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就刚刚好懒人家务福音,扫地机最终形态,石头G10S Pro扫地机器人长测体验户外电

2023-08-23

的就刚刚好懒人家务福音,扫地机最终形态,石头G10S Pro扫地机器人长测体验户外电

回顾这些年我使用扫地机的经历,每人都带一个吗?那显得多累赘,可以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化。

扫地机从一开始的“智障”家电,现在户外电源都已经普遍流行了,进化成为了扫拖全能,一台能满足多到设备的用电需求,不仅可以自己集尘,而且还可以给一些220V设备充电,自己洗拖布,实用性很强。可面对市面上形形产品,还具备优秀避障能力,怎么选择合适自己的呢?首先大家要考虑用途,可以说离最初的“解放双手”初心越来越近了。

作为扫地机的头部品牌,是准备长期旅途用呢,石头质量一直不错,还是周末去户外踏青。长期的话自然考虑额定功率大点的,口碑上相当可以,但体积大且重,而且从创立之初目标就很明确,像笔者一般都近郊使用,一直走在技术的前列,而不是只注重营销忽略产品研发,反观有些品牌,反而是先期注重营销忽略了产品本身,不过后来也醒悟过来了。

国内扫地机市场百花齐放,也是品牌们互相卷的结果,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石头今年终于推出了自家产品的终极形态,石头G10S Pro,全能基站具备自清洁拖布、自动集尘、自动补水、自动抑菌、自动自清洁,可选配热风烘干,后期还会推出自动上下水组件,可谓是懒人家政福音了,真一步到位解决所有问题。

全能扫地机,功能更强

整体设计上,5+2全能基站是个亮点,诸多升级都是围绕这个基站来的。

相对于此前石头扫地机的基站,包括G10和T7S系列,体积上没有增大,功能反而更强大了, 相对T7S基站增加了自动洗拖布自动补水功能,相对于G10增加了自动集尘功能,可以说将此前的T7S和G10基站合二为一,并且提供了热风烘干和自动上下水的扩展能力,这种升级是用户喜闻乐见的。

从左到右,依次是G10S Pro污水箱、清水箱、集尘仓,相对之前的基站,水箱容量相对缩减了一些;集尘桶设计改成了集尘袋,外置集尘仓,同时外表做了黑化处理。

污水箱和清水箱都是外置提手设计,方便拿取,清水箱和污水箱容量均为3L,满载情况下可以实现至少400平米的拖地需求。

清水箱里还内置了银离子模块,可以实现99.9%的高效抑菌,用含银离子的清水清洗拖布,包括整体的擦地、自清洁,都可以实现全链路的抑菌效果。

双水箱设计均为单独管路,清水箱为单水路,污水箱为双水路,另外左侧为内部的集尘袋,展开后容量大约为2.5L,相对之前的集尘桶设计,倒取垃圾更容易了,官方宣称可以60天换一次,其实更加省心。

集尘结构细节,包含了一个可活动的下压挡板,内部可以看到风机部分结构,从T7S的集尘桶设计更换成集尘袋设计,更加节省空间,使用起来也不会弄脏手。

相对于G10基站升级的底部集尘口,相对于T7S基站还增加了两个助力用的小滚轮,爬坡纹路也做了加强,方便机器人不费力进出基站。

基站内部结构,基本与G10保持一致,包含了补水口和充电触片,有一个小改动则是内部的可拆卸滤网,将网孔升级成了不同规格孔径规格,更加方便过滤洗出来污水中的脏污。

如果想进一步提升使用体验,也可以选配热风烘干模块和自动换水模块,这个模块化设计不得不说确实很棒。

随着石头产品这些年迭代进化,石头扫地机的外观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一个稳定期,改动不是很多,基本都是小打小闹。

石头G10S 一共有两个版本,白色的G10S 和黑色的G10S Pro,用颜色来区分版本,相对于白色的G10S,黑色的Pro版本主要增加了视频通话功能,拖布支架可拆卸,其他方面则是一致的。

小打小闹改进,机身按键区域和尾部都增加了碳纤维纹理,看上去更加专业了。

底部区域,还是熟悉的石头设计风格,包括众多的传感器、全向浮动纯胶主刷,拖布震动支架、大尺寸橡胶驱动轮,智能升降拖布支架,都是目前石头的旗舰水准配置。

G10S Pro的吸力提升到了5100Pa,也是目前扫地机中的旗舰水准,这个吸力下钢珠都没有太大问题,应付家中浮尘更是小菜一碟。

边刷具备自主调节转速功能,遇到墙边则会加速转动。

正面改变最大,除了Reactive AI 2.0避障功能所用的AI 3D结构光避障模块外,还能明显的看到彩色摄像头以及LED补光灯,除了可以实景拍摄家中障碍物外,还可以兼具视频通话和安防功能,想想用这台扫地机遥控去和家中宠物或者家人对话,也挺有意思的,值得一提是这个视频功能属于手动物理开启,可以有效保证隐私。

背部和此前产品线外观基本一样,具备补水口,水箱容积250ML。

整个机身做了一些外观设计上的优化,看起来更加专业。

尘盒容量400ml,可以满足大户型的一次深度清洁,配合自动集尘功能,也不用日常自己打理。

扫地机和全能基站合影,家中要预留一定空间,如果需要增加自动换水功能,记得装修时候预留水管和下水管。

另外我建议可以在基站上方增加一个可移动支架,将上部空间也利用起来,下方扫地机换水也不会受到影响。

旗舰全能扫地机,能带来什么样的清洁体验?

主要测试环境为工作室的小房间,这个房间布局相对比较简洁,不过该有的家具也都有,包括地毯,另外后期也在家里长测了一波,后者主要是看整体户型清洁能力和效率。

清洁之前需要构建地图,G10S Pro具备两种建图方式,一种是快速建图,另一种是清扫建图,前者效率非常高,得益于石头RR Mason 9.0算法的支持,我家103平米,建模时间大约只花了10分钟,而上图的小房间,面积10平米左右,1分钟不到就构建好了。

相对于此前的扫地机型号,G10S Pro快速建图过程,还可以识别房间地面的材质,当然你也可以手动修改,而且在石头自家的APP中,还能获得比米家APP还要精细的一些功能,比如地图方面除了最常见的2D地图,还具备3D地图以及Matrix地图。

Matrix地图需要借助具备激光雷达扫描仪的iPhone才能构建,比如iPhone 12Pro和iPhone 13Pro,使用过程也很简单,先构建完成2D地图,在APP中点击Matrix地图,拿着手机绕着家里每个角落走一圈,APP会自动构建并和2D地图匹配。

Matrix地图的最大优势就是精准度上要比2D地图精确的多,基本上可以还原完整的细节。

除了建图方面的优势外,RR mason 9.0算法还涵盖了时间清洁中的优秀线路规划能力,做到高效全屋清洁和覆盖,避免漏扫的情况发生。

覆盖率如何?

点击播放 GIF 0.0M

先上一段整体的延时拍摄,可以最大程度展现扫地机的工作路径。

整体的清扫覆盖率非常高,同时在APP中为了最大化保证覆盖率,可以关闭少碰撞模式,少碰撞模式是利用结构光提前预知墙面及家具,减少正面碰撞,不过可能会造成某些狭窄空间的漏扫。

这个覆盖率足够满足需求了。

清洁力表现如何?

还是以面粉为核心清洁污渍测试,面粉有个特点,看似很好处理,但是对于机器要求很高,之前测试过无数吸尘器和扫地机,面粉是最难清洁的,看似被吸走了,实则可能堆积在入口位置。

点击播放 GIF 0.0M

前后地面对比,用的是标准吸力,可以看到几乎没有残留了。

石头G10S Pro 有四种集尘模式,分别为智能、快速、日常、超强,个人建议直接选择智能模式,懒人必备。

来看看自带的集尘盒,可以看到基站的大吸力非常优秀,基本只残留少量的面粉了,绝大部分都被吸入集尘袋里了,有其他扫地机或者吸尘器的可以试试,当面粉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基本就是一场噩梦,吸尘器会报错,扫地机会遗漏在底部,不过对于G10S Pro来说这并不算什么事。

在拖地上依旧以马克笔和酱油混合后的污渍作为测试对象,这两类污渍属于比较难打理的,而且对于扫地机清洗拖布能力上要求比较高,看看表现如何。

点击播放 GIF 0.0M

前后地面对比,用的也是标准的拖地模式,基本无残留。

清洗后的拖布表现,看样子还有一点淡淡的酱油色,加上马克笔的淡蓝淡红混杂的颜色。

不过这两类污渍属于手洗都比较难清洁干净的,G10S Pro还是小水量清洗,彻底洗干净没那么容易,对于常规的地面污渍,基本清洗没什么压力。

点击播放 GIF 0.0M

至于基站内部,以我用了小一年G10的经历来说,整体不是特别脏,也没有发臭的现象,当然前提是偶尔还是需要拆卸基站内部的可清洁部件,适当进行清洁处理。

而拖布在尾部朝外自然风干的场景下,使用一年也没有拖布发臭的场景出现,G10S Pro后期会推出热风烘干模块,相对传统的自然风干模式会更加高效。

避障表现如何?

AI结构光避障本来就是强项,属于主动测距,发出的是双线结构光,属于3D立体空间的勘探,可以获取障碍物的长宽高三组数据,同时基于三角定位法,通过计算拍下来的图案里对应成像光斑的每个像素位置及大小计算障碍物距离和尺寸,实现毫米级高精度避障。

G10S Pro除了结构光避障,还包含了视觉避障,可以精确识别物体,并作出路线规划,算法上属于Reactive AI 2.0识别避障。

在米家和石头的APP中,都能看到障碍物标识,同时石头APP中还可以点击障碍物查看障碍物图片(默认关闭不拍照,有需求自己打开)。

丢在地上的障碍物,在APP中拖鞋被精准识别出来,而像是木块这类不太会出现在日常家庭中的障碍物,则被标识为障碍物体,落地扇这类物体,则会被精准识别为底座。

点击播放 GIF 0.0M

点击播放 GIF 0.0M

在障碍物搭建的通道内,G10S Pro完整通过,没有撞倒障碍物或者强力推走障碍物。避障整体表现非常优秀。

日常使用中G10S Pro还能识别家具类型,并且在APP上标注,我家的榻榻米、电视柜、床、沙发均大部分被精准识别出来了。

当然还有对地毯的识别,在识别到地毯的时候拖地模块会升起来,只进行扫地模式。

点击播放 GIF 0.0M

依托VibraRise AI智控升降技术,轻松应付复杂环境,5mm的升降高度,对于常见的短绒地毯完全够用了,如果是长绒地毯,还是建议做一个禁区。

标配的地毯识别传感器准确率非常高,基本能识别出来地毯的边缘区域,并且针对性进行扫地集尘。

点击播放 GIF 0.0M

在加速的视频动图中可以看到基本就是贴着地毯的边缘进行清洁,就算是拖地过程中遇到地毯,也可以放心,无需人工干预。

对于家里有地毯、瑜伽垫的用户来说,可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属于非常实用化的设计。

视觉摄像头的另类用途

如果家有宠物,还可以物理方式上手动开启G10S Pro的摄像头功能,监看家里宠物,隐蔽而又很好玩。

开启方式只能是长按扫地机上实体三个按键,关闭的话可以选择APP中关闭。

点击播放 GIF 0.0M

打开通话功能逗逗猫狗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如何评价石头G10S Pro?

硬件参数上石头G10S Pro基本堆满了,无论是大吸力还是自动集尘,无论是自动洗拖布还是续航,无论是AI结构光避障还是视觉避障,G10S Pro都是年度旗舰级别的。

后续G10S Pro基站的自动换水和热风烘干模块更是对懒人的家务福音,对于扫地机来说已经属于最终形态了,如果继续进化,指不定要长出履带自己下楼识别垃圾桶倒垃圾了。

不过算法属于容易被普通用户忽视的方面,内在的兼修算是G10S Pro的优势,建图快和准,清洁路径覆盖率高,效率也不错,清扫避障能力也是一流水准。

清洁力上也挺不错的,轻松胜任扫拖和重度污渍。

不足之处也有,那就是在如今很多扫地机标配热风烘干的配置下,石头G10S Pro依旧属于选配,多多少少有些我行我素的意味。

此外集尘的噪音可以优化下,相对之前集尘桶的T7S系列,噪音的高频区域相对比较密集,听感略有些不舒服。

关于G10S Pro的分享就这么多了,有问题可以评论区见。

标签:扫地机 基站 水箱 吸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