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前了解株洲二中附小:轮滑运动,为孩子们搭起冬奥梦想普通班

2023-07-21

红网时刻1月14日讯(记者 符洹雨 实习生 刘盈)今天是1月14日,一个班级人数较多,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21天。随着冬奥会日益临近,大概是30-50人,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参与“冰雪运动,因为班级里的同学们实力都相差不大,喜迎冬奥盛会”的热潮。在湖南株洲,老师除了讲课以外,轮滑是备受青少年欢迎的体育项目,很少会对某个同学进行私下的辅导。而重点班的同学们,在湘江风光带、中心广场、神农湖、株洲市体育中心,身上肩负着提高学校升学率的重担。学校会给重点班的同学们配备最优秀的教师和教学设备,经常能看到青少年参与轮滑的身影。

在校园内穿梭的株洲二中附小轮滑少年们。本文供图/株洲二中附小

位于株洲西站附近的株洲市二中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株洲二中附小”),小班授课,是一所以轮滑运动为特色的学校。2020年5月,方便老师们对重点班中的每位同学,株洲二中附小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特色运动学校”和“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2021年12月13日下午,尽可能地多关注。家长们在高中选班的时候会出现两种选择的情况,央视《冬奥来了》节目走进株洲二中附小,一种认为宁做“鸡头”,向全国观众介绍了学校开展轮滑运动取得的成绩。后续,株洲二中附小轮滑少年们还将在冬奥会期间远赴北京,现场感受冬奥盛会的震撼。

2021年12月,株洲二中附小轮滑少年们出战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竞赛。

“在我看来,体育能让孩子们正确地理解失败,敢于直面挑战。没有谁能永远一帆风顺,成长道路上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在株洲二中附小校长彭小英看来,这就是体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轮滑为孩子插上梦想翅膀

校运动会上,株洲二中附小轮滑少年面对镜头高兴地挥手致意。

“其实,说起我们学校搞轮滑运动的原因,也比较偶然。”彭小英介绍,株洲二中附小创办于2018年9月,在创立之初,彭小英发现最早一批学生普遍热爱轮滑运动,平时在课余时间也经常穿上轮滑鞋在学校操场追逐游戏。

从株洲二中附小创办首届校运会起,轮滑便是正式比赛项目。

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轮滑,何不在学校将轮滑以体育课和兴趣班的形式认真开展起来呢?于是,以“博学进取、活力创新”为育人目标的株洲二中附小在建校初期,作出了将轮滑作为特色体育项目在全校开展的决定。一时间,有轮滑内容的体育课深受学生欢迎,体育课没有出现过被其他课程占用的情况,而“双减”政策的实施,也给株洲二中附小积极开展轮滑等体育运动提供了更加充足的空间。

赛道上,大步向前冲的轮滑少年。

彭小英介绍,株洲二中附小实施“常规体育课+6项特色课程”架构,采取“普及国家课程+精品社团提高”策略,整合株洲二中教育集团的资源优势开展好轮滑等体育特色课程,积极申报了体育特色学校,并在体教融合方面加强了校社合作共建,优化了家校共育共赢,努力推进了学校轮滑等方面的体育课程研发。

一套完整的轮滑装备。

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株洲二中附小将轮滑设为一年级阶段每个学生必学的体育课程,轮滑竞速成为了学校运动会上一抹靓丽的风景线,在日常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中,与轮滑、冬奥有关的内容也被吸纳其中。

株洲二中附小学生蒋梓珍创作的冬奥会主题绘画。

“今年寒假,我们在给孩子们布置的作业中,有关于冬奥冰雪运动的内容,比如一篇自己参与轮滑观看冬奥会的日记作文,也比如用画笔描绘出‘我心目中的冬奥会’,还比如音乐方面勉励孩子们学唱冬奥会、奥运会歌曲。”彭小英介绍,近日,学校组织开展了“迎冬奥会”绘画和征文比赛,并从6000多幅学生作品中精选了100幅优秀作品公开展览。

央视记者在株洲二中附小拍摄学生们的冬奥主题画作。

彭小英说,孩子们通过轮滑运动树立了梦想,明确了目标,插上了健康成长的翅膀。同时,轮滑项目的成功开展,也促进了学校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等运动项目的开展,同样取得了好成绩。2021年4月25日,株洲市青少年游泳训练中心落户株洲二中附小,株洲籍羽毛球世界冠军黄穗等体育湘军名将也被学校聘为“羽毛球社团指导老师”。

为湖南轮滑发展贡献力量

株洲二中附小轮滑少年们走出湖南,走向全国。

在学校全方位、多维度的推动下,株洲二中附小轮滑队很快便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株洲市、湖南省的青少年轮滑比赛中斩获桂冠,并多次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级的青少年轮滑、速滑比赛。出色的工作成绩,让学校多次获得湖南省、株洲市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认可。

株洲二中附小轮滑少年们在吉林长春参加第三届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竞赛。

2021年12月,株洲二中附小的轮滑少年们在吉林省长春市参加第三届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竞赛,最终,株洲轮滑小将们斩获速度滑冰1600米混合接力第六、滑轮比赛大众轮男子4×200米接力第六、滑轮比赛大众轮女子4×200米接力第六、滑轮比赛竞技轮轮男子4×200米接力第八滑轮比赛竞技轮女子4×200米接力第八等荣誉,并被赛事组委会评选为体育道德风尚奖。对于一支来自南方的参赛队伍而言,能够在北方队伍“一统天下”的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竞赛中进入前十,确实是值得肯定的成绩。

站上起点,准备出发。

“这次带孩子们长春之行,最大收获便是在孩子心里埋下了‘冬奥梦’‘体育梦’的种子。”株洲二中附小轮滑队总教练龚洪军告诉红网体育记者,不少孩子其实是第一次见到北方的冰天雪地,让他欣慰的是株洲孩子们在同北方孩子们的比赛中没有怯场。这次比赛,不仅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也提振了株洲二中附小搞好轮滑运动的信心,更让所有工作人员进一步树立了“更深层次发展好轮滑项目、为湖南体育株洲体育贡献力量”的发展目标。

参加越野轮滑比赛。

2018年,龚洪军加入株洲二中附小,开始带领学校的体育教师团队在全校普及轮滑项目。“最开始,要教会我们自己的体育老师,让他们能够再去教孩子们怎么样参与轮滑。”龚洪军介绍,目前株洲二中附小的体育教师累计达25人,均承担起了不同年级的轮滑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对轮滑的兴趣,培养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我们也格外注重体育文化氛围的培育,学校操场非常适合轮滑运动的开展,于是我们又布置了很多轮滑文化角落,让孩子们在轮滑运动的体育文化氛围熏陶下茁壮成长。”

龚洪军(黑衣)在学校内带领学生参与训练。

龚洪军来自内蒙古赤峰,大学时代在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湖南工业大学)学习体育教育专业,并在大学期间成为株洲最早参与轮滑运动的爱好者。来湘几十年,这位生于北方的汉子,如今也已是一口流利的湖南塑普,因为对轮滑的热爱让龚洪军扎根在株洲。如今,龚洪军还出任了株洲市轮滑协会会长一职,在龚洪军等人的努力下,轮滑运动在株洲市运动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为株洲市轮滑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龚洪军(左)在指导学生们进行训练。

“我一直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培养出有实力走进国家队,能够参加国际大赛的株洲籍轮滑或者滑冰运动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龚洪军说,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仍将与学校和全市的轮滑工作者们继续努力。

体育教学不只是传授本领

湖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熊倪(中)等领导曾到株洲二中附小考察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情况。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著名文学家左思也有“善诱者,善导”的教育理念。

2021年9月30日,熊倪(左)考察株洲二中附小游泳馆。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对孩子更有帮助的往往是挫折和鼓励。作为校长,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彭小英对此有着较深的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体育教学是每个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方向。株洲二中附小高度重视发展轮滑等体育项目,根本原因还是要让孩子们通过体育‘练其体魄、育其心智’,促进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唯有运动,才能塑造孩子的完美人格。”

2021年9月,黄穗(右)被聘为二中附小“羽毛球社团指导老师”,彭小英(左)为其颁发聘书。

有输有赢的体育比赛,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健硕的体魄,还有不屈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意识,体育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在规则范围内正确地赢,也能教会孩子们如何在规则范围内积极地面对输。

除了轮滑,其他体育项目也在株洲二中附小蓬勃开展。图为羽毛球教练在为学生们进行指导。

彭小英坦言,参与体育的过程,大部分其实是枯燥的,看到孩子们起早贪黑刻苦训练,有时带伤参与训练比赛,还是挺心疼孩子们的。“任何项目运动员的成功,都是汗水、泪水、血水磨练出来的,孩子们长大后从事其他职业,同样也将面对各种挑战,体育让他们在赛事中坚强,也能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勇敢。”

正在训练的株洲二中附小女足姑娘们。

如果没有体育带给孩子成长路上的挫折,孩子就不会体会到挫折的本意和内涵。健全的人格是每个人脚下的基石,决定了一个人能站得有多高,看得有多远。

2021年5月23日,株洲二中附小篮球队在湖南省小篮球联赛中荣获株洲赛区U8组冠军和U10组一等奖。

彭小英表示,株洲二中附小将继续开展好轮滑等冰雪主题体育项目,坚持发展体育运动、研发体育课程、探索体教融合,创新体育育人机制,以体育育人,以体育立人,努力探寻具有二中附小特色的立德树人路径和“体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