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身份证深圳传梦“资教工程”实现凌云山区学生艺术课堂梦想江西亮

2022-08-10

电子深圳传梦“资教工程”实现凌云山区学生艺术课堂梦想江西亮

“资教工程”项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补充,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努力推行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电子证照,是社会力量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举措。项目采取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等多方协作发力资教的教育精准扶贫模式。

教育是阻断凌云县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依托江西省民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更是促进凌云县少数民族与现代文明加速融合的有效途径。2020年8月,创建电子办学许可证电子证照功能模块,为响应粤桂扶贫协作的号召,以电子图像及二维码为载体,经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领导推介,将纸质办学许可证电子化。申请人通过江西省民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传梦公益创始人孔维女士一行专程赴凌云县实地调研,向审批机关申请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核发、变更、延期等事项,找准乡村教育的薄弱环节。针对师资结构性短缺、音体美课程开设不全的问题,经审批机关线上受理批准后,精准施策,即可办理成功,遴选了凌云县深圳盐田镇洪小学、加尤镇中心小学两所项目学校。2020年9月,并能自行下载带有审批机关电子签章的电子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这给民办学校申请办学许可证带来了极大便利。据介绍,传梦公益与凌云县教育局达成正式的项目合作协议,电子证照颁发以民办学校举办者资格、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内部管理、财务监管等要素审核作为前置条件,发起了凌云县“资教工程”项目,为学校配备专业的音乐、美术教师,给孩子们一个七彩课堂。

传梦公益团队赴百色凌云县实地调研

2020年11月,深圳传梦基金会出资16万元,粤桂帮扶资金投入8万元,共招募了4名音乐、美术教师,在凌云县深圳盐田镇洪小学、加尤镇中心小学两所项目学校开展资教。为了延续2020年项目合作方式,2021年,粤桂资金投入24万元,传梦基金会投入16万元,共招募了6名资教教师,其中美术教师2名、音乐教师2名、体育教师1名、心理健康教师1名,在两所项目学校的基础上,新增览金小学为项目学校,将项目学校增加至3所,使更多乡村孩子有机会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对于“资教工程”项目,传梦公益基金会秉承了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优选能胜任艺术课堂的优秀毕业生参加资教工程,并做好岗前培训。

立足当地,招募选拔资教教师2020年10月、2021年8-10月,在百色市教育局、百色市教育基金会的协助下,传梦公益在百色三中开展资教教师招募面试和岗前培训工作。经过层层选拔,来自贵州大学韦朝丽、湖南城市学院黄新影、广西艺术学院黄芳、广西城市职业大学黄晶晶、广西科技大学廖学文、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谭绍龙、王艳霞、罗婷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王永祥、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李尚涛等10名艺术类、体育类专业毕业生脱颖而出,分别成为2020、2021年广西凌云县资教教师。

2020年11月资教教师上岗第一天与项目学校的合影

传梦基金会从项目管理到学科课堂教学,从师生关系到班级管理,通过高强度高密度的专业培训,一对一的辅导、严格的现场备课、讲课、考核,来帮助新教师快速进入角色,胜任教书育人的重任。

开展专业化面试与多元化培训

资教教师克服困难,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服务在2020-2021学年度,从2020年11月2日入校上岗,开展教学服务到2021年6月底学期结束,在短短一个多学期的时间里,4位资教教师克服适应时间短,教具不足、材料紧缺等困难,发挥专业优势,开展音乐、美术等七彩课堂共计1519节;开展陶笛、美术等各类校园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208次,参加学生4072人次;陪护留守儿童45人次,累计123个小时;资教教师参加线上线下教研培训58人次,累计时长128个小时。

资教教师在项目学校里工作敬业,不但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资教工作任务,还各显神通,彰显特色,给学校增添了活力。

2021年秋季学期,在加尤镇中心小学,体育资教教师王艳霞拉开了以篮球为主的“七彩”课堂、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真正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实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使“七彩”成为孩子喜欢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美术资教教师罗婷彦课堂上注重培养孩子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课外开展了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各方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为学生塑造七彩的课堂,用七彩描绘美好的童年。

加尤镇中心小学体育资教教师有序开展以篮球为主的篮球兴趣小组活动

加尤美术资教教师罗婷彦开展美术兴趣小组的活

在泗城镇览金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王永祥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兴趣小组活动、留守儿童陪护、学生个体心理咨询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打开心结,树立理想,走出迷茫,孩子纪律好了,尊敬师长,热爱集体,热爱祖国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新到来的音乐资教教师李尚涛,除即将开展音乐课外,还要开设民族音乐合唱团,届时整个校园将充满欢乐的歌声和课间欢快的笑声。

心理健康教师王永祥在上行为养成课

在深圳盐田镇洪小学,资教教师谭绍龙每周的音乐课程是14节,一共7个班,每个班每周2节音乐课,加上周四下午两节舞蹈校本课程,一共16节课。在音乐课堂上,她教会孩子们唱歌,识谱,打节拍,还会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手势舞蹈,鼓励孩子们自己根据歌词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她们上台展示自己,培养自信。在课外,她成立一个音乐小分队,组建舞蹈兴趣小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排练了两个舞蹈节目,一个开场舞蹈,一个啦啦操;资教教师廖学文,负责一、二年级全部15个班级美术教学工作,一周15节课,外加2节校本课程(美术兴趣班),共17节,他除了完成基本的周内课堂教学以及校本课程任务之外,每周五中午会开展美术绘画指导小组的课堂,培养一些绘画技能参加一些绘画比赛。

资教教师谭绍龙开展舞蹈兴趣小组的排练活动在进行中

资教教师谭绍龙在陪护留守儿童

凌云县深圳盐田镇洪小学资教教师廖学文指导的美术活动

资教教师们给学校的师生们带来了丰富的课余活动,让师生们在艺术方面,发掘自身的潜能,有益于师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校全体师生在艺术方面,更进一步发展,为学校的艺术类发展更加增添色彩。同时资教教师在每个月会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陪伴留守儿童,这也给山区的留守儿童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月,传梦公益基金会前来凌云县开展“深善百色·资教工程”项目回访,实地评估项目中期成效,并与凌云府、县教育局,各级领导开展交流座谈会,汇报项目中期开展情况,项目成果得到了极大认可。

传梦公益基金会与凌云府、县教育局等各级领导开展交流座谈会

深圳传梦“资教工程”项目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缓解结构性缺编问题,改变课程不齐的状况项目有效缓解了3所项目学校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改变了学校音体美课程不齐全的状况。项目学校有了专职的音体美教师,让乡村学生有了专业音体美课堂,让校园有了更多的活力,更嘹亮的歌声和更丰富的色彩。

启迪乡村学生智慧,丰富孩子情感体验项目不仅启迪了乡村学生的智慧,还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资教教师不单单是在课堂上启发和培养学生,还在课余开展兴趣小组和校园社团活动,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学校的陶笛队、合唱团、舞蹈队、美术社团等,在资教教师们的努力下,慢慢有了模样。

开展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学年,学生们从什么都不懂,没有兴趣,到爱上音乐,这个过程让我倍感欣慰的。班上有个学生胆子小,不敢于表达自己,但是经过合唱小组,学生有了变化,现在已能勇敢站上讲台大声的歌唱。”2020年项目学校凌云县加尤镇中心小学音乐教师黄晶晶如是说。

“缺美术材料,那就从废物中做出花来!学校的经费紧张,美术材料总是紧缺,受到线上教研的启发,我开始利用学校里的废物设计教学。现在,学生都爱上了美术兴趣小组,特别是手工课。”2020年项目学校凌云县加尤镇中心小学美术教师黄芳如是说。

建立深厚师生情谊,慰藉留守儿童心灵

资教教师每月也利用放学后、周末的时间,结伴家访,关爱留守儿童,一次次地陪伴,一次次谈心,让老师们和孩子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慰藉了孩子们孤独的心灵。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这部分学生比较内向敏感,容易受外界影响养成不良习惯,通过课后的陪护,对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其慢慢找回自信,找到学习的乐趣,逐渐敢于表现自己。

支持资教教师专业成长,培养乡村教育人才

资教教师的成长是项目的逻辑起点。资教教师在倾力开展服务的同时,项目也在通过每月一次的线上学科教研,指定云南的资深教师一对一的结对等方式,构建资教教师学习共同体,互学共进,持续支持年轻的资教教师专业成长,使他们得到锻炼,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广西资教教师通过线上平台与其他地区资教教师进行教研活动

“通过线上教研,老师们分享的线上课程和作品让我这个刚入职的小白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可以说,我的兴趣小组课程内容基本上都是从我们的资教老师分享的课程中学习、优化过来的。”项目学校凌云县加尤镇中心小学美术教师黄芳如是说。

吸引优秀青年返乡就业,投身乡村教育

项目既缓解了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结构性缺编、音体美课程不齐的问题,给乡村孩子带去了七彩课堂,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先后解决了10位青年的就业问题,为优秀青年返乡建功立业,助力乡村振兴树立了榜样。凌云县深圳深圳盐田镇洪小学韦朝丽老师在2021年8月考上特岗,真正成为一名正式教师,又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汇聚多方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资教工程”项目是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范本。项目联动深圳对口扶贫单位、百色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汇聚多方资源,推进项目进度,扩大项目影响力。百色教育公众号,宣传报道了凌云县深圳盐田镇洪小学韦朝丽、黄新影两位老师的资教故事。

项目还撬动了深圳市慈善会、腾讯公益基金会、梧桐树保险经纪公司等爱心资源,发展了多方协作、多元投入的乡村教育供给机制,让更多的乡村孩子有机会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凌云县“资教工程”项目的落地实施和顺利推进,离不开了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有关领导的亲切关怀,离不开深圳市慈善会、传梦基金会、凌云县人民政府等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离不开3所项目学校的密切配合。

凌云县教育局将继续与深圳市传梦公益基金会深化合作,联合更多元的力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持续为乡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让艺术的光照进他们的世界,文明其精神,用体育去强壮他们的身体,野蛮其体魄,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帮助孩子们去探索更多可期的未来。

图文:肖运璋

编辑:许正宏

审核:欧阳克林

监制:钟章敏

标签:凌云县 深圳 美术 谭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