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长见识了中国人,为什么要续家谱?祖宗十

2023-10-21

啥长见识了中国人,为什么要续家谱?祖宗十

国有史,曾祖之父为高祖,方有志;家有谱,高祖之父为天祖,方知根。探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这些问题,天祖之父为烈祖,并不是满足每个人好奇心这么简单。我们每个人发出这样的疑问,烈祖之父为太祖,是寻根、寻找心灵归属的表现。

而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太祖之父为远祖,家谱最为靠谱。

这也是“中国人,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为什么要续家谱?”的原因。

家谱是回答这些疑惑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文献。

我们可以从家谱中触摸到一个家族的历史,子之子为孙,也可以通过家谱中记载的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人的一生,孙之子为曾孙,感受家谱文化的迷人之处。

家之有谱,曾孙之子为玄孙,信息可溯源

翻开国人的一部部家谱,玄孙之子为来孙,可以发现通常情况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都是些祖祖辈辈的姓名。这些名字、世系是每本家谱的核心内容。

国人续家谱,可以让后代子孙在家谱中找到本家族姓氏的起源。

要知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部落间的认同是个体生存的基础,而姓氏符号代表的是宗教图腾,可以起到家族维系作用。

家族中信息繁多,通常家族的迁徙、繁衍、分布及人口兴衰等情况都会在家谱中有所体现。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国人续家谱可以让子孙了解家族的基本情况,也可以知道祖先都居住哪里,祖上有哪些伟人出现过,增强对家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

家谱是一个家族历史的记录载体。家谱里面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中祖祖辈辈血缘发展的过程。同时,也记录下一些家族大事和家族中的重要人物的先进事迹。

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家谱留下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而已,而是极为重要的家族文化史志,是具有纪念价值的文献。国人续家谱,就是要把家族的兴衰荣辱好好地记录下去,传承下去。一份家谱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故事这么简单,而是一个家族的蜕变史。

通常国人在续家谱时,都会坚持书善不书恶。这点是与国史有区别的地方,国史中会把善恶一起记录,而家谱中大多都是写善不写恶。家族中出现玷污家族名誉之人,自然会弃而不写。家谱基本都是记录德行高尚的族人,对于德行有问题的违法族人是一概不写的。

家谱有传递正能量的作用。后人在阅读家谱时,有着满满的自豪感,接受满满的正能量,那些耻辱的,负能量的东西早被写得人屏蔽在外了。

家之有谱,励志后代

家谱中还会记录着族规、族训,这是一个家族精神面貌的体现。国人续家族,可以让家族中的优良品质、精神状态得到代代相传、延续发展。

家族也许记录的是家族发展轨迹,但对后世子孙来说,可以引领后辈们继续循着祖辈的光辉道路走下去。

续家谱,可以有光宗耀祖的引导作用。

翻阅潮汕地区的一份家谱发现,原本一个家族在清末民初时出现了美丽的蜕变。这个家族原是一个人丁稀少、极其贫穷的家庭,在流行家谱的潮汕地区根本无存在感。

这个名为徐姓的家族,在村中势单力薄,更别说能有祠堂或是像样的族谱了。但家族中的先辈们并未一蹶不振,而是用手写了一份家谱。徐家后人继承了先辈们遗训,努力奋斗,在民国时期整个家族犹如翻了身。

家族中后辈在社会各个方面崭露头角,既有在知识界的翘楚,有三名后人长成为了出色的博士;还有在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三名后人成长为了商业巨贾;还有在医学界救死扶伤的“天使”,有多名后人成长为了医生。

这个家族经过三四代人的努力营造,后代多从事着体面的职业,进入了社会精英层面,让整个家族发生了巨大的蜕变。这背后是家谱的精神力量在支撑。故而,

续家族不再是简单地记录家族的发展轨迹而已,而是演变成为了家族后辈奋斗的精神支柱。

家之有谱,教育族众

家谱犹如家族教育中的一本葵花宝典。家谱中用质朴的语言,记录着家族中点点滴滴,记录着家族中的善言善行,这样能让后辈方便记忆、传诵,也能让后辈谨遵家训。

家谱中的家训属于潜移默化式的家谱文化教育,能让后世子孙感受长辈的深邃智慧和人生哲理。家谱也会注重记录族人的德行、功名等,旨在为后人提供教科书式的行为典范。

国人续家谱,能让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翻阅各种族谱、家谱,会发现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各大家族都会在家谱中强调,要对国家尽忠,要对亲人行孝悌之道,要有先国家后宗族、先公后私的思想观念。

修家谱教育族众的代表徽州家族是一个。徽州作为典型的宗族社会,那里的家谱修编工作历来都很兴盛。宋元以来,特别是到了明清时代,徽州地区修编了大量的家谱,还有很多家谱都被很好地保存下来。据资料显示,现存的就有2000余部。

翻阅徽州家谱可以发现,他们在修编过程中存在着约定俗成的编写规则,这里面涵盖了们要求族人做到的为人准则。

徽州家谱中会强调族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重视自己的德行,引导族人要重读书、修品行,重孝悌、亲友善,重爱国、当良臣,以此激励族人勤勉读书、奋发做事、厚道做人,以此激发族人的爱国情怀、爱家热情。

家之有谱,模范教化族众

家谱很注重对后世族人的教化作用,讲究对族人后期的影响。

在家谱中,除了有看似“干巴巴”的训诫、警言、金句之类外,还有各类鲜活的事例教化后人、启迪后人、激励后人。

家谱文化能起到很好的感染力,是因为其蕴涵着浓郁的血缘关系,从而造就了特殊的情感。前辈们的道德修养以及知识水平和审美价值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世子孙。

家谱就是前辈们优良品质的记录载体。

所有被载入家谱册中的族人,其都是祖训完美的践行者和传承者。族中忠孝节义者和有功于宗族者,通常都将在家谱中详细记载,这样做是为了给后世子孙观看、共勉之。

家谱中的传记大多数都是为了文人和官员所作传的。文人多是才华横溢者,官员也多是为民请命的父母官。这样记录家谱,是用先进代表激励后世子孙,让族人好好地遵循祖训,以便日后能光荣地入编家谱“案例”。

家谱中的传记大多都记录着族人建设美好家园的义行壮举,或乐善好施的美好德行。这说明家谱有着教育族人,影响后世族人言行的目的,从而达到对宗族无形的管理和对后世族人无形的约束教育,实现为宗族服务的目的。

维护宗族的体现

修家谱可以让族人对家族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加认同一个家族的族人们都是源于同一个祖先。

这就如一颗大树,族人作为枝叶,是同属于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所以族人间要和睦相处,这样才能维系整个宗族的稳定。宗族发展得好,子孙后代才能活得更加滋润。

修家谱可以让族人更加深刻认同“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要自觉承担起自我在家族中的责任,为兴旺家族而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水有源,树有根,一个人的源和根在哪呢?翻开家谱就是答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追根溯源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通过修谱可以追根溯源,可以知道你从哪里来,祖祖辈辈的故事也可以一一被挖掘,留住乡愁的同时,也能得到永续和传承。

家庭教育的理念可以向修编家谱借鉴。修家谱其实是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如果丢失了,就等于割掉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

故而,现代家庭教育应进一步传承民族文化,取其精华,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风。

现代家庭教育应如修家谱一般,积极倡导尊敬父母、勤俭持家、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家风。

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下和优良家风的熏陶下,青少年身心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标签: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