明自然有着独到之处,也在一定程度上,选拔出一批在数学方面独具才能的人。

然而这些数学界大家的言论,自然是有着他们的道理,相比较奥数创办的初衷,此时的奥数更多的被家长、学校赋予了“升学”的重要使命。

如今的奥数,因为牵扯到奥数教材、奥数培训机构、奥数培训老师、奥数冬令营夏令营、奥数国际比赛等等一系列的“产业链”,早已经是一个复杂、难以轻易改变的庞然大物。

参加奥数培训的学生

尤其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更是加剧了参加奥数的学子人数上升愈演愈烈,不管有没有兴趣,为了升学,都要参加奥数班,说不定就瞎猫碰生死耗子。

可是这真的对吗?

当然不对,正如前文所言,一个国家的兴盛发达靠的是杰出的人才,靠投机取巧、拔苗助长出来的学生,没有创新能力,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才。

关于奥数,不用“一棍子打死”,但是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它。

认真准备奥数的学生

尽量不要将奥数和升学挂钩,让那些真正有兴趣、天赋的孩子参加奥数,从而锻炼数学思维,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而不是“为了升学”而学。

希望借助奥数,能够发现真正的在数学方面有兴趣、有天赋的孩子,这样才不违背奥数创办的初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