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寒假归程飒!二次入伍火箭军,这位“老兵”来自南信大回家啦

2023-06-17

启寒假归程飒!二次入伍火箭军,这位“老兵”来自南信大回家啦

往期精彩

1994848,大学终于迎来了寒假。“赛跑”——只为亲情相聚FIGHT FOR REUNION自驻地风险等级降级后,有你的贡献吗?

南信大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大学党委迅速研究,请查收

南信大,周密部署,假期里我离开你,调整教学考试计划,却不曾忘记你

在“央视军事”的镜头里,制定出寒假总体方案。各部门迅速行动,这位训练有素、身手敏捷、沉稳老练的藏族女孩,组织返乡探亲信息统计,是我校2021届大气科学学院毕业生,成立寒假防疫专班,名叫杨生玲。

她曾在2017年至2019年进入广东清远某火箭军部队服役,完善离校前各项准备,荣获“优秀义务兵”称号,只为学员尽早与家人团聚。 假期临近,2019年退伍复学,各单位分层次开展假前教育。“……刚才给大家讲的很多,在校期间参与校国旗护卫队并担任骨干。

2021年国家多军兵种直接选拔招录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主要从“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理学、工学应届毕业生中选拔担任军官。杨生玲正是赶上这好政策得以再燃军旅梦,成为全军第一批直招军官中的一员。

蜕变——心底梦想的萌芽

大一大二的两年校园生活,杨生玲过得充实又精彩。作为班级团支书,杨生玲与同学们共同努力,她所在的大气科学3班连续两年综合排名第一,荣获了“江苏省优秀班集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她带领同学们在学院举办的班训揭幕仪式上大展风采。

“我记得,6月2日,也是我准备入伍的前一天晚上,我穿着正装代表班级参加优秀班集体答辩,获得了总分第一,当时真的特别骄傲。”为班级斩获佳绩的那些时光,杨生玲记得特别清晰。

气科3班在学院举办的班训揭幕仪式上,中间为杨生玲

大二时,杨生玲得知学校征兵的消息后,深埋在心中的军旅梦开始悄悄发芽。但是当兵意味着要暂别校园、暂别同学们,那时她对班级已经有了深深的依恋,“面临选择时,人总要学会舍弃一些事。”权衡再三后,她决定要紧紧抓住这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第一次报名入伍,杨生玲非常顺利地通过了体检、政审,从一个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变成了火箭军部队女兵。来到部队,杨生玲扛过了最难熬的三个月过渡期,高强度的训练和快节奏的部队生活也曾让她质疑自己,这个选择到底是否正确。可每次看到身上的军装,她都咬咬牙坚持下来。

第一次的军旅生涯对杨生玲的意志、纪律、性格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当她退伍再回校园时,杨生玲坚持每天早起跑步,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并不折不扣地去完成。而这种自律也带动和影响了身边的同学们。“我们宿舍以前都是熬夜到一两点才睡,在我的影响下,大家后来十点半也都睡了,早上也会很早起床,我们还定期打扫宿舍卫生。”

除了舍友,杨生玲还把优良的军队精神传递给学校国旗护卫队的学弟学妹们,“我退伍后加入国旗护卫队当骨干,对大家要求比较严格,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成为了下一批骨干。”

大学毕业时与国旗护卫队骨干合影

选择——心之所向的坚定

杨生玲没想到毕业之际赶上国家直招军官的政策,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二次入伍。

作为“老兵”的杨生玲在部队显得游刃有余,别人要提前起床一小时练习把被子压成“豆腐块儿”,而她能在短短十分钟内叠好,她也当仁不让地荣获“内务标兵”称号,很快,她被选为副班长,带领集体快速适应部队生活。

与第一次入伍不同的是,杨生玲二次服役的地点是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青海高原上,氧气稀薄,气候相当恶劣。

“早上出操感觉手和脸都冻僵了,但是大家训练热情特别高。”“氧气少,奉献精神不能少。海拔高,工作标准要更高。”

杨生玲说,在高原的强辐射下,有些战友的脸庞已经变得黝黑沧桑,甚至难以辨认年龄,她的一位同学在戍边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这些让她对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当穿上军装的那一刹那,就意味着更多的奉献和牺牲,坚定地去完成任务与使命。”

作为气象专业出身的大学生,入伍后优势更加凸显,因为部队里特别需要专业人才。

“我两次服役的地方都在军事气象台,那里都非常缺科班出身的气象人才。”杨生玲介绍,“在2021年第一次直招军官队伍中,分到军事气象台的技术军官中有近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都是南信大学子,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南信大的气象学子在部队的气象台是非常受欢迎和认可的。”

作为一名气象技术兵,杨生玲将自己的专业与部队需求更好地结合了起来,在部队,她荣获“优秀高校毕业生”“优秀新闻骨干”“优秀创演个人”等称号,文章刊登于《军嫂》杂志、中国军网等平台,作品《我是一个兵》被评为军委机关网站年度强军好文。现在,她对自己确立了更明确的目标——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军官。

热爱——与生俱来的力量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杨生玲都展现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像集体的粘合剂一样,将每个人的心紧紧聚拢在一起。这种与生俱来的力量,源于她内心细腻的热爱。

杨生玲身上有着藏族姑娘的热情与淳朴,在大学担任团支书时,她总是主动与藏族同学联系,每周五晚大家相约聚集在中苑老操场一起跳锅庄舞,只是杨生玲并没有自己的藏族名字,同学们就给她取了一个亲切的藏族称呼——索朗次吉,寓意着一辈子幸福。

杨生玲(右二),与战友们在一起

在军队里,作为一名“老兵”,杨生玲就是新兵们的“贴心姐姐”,她分享自己第一次当兵的经历,竭尽所能地帮助别人。在与新兵分别时,复旦大学法学院的一位战友深情地对她说:“生玲,非常感谢你,是你真正带领我融入了军队,让我把军队当成了一生的热爱。”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一定可以走得很远。”杨生玲说,这是当时气科3班秉承的班训,到了军营,就是“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爱自己,也爱别人,铿锵玫瑰也温柔,一边用钢铁般坚韧的意志去完成职责与使命,一边用如水的温柔去关爱身边的人,杨生玲说,这是大学生涯与部队生活共同孕育的性格使然。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勇于追梦,精益求精

杨生玲全力奔赴着每一个“战场”

以热爱之名拥抱生活

这也是每一个你我的使命

文字:乔金鹤 马璐瑶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视频:来源于“央视频”

编辑:余俊豪

责编:潘薇西

审核:阙华燕

点亮“赞”和“在看”

和小龙一起关注南信大的优秀士官学姐吧!

标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杨生玲 火箭军 国旗护卫队 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