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猜灯谜喽元宵佳节,红灯高挂,小信陪你过元宵汤汤播

2023-08-28

士猜灯谜喽元宵佳节,红灯高挂,小信陪你过元宵汤汤播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佳节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这天,人们吃元宵,闹元宵,看花灯,猜灯谜……好不热闹!

快系上安全带,跟随小信开启一段为期一日的奇妙之旅吧!

这一日行程就以甜甜蜜蜜的元宵开启吧~

元宵曾有多种名称,如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明永乐年间正式定名为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习俗。人们在元宵节这天吃元宵,实际上寓意着阖家团圆,同时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渴望团圆的愿望。

你最喜欢吃什么馅料的元宵?

快来点击选选吧

黑芝麻

玫瑰馅

花生馅

五仁馅

红豆馅

豆沙馅

小信喜欢的就与众不同了,不信你看

没错!就是可爱的它们!!!

元宵节的英文是“Lantern Festival”,直译就是“灯笼节”、“灯节”。而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每到元宵节这天,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它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综合工艺品,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

精美的花灯五彩绚丽,鲜艳夺目。

火树银花合

猜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猜谜和制谜是一种启迪智慧、增长知识、开润眼界和丰富文化生活的文艺活动。小信收藏了一些有趣的灯谜,杏仁er不妨来猜猜~

有面无口,有脚无手。

听人讲话,陪人吃酒。

(打一物品)

点我试试看~

桌子

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

(打一动物)

点我试试看~

无可奈何花落去

(打一礼貌用语)

点我试试看~

感谢

全面整顿

(打云南一地名)

点我试试看~

大理

四个晚上

(打一字)

点我试试看~

按汉族的传统,在元宵这个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因此,元宵节在古人眼中,情意更加细腻,有关元宵节的诗词自然也更加脍炙人口。

上元一日游的最后一站,就同小信一起欣赏几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吧~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 · 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解语花·上元

北宋 · 周邦彦

风消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永遇乐·落日熔金

南宋 ·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南宋 · 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

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

孤灯犹唤卖汤元。

京都元夕

金 ·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明 · 赵时春

将坛醇酒冰浆细,

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

休教白发老侵人。

香翻桂影烛光薄,

红沁榆阶宝靥匀。

群品欣欣增气色,

太平依旧独闲身。

您的”上元一日游“套餐已使用完毕

小信期待不久后在校园与您的相见

记得吃元宵呦

融媒体中心

文案|程熠、部分来源网络 排版|程熠

图源 | 融媒体中心、网络

标签:佳节 元宵节 花灯 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