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转播停声▏军转是我们更加深刻领悟人生、提高人生理性的重要契机一起向

2023-08-04

开幕式转播停声▏军转是我们更加深刻领悟人生、提高人生理性的重要契机一起向

我的备考安置体会

◎停声(2019年宁波军转干部)

军转体会

(图片来自网络)

转业原因:

至要莫如教子

好好陪伴孩子成长,于2月4日面向全球直播。为了向世界展示天津开放、包容、热情的城市形象和春节期间全市人民喜迎冬奥的社会氛围,几乎是我决心转业的全部原因。

我曾经坚定地矢志长期服役,市委宣传部、市体育局、海河传媒中心等单位,2014年下半年主动评任高工,联合天津市群众艺术馆、CHUC天津街舞联盟组织参加了此次表演。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贾士琛同学,时年33周岁,跟随天津市群众艺术馆一同参与了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热场节目的导播和转播工作,成为本专业内海军的第一位高工。2016年10月,做好热场节目的转播服务保障。据悉,我的第二个孩子出生,贾士琛同学主要负责“天津1分钟”暖场表演互动的现场转播及音频扩声工作,随着两个孩子的长大,用自己的专业所学向世界展示天工学子的风貌和中国青年的风貌!【回放】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 暖场回放“天津1分钟”暖场表演互动(9分28秒开始)“能够真情参与其中,我越来越觉得对孩子陪伴的缺失,我感觉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儿!又是在我的家乡天津,对家庭的亏欠,也算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参与到'你好天津'这场活动之中。此刻作为一名天工学子,也萌生了转业的想法。2017年底的某一天,能与祖国共襄盛举,翻书无意中看到“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一句话,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下子就被这句话击倒了,最终下定了尽早转业的决心。

我的单位地处海岛,家属也经常出差,两个孩子只能寄养在岳父母家,除去休假外我每月大致回去1次,每月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大致3天。

我连陪伴孩子的时间都少得可怜,何谈教育孩子,何谈让孩子沐浴父爱,何以完成人生最重要的任务?

岳父母家在省内某小镇上,每次回去要船、大巴、公交和打的几乎统统来一遍,至少转车5次、全程9个多小时,比从单位到北京还费劲。我的体质又易晕车,这9个小时的颠簸到现在对我都是一段痛苦地回忆。

随着军改的推进,我在2017年基本编余,2018年落编后按要求不再兼任高工,离转业的路反而越来越近。

我有着“顺水自流,随遇而安”的脾性,向来服从组织安排,从来没有对自己有过“个人成长路径设计”。在军校刻苦学习通信专业达七年之久,分在部队却再也没有干过专业;我自认为长处在军事或政工领域,却一直和自己最不想干的装备保障工作相始终。

到后来,发现按照新的干部政策,受专业狭窄和任职经历限制,我在原部队几乎没有发展空间,我便“顺水自流船靠岸”地提出转业。

有要好的军校同学听闻我转业,打电话来深表惋惜,觉得我当初如果从事军事、政工或留科研院所,会发展地更好,我一笑了之。

报转业时很平静,内心几乎没有挣扎和遗憾,更多地是对朝夕相处的领导、战友和海岛的怀念和留恋。

又近年末摸底,很多战友又开始了纠结。“转业”这道选择题如何作答,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因人而异。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在这个世界上,唯独对于军人,始终要在事业和家庭两点之间的钢丝绳上,不停地徘徊游走,痛苦地寻觅平衡点。

留下,继续奉献国防事业,值得尊敬和鼓励;转身,继续奉献社会的同时回归家庭,同样值得尊重和理解。

别人再高明的看法和建议都代替不了自己的选择,希望战友们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判断自己更偏重于哪一方面。

备考经验:

“正”“奇”两字而已

误人子弟,其罪不小。写备考经验,我有种战战兢兢的感觉,生怕把战友带入歧途。

佛教中说,“自觉方能觉人,自渡方能渡人”

我没有别人长达数月的备考时间,今年直到现在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在宁波带孩子,如前所述,我完全用于备考的时间不超过40天(含参加某培训班18天),但考试分数给了我那么一点信心,觉得自己的经验尚可供大家批判、借鉴。

我的备考经验毫无特殊之处,比起历年高分者没有任何新奇的地方。总结起来,就是《孙子兵法》中的六个字——“以正合,以奇胜”。

“正”的核心是勤学苦练,借用曾国藩的话就是“结硬寨,打呆战”,包括反复看原文、记要点、多练笔;“奇”的核心是完全应试,借用一句俗语就是“直指病灶,对症下药”,包括练字、刷题、看范文、调整生物钟、自己进行模拟考试等。

一是坚持“勤”字当头。

曾国藩说“一勤天下无难事”,翻看宁波历年军转考试高分者的体会文章,哪一个不是惜时如金、勤奋不息?请大家在“涛哥讲军转”中自行翻看,在此不再赘述。

在明清的战略决战——萨尔浒大战中,明朝大军分四路进攻,努尔哈赤说:“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以少胜多取得辉煌胜利。

同样地,任它什么样的考试,只要一个“勤”字便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勤”对考试成绩的贡献率在90%以上。如果要高度概括备考的诀窍,单独一个“勤”字足矣,多一个字都是狗尾续貂。

以我为例,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方法比别人高明,反而觉得很多人都比我天资高,因此我在照顾孩子之外的“零碎时间”里下苦功,特别是最后一个月平均睡眠时间每天都不超过6小时,刺眼的白发又增加了几根。

二是发挥“反复”的力量。

在推动进步的因素中,有两种看似柔弱无奇却居功甚伟的力量,那就是专注和反复。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靠的就是反复的力量。

进入中年,我自己感觉记忆力严重下降。我多次和儿子比赛,一首完全陌生的诗,我基本上不如儿子记得快。

党章、宪法、十九大报告、行政许可法、纪律处分条例等等客观题考试范围多达十数万字,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反复看、反复记,只有“结硬寨,打呆战”,只有用“车轮战术”打一场艰苦的持久战,才能达到自如应试的水平。

三是克服个人的盲区和弱点。

韩国围棋大师李昌镐说,他对弈取胜的秘诀是比对手所犯的错误少。

类似地,复习备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消除自己的盲区和弱点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减少在考场上犯错可能性的过程。

围绕“应试”这个急功近利的目的,我经过认真分析,找出自己的弱项主要有字迹潦草、审题粗心、上午精力差、写作构思慢等问题,我下决心注意逐一克服。

以调节生物钟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理特点,除了一个标准的“北京时间”的钟表外,还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个性“生物钟”。

我很不幸地发现,我每天上午精力最差、头脑昏沉,而恰好是考试的时间。可能是因为长期习惯使然,在单位工作时,上午基本上是各种会议、各类学习教育和例行性工作所占据;转业后在家时,上午基本上被送孩子上学、买菜做饭和其他家务占据,都很少用脑子。

针对这一问题,我注意调整自己的生物钟,最后一个月,我逼迫自己每天上午从事最费脑筋的工作,如完整地做一套模拟题、写作文等,经过二十多天的调整,我基本上完全把我的精力旺盛点调整到了上午。

四是持续“刷题”和自出自作模拟试卷。

在我的学生时代,所在省份是“应试教育”的重灾区,我从小就深受“应试教育”之害,也颇得“应试教育”之益,几乎逢考必过、出师必利。

我的应试经验就是多做习题、多做模拟卷、多做经验总结,这绝对是取得高分最有效的途径。

客观题除了反复诵读原文外,就是要靠“刷题”来强化记忆和消除盲点。

此外,我还专门建立了“错题本”,将错的客观题记录下来,并在考试前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又重新做了一遍错题。

在临考前一段时间,我自己按照全真试卷的结构类型自己出题,按照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进行全真模拟,加上某培训机构提供的4套模拟卷,我大约进行全真模拟考试19次,我认为收获很大、提高很快,也树立了我的迎考信心。

五是严格按照考试条件练习作文。

对于写作,我一开始颇为自信。因为在平时,我也喜欢动笔写一写,但都是“日记体”或杂感类,和考试要求的政论文、策论文相差甚远。

5月中下旬,结合某培训班进度,我开始写符合要求的应试作文,发现比我想象中要困难地多。

一开始,我老是忍不住拿手机来查资料、找素材,离开手机和电脑,我心中一片茫然、抓耳挠腮,一篇800左右的文章要磕磕巴巴地写将近两个小时。

随后,我下定决心,严格按照考试条件进行练习,写作文时面前只摆笔和纸,不借助任何资料,摸个题目就写,严格控制时间(按照不超过75分钟,构思15分钟、写作60分钟),结合自编的模拟考试题,经过约一个月、将近20篇的自我练习,加上平时多积累素材,我终于能够在75分钟之内轻松完成任何一篇命题作文。

六是注意把字写得工整些。

在部队时,需要大量地抄写各种笔记,为节约时间,我练就了一手飞快的“狂草体”。学生时代的应试经验,使我深知书写整洁和卷面质量会直接影响阅卷人的情绪,直接会影响主观题评分的高低。

练字虽然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奏效的,但我重在“矫正”,有意识地将“狂草”变成“正楷”。要改掉一个坏习惯真不容易,一不注意就漏出“狂草”的本性,还好通过自己的不懈坚持,有意识地经过长时间矫正,“狂草”的风格终于被攻陷,“正楷”字也略具雏形,为卷面分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七是做好家庭的全体动员工作。

军人的“军功章”里面,一大半是家庭默默付出的功劳,军转考试更是如此,没有家庭的全力支持,再牛的人也很难取得高分,历年军转考试高分者的体会文章也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一直到5月中旬,我都还浑浑噩噩深陷在照顾孩子和日常家务中不能自拔。

恰在此时,军校的铁哥们打电话关心我转业备考事宜,我说天天忙着照顾两个孩子,每天能看书时间也就2个小时左右。

他是所在省会城市当年的军转考试状元、第一个选岗进入市人大,他说他当年用于复习准备的时间为10个月、每天学习时间在15个小时以上,全家都动员起来支持他,家务事一概不打扰他,他自己借用原单位的办公室“闭关学习”。

他苦口婆心地忠告我,一定要做通家人的工作,取得家庭的支持,从家务中解脱出来,没有家人的支持,没有备考时间的保证,很难取得好成绩,从而完全丧失选岗的主动权。

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我也很幸运地及时得到迎头棒喝。我也马上努力地做家属的工作,大儿子由我来照顾,把家里的二宝送回了岳父母家;她则尽量调剂出差时间,尽可能挤出让我上某培训班的时间。

7月7日,终于捱到大儿子放暑假,我又连哄带骗地让家属把孩子所有的暑假补习班统统退掉,又开车马上把儿子送回岳父母家。

虽然心疼很多白交的培训费,也耽误了孩子一时的学习,但为我争取到宝贵的将近20天的独立学习时间。

如果没有这20天,我的考试成绩恐怕很难高过平均分,估计除了事业单位无可选择。

备考之外:

君子居易以俟命

“拙工囿于技,良匠长于艺,大师游于道”,我崇尚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在术中,以道御术”的理念。

任何再有效的复习备考经验都是“术”的层面,我还是喜欢谈一谈备考和安置过程中“道”层面的问题。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虽幽微难明,但却起着统摄作用。

这一年中,在复习备考中紧张、在漫长等待中忐忑、在选岗抉择中彷徨,但我都有意识地努力追逐“道”的微光。

一是“能让内心保持宁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

这句话来自“涛哥讲军转”,是11月9日填报志愿的当天,推出了一篇仅390字、未署名的小文《每临大事有静气》中的第一句话(据说是每年填报志愿当天晚上必发的一篇文章)。

11月9日,是直接影响2019年军转干部下半生的特殊时刻,不知道大家在喧嚣之中是否注意到、体会到涛哥此时发此文的良苦用心,在喧嚣过后是否体会到这一篇小短文蕴含的真味。

在整个复习备考乃至整个转业安置过程中,最难的就是保持内心的宁静。考试的压力、对未来的焦虑、各种杂事的纷扰、满天飞的小道消息等等,都会冲击我们的内心的宁静,都会降低我们学习的效率,都会干扰我们应有的判断力。

我们宁波的古圣先贤——王阳明,其“心学”的核心精髓之一就是保持内心的绝对宁静,达到“此心光明”的境界。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保持内心宁静的能力直接决定了我们的考试成绩,决定了我们选岗PK时的定力和胜算。

我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很好地保持内心的宁静,我的分数较高得益于我努力保持内心的宁静,未达到高分的原因也是我不能长时间保持内心的宁静。

二是“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这句话来自《中庸》,全文是“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我特别地喜欢这句话,并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作为我的微信号的个性签名。这句话是说,有君子品行的人,不怨天尤人,一心端正自己言行,不去乞求、苛责别人,从而也不会招致怨恨;君子居心平正坦荡以等待顺应天命,小人则想以冒险求得偶然的幸运。”

在转业备考过程中,因为自己档案分低,我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考试上,除了认真准备考试之外,从未动过其他心思。

我也很少关心各类小道消息,一些不必要的社交我也尽量地回避掉。在这过程中,也听说过一些“跑关系、找门路”的“神操作”,听说过一些选岗PK的“黑套路”。或许我脸皮薄、生性驽钝,我基本上不动心,我相信涛哥,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备考,宁波军转政策的阳光一定会照到我的身上。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宁波军转政策的阳光温暖地照在我身上。

在考试结束后,我对自己的考试成绩比较有信心,总体上是很坦荡、很放心的。原本想把自己的专长、历年取得的成果和的文章等汇编成册去向意向单位投简历,但考虑到自己的档案分很低,在考试分不公布的情况下会和战友发生激烈的PK,这是我不愿看到的。

所以我把选岗的目光始终锁定在“主动亮分,进区里安置”上,一份简历也未投、一个单位也未跑,以“居易以俟命”的平和心态等待选岗。

三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这句话来自杭州灵隐寺的一副楹联,用禅机妙语提醒我们,要懂得放弃,要能够接受不如意的事情,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或者最有可能实现的,而不是一直盯着最好的。

这句话不光对于我们的转业选岗适用,也对安置后在具体岗位上调整心态适用。

在考试结束后,我开始考虑选岗的问题,我最向往到市直单位工作,觉得这样能够最大发挥自己的价值,如政策研究、宏观调控、文化宣传、教育科技等部门,这也是大家公认的热门单位。

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以我的档案分,进这些单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我把目光自始至终都聚焦在区里。

我也曾设问自己,如果考试成绩很差怎么办?

我认真地想过,对自己的回答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心平气和地接受它,那就主动选择事业或企业单位。

想清楚最差的结果,也就更加淡定。

在等待选岗的过程中,我就以“只求半称心”的心态继续做我的“全职爸爸”。

四是“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

这句话来自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似乎更适合我们“军转后”生活。原文中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理性”是神奇的,是美丽的,贯穿我们复习备考、选岗抉择的全过程,贯穿我们日常生活的始终。

军转考试中,案例分析题、作文等都是我们“理性”思维的体现。军转备考和选岗已经结束,我们站在现在这个节点回望过去的一年,能够以更高更全面的角度,更宽更清晰的视野,更平和更理性的心态去加以总结。

倘若说,人生就是一场不断修行的过程,那么转业这一年将是我们有可能更加深刻领悟人生、提高人生理性的重要契机。

希望每名转友都能经过军转这一年的“蝶变”,成为梁衡文中的“大智之人”,从而“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