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蒙尘儿童友好|“双减”落地生机勃勃,乐清这些学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创新实

2023-03-06

青春不蒙尘儿童友好|“双减”落地生机勃勃,乐清这些学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创新实

编者按:

今年7月下旬,开展2020-2021年度“苏州市预防市级示范学校”复评工作,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对各地市级示范学校进行实地抽检复评,要求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提升校内教学质量、强化配套治理等,对部分技工类学校调研座谈。苏小禁就来简要盘点一下这些示范学校在青少年预防教育中如何争做创新“排头兵”担当实干“领头雁”12月21日 ,旨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工作小组一行来到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最前身为常熟县立第三高等小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今年秋季学期是我市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第一个学期。几个月来,1913年由爱国人士孙翔仲创办。2012年被评为苏州市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学校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家长和学生感受如何?连日来,建办“师生共同向上生长的美好学校”,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访了几所学校,坚持把禁毒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采访学生、家长、教师、从业者,强化组织建设,了解政策落地后带来的新变化。

01

搭建平台开辟多样课程

在柳市镇第五小学的校园里,健全禁毒宣教领导小组,每天中午和下午第三节课,完善禁毒教育工作制度,画画、编程、篮球、足球……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美丽的校园里热闹非凡,处处欢声笑语,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校长郑卫兵笑着介绍:“我们学校有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创办于2014年,‘双减’之前,就利用好少年宫这一活动阵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美术、篮球、足球、围棋、书法、音乐、舞蹈等各类小组定期开展,学生全员参加。如今,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我们更是发挥了‘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个平台优势,每天中餐之后,以及15时45分至17时20分之间,学生们可以选择各自喜欢的项目,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促进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学校“减负”工作领导小组还深入查找课业负担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落实到位。有关人员深入落实辅导工作,鼓励学校的每位教师伸出自己热情的手关爱和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做到减负不减效,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

负责该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陈博伟老师特别开心,他说:“这个学期来报名参加艺术类和体育活动的学生一下子多了,过去学生们忙着去参加一些培训课程,‘双减’之后,像编程课过去一个班不到10人,本学期报了53人;还有篮球课,过去也就30来个,本学期是54人;还有美术,本学期增加到了120多人,这些活动令学生们可高兴了。”

02

创新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读唐诗、唱歌谣、吹排箫……近段时间,为迎接2022年元旦“遇见悦读”启动仪式,乐清经济开发区学校各个年级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下午第二节课时间积极开展文体(艺)活动,让学生的才艺得到充分的展示,整个校园歌声飘荡,充满活力与朝气。

在乐清经济开发区学校,绝大部分学生为企业员工子女,为进一步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今年下半年,通过问卷调查,学校了解到近80%的家长上班时间早,大多为上午7时至8时,学生们需要同步早起、上学,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根据“双减”和“五项管理”精神,该校尝试性地开展健康午睡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营造温馨安全的午睡环境,实现学生全员午睡。校长叶志坚欣慰地介绍。

学校通过多次家访还发现:有的学生家长晚上加班忙,无暇顾及孩子学习;有的租住在民房内,无法给孩子创造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有些学生阅读量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指导不足。为此,乐清经济开发区学校尝试变革作业设计管理,提升学生学习实效。先是从源头上控制作业总量,将每周三设定为“无作业日”,还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空间。学生可自由选择制作乘法口诀卡片,玩对口诀上楼梯游戏,跳绳、诵读古诗文(童谣)、练字、乐清书苑阅读打卡、红色基地研学等内容,充实课余生活。

同时,创新作业新模式,改变原来机械重复性的作业模式,尝试操作性、实践性作业。比如:三年级学生利用“中秋节”“橘子”主题,开展“学科融合”,实现语文、美育、劳育跨学科联动,把学习融入真实环境中,把知识迁移到解决问题中。再如: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项目化学习,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学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围绕“实践、阅读、写作”三个主题领域展开。学校二年级数学课结合《认识钟表》主题课程,让学生画一画“我的一天”,在实践中进一步感悟时间,并上台展示介绍,促进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发展。在一年级《心中的太阳》美术课课堂上,老师将每个学生的作品制作成徽章,佩戴胸前,鼓舞人心,学生们个个自信满满。

“课外不足课内补,家庭不足学校补。”乐清经济开发区学校通过优化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学生课外阅读量少、家长指导不足的实际情况,学校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设置了“常规作业指导+拓展”的课后“1+3”服务课程。“1”即:第一时段老师指导学生高质量完成巩固性作业,不带作业回家。“3”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开展特色服务,如语文老师带领学生演绎绘本剧《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数学老师“玩转扑克”,开展扑克牌设计大赛、你说我猜、说分成、凑十、同加异减、数字接龙、“二十四点”等游戏活动;利用之江汇教育广场推出课后服务专区,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今年12月9日,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太空授课直播,直观了解微重力下生活、科学实验状况,还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情趣;整理课程,让书包真正“”。

03

让每个孩子绽放光彩

近日,淡溪镇中学一支舞狮队正在操场上闪躲腾挪,步伐轻盈。表演吸引了许多同学驻足观看。该校舞狮运动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引进课堂,“双减”后,学校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把学生体艺特长的培养作为重点来抓。见同学们喜欢舞狮运动,学校结合各学科特色,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团队。近两年,该校舞狮团队参加温州及乐清等相关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同。校长林应招说:“舞狮运动是一项非遗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通过舞狮,由社团带动全体学生参加,既锻炼了学生的体质,又培养了民族情怀,领略了传统文化魅力。同时,通过该项目的推广,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走上大型的舞台,找到各自的闪光点,增加自信心,这是农村孩子过去不敢想的事。”

“双减”之后,我市各校纷纷落实相关政策,开展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如乐清市城南第一小学坚持“让学生站在学校的最中央”的教育立场,摒弃“唯考试”“唯分数”“唯升学”的错误观念,开始实施“一生一绳”“一日二课”“一课三层”项目行动。学校延长课后托管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感兴趣的“体育拓展性课程”与“艺术、综合实践类课程”自选活动,真正发挥特长,让学生亮出各自的闪光点。

04

实践基地助力健康成长

踏海逐浪、茶艺烘焙、非遗体验……“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乐清各研学基地梳理现有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项目,展现了课外实践活动独特的教育价值。

近日,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前往雁荡山国际研学营地,一探研学魅力。

雁荡山国际研学营地是一个依托雁荡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建成的集研旅基地、国际交流、休闲度假为一体综合性研学小镇,是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之一。

据该营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营地拥有91间客房(有格子铺和标间)、2个大会议室,20个特色功能室以及3个餐厅,可同时容纳600名学生食宿。

为丰富研学体验,营地还设计人工智能馆、山海文化馆、乐音清扬馆、财商教育馆、茶艺馆、蓝夹缬、细纹刻纸、黄杨木雕等9大特色场馆。

近年来,营地还和户外基地进行了合作,开设丰富的户外研学项目。

“火山猎奇”是营地金牌项目。孩子们在听老师讲解火山地质知识以及雁荡山的地貌特征知识点后,可走进雁荡山大龙湫景区,实地探寻火山的遗迹,近距离触摸雁荡山中的流纹岩。

“丛林飞跃”活动也深受孩子们喜爱。此项活动位于雁荡山净名谷的丛林飞跃户外拓展基地,是一项将树或自然岩壁连成线路,通过悬空桥梁、网道、步道、秋千、索道等方式进行树林探险的项目。“我们根据场地的特性设计了不同难度的线路供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体验,其中A线路是特意为青少年量身打造,总线路包含60米滑索,9个平台、9个项目,分别是踏步上行、山乐起飞、Z型桥、圆木晃桥、欢乐V网、摆荡通行、蛛网横渡、蹒跚步、飞跃丛林等,全程挑战不断。”丛林飞跃户外拓展基地负责告诉记者,体验项目能让孩子们的身体得到锻炼,提高意志力、执行力、判断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研学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营地还聘请非遗传承细纹刻纸工艺大师卢发良和蓝夹缬技艺温州市级非遗传承人陈献武为孩子们专门授课。

“今年我们还利用展厅空间引入一台VR设备,后续还将融入台风等地质灾害场景,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在游戏场景中学知识,长见识。”营地相关负责人说。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特别是考虑到今年疫情的情况,营地开展了小班制活动,呵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记者了解到,在新华书店、城市书房、图书馆等,今年下半年迎来了更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阅读,有的还带孩子参加市少年宫的创意手工活动。市少年宫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双减”之后,少年宫对课程做了一个较大的调整,同时对接了一些户外活动,让更多的家长带着孩子参加这些社会体验课,助力“双减”落地。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双减”政策的效应正在逐步释放,一些大小景区和户外游营地都是“大人+小孩”的“配置”,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互相陪伴同样也是互相成就。

05

作业少了压力仍大

“双减”政策落地之后,不少家庭拍手称赞,“神兽”的作业有人管,家长不再在崩溃边缘徘徊。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吴女士告诉记者:“我的儿子在读六年级,女儿在读初中,自从学校开展了托管服务,他们的课后作业基本不用心,双休孩子在家基本上是看书、刷题。我会自己买书自己辅导。女儿读初中有升学压力,晚托到20点30分。周四,女儿会有一次课外拓展课,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总体来说,带娃负担从一周七天降为一周两三天了。”

吴女士还告诉记者,小学现在除了有下午的托管服务还有兴趣班教学,兴趣班设置在周末,有足球、篮球、绘画等趣味性的课程,校内老师负责教学。吴女士的儿子非常喜欢足球运动,吴女士说:“不管孩子的成绩怎样,兴趣爱好必须坚持。”

采访中,大多数家长认为,在过去就是担心孩子成绩降了,心里十分焦虑。现在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能把作业完成,感觉压力减轻了。

吴女士说:“虽然现在很多校外的主课培训停止了,但是我看我儿子的同学都有在学绘画,舞蹈、戏曲等。我的儿子只学了足球,女儿喜欢绘画,我就给她报了个班。”

柳市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一直来,家长们都处于焦虑状态,大家只抓学习成绩,学生和家长压力很大。“双减”来了,对于家长来说,真的非常开心,但真正落地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

吴女士表示,她是支持“双减”的,不过目前她觉得“双减”只是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但孩子的学习压力没有减轻,特别是中考、高考生,还是以成绩为主,孩子们还是需要拼成绩。

家住城南街道的赵女士感觉还是很焦虑,她说,“双减”之后,作业少了,但家长们不敢放松,因为孩子现在小升初,很多孩子课后还报了补习班,为了不掉队,她也跟风给女儿报了补习班。

06

持续深化共同发力

“双减”政策的效应虽然正在逐步释放,但如何持续深化,仍任重而道远,更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如何共同努力的一个重要课题。

业内人士认为,所谓“双减”,减少的是学生的两大负担,同时是体艺教育的“双增”:一是增加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的时间;二是增加学生参加校外艺术培训和艺术活动的时间。无论是“双减”还是“双增”,其目的都是要改变“唯分数”的现状,减少家长的教育焦虑。

1

2

3

乐清市知临寄宿学校小学部负责人认为,家长要理性看待“双减”,不能“一刀切”,如果认为“双减”之后,孩子“放养”,家长“放飞”,那就错了。一个对孩子真正负责的家长,是参与到德智体美劳全美发展的育人事业中,教育是需要孩子、家长全力以赴的“大考”。很多家长会为孩子感到焦虑,归根结底是他们试图把孩子的一辈子都安排好。家长应培养孩子争取幸福的能力和承受苦难的勇气,让他们去追寻自己的人生。诚然,一种好的教育,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的协同努力才能达成。

有专业人士还认为,“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双减”并非一减了之,也并非意味着学生没有丝毫负担。“双减”目标的达成、效应的发挥,离不开多方协同配合、共同发力。面对“双减”带来的新要求、新考验、新机遇,家庭和学校的“双改”既是应对“双减”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只有学校起而行之、积极作为;家长积极配合,理智对待;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为“双减”工作持续深化、有效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才能真正让学生快乐成长、和谐发展、赢得未来。

采访中,有市民提出,一个“双减”政策的出台,必须有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和建立长效机制,否则容易出现虎头蛇尾,偏离改革的初衷。

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乐清市妇女联合会

标签:乐清市 社团 乐清经济开发区 乡村学校少年宫 教育 作业 中共中央办公厅 柳市镇 淡溪镇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