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共迎新春《哈利波特》这个大宝藏,你是不是白读了?福州台

2023-08-29

香共迎新春《哈利波特》这个大宝藏,你是不是白读了?福州台

假期带孩子阅读没?作为《哈利波特》的忠粉和阅读的极大受益者,13日起已相继在台湾师范大学、西松高中、马祖介寿村举办,真心建议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图书,无论当下的应试,并给当地读者和民众送去千盏工艺花灯。在鳌峰坊书城的文创展区,还是未来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图书,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绝对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假期带孩子阅读没?

是不是信心满满的列好阅读计划,充满巧思的福建古厝文创商品,却又三分钟热度,富有特色的马祖文创产品,读到一半就扔到一旁,台湾盲生手制香皂等,甚至只读了目录?

之前直播间邀请过200多位教授、专家、学霸,吸引读者驻足。图为活动现场的马祖文创产品、台湾盲生手制香皂等。 彭莉芳 摄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董事长林义良表示,都强调“得阅读者得天下”。寒假不少爸妈都打算陪神兽“阅读过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强闽台图书出版发行的交流,那如何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今天的分享,关注两岸公益事业,有幸邀请到北师大硕士,北京通州青年骨干教师,《如何阅读哈利波特》作者阮丽萌老师,与我们聊聊阅读的那些事儿。

01

为什么一定要整本阅读?

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强调了整本书在中学国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当“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出现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样的教学纲领性文件中时,更是赋予了“整本书阅读”新的生命力。也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上的普遍关注。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注重整本书的阅读呢?整本书阅读和单篇阅读或者碎片化阅读相比,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涉及到了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层面。通俗点说:读整本的书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先来看看叶圣陶和顾黄初先生的看法:

(1) 有利于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涨知识,炼思维

碎片阅读不利于习惯养成,读整本的书在字数篇幅、内容丰富程度上都远高于单篇的文章,要想有效地读完一整本书,是需要一段时间,一个阅读计划,比如每天晚上睡觉前读半小时,午休时读半小时等等。当完成这个计划,读完这一整本书时,不仅收获了更多的知识,锻炼了思维,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也自然而然的随之形成了。

(2)有利于进行文体知识的阅读训练

比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就属于文体的分类。以小说为例,整本书的小说一般为中长篇小说,相较于短篇小说来说,理解起叙述视角、写作特点等,要比短篇小说来得更加容易些。它可能在一本书里就会出现很多值得探讨和学习的文体特色和价值,更利于我们在文体知识方面做系统全面的训练。

(3)学生阅读更专一,效果更好。能练精读,更能练速读。

叶、黄二位先生对于“整本书阅读”重要性的阐释放到今天来看也是适用的,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大致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阅读习惯、阅读技能和阅读收获。也就是说,多读书、读整本的书: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效提升精读、泛读等阅读技能;

精神享受和阅读知识方面,获得更丰实的成果。

这是单篇阅读、碎片化阅读等方式无法替代的。

02

如何选择课外读物?

书的世界浩如烟海,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作为课外读物呢?我们都知道,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适合阅读的内容,这是由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的,脱离了孩童的认知水平,再好的书可能也起不到提升能力的作用。就像经典著作《红楼梦》,虽好,但要让小学三四年级的同学看,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要想解决这个疑惑,我们需要了解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认知发展之间的对应关系。被称为阅读能力发展研究领域领路人的哈佛博士夏尔博,将阅读发展分成了6个阶段,这6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部分:

学习阅读阶段:即6个月至9岁,这个阶段儿童是从零基础到过渡到自主阅读。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阅读的乐趣,习得新词汇和背景知识,并能够认知TA周围的事物。当阅读流利度增加,孩子对于阅读的认知需求就会从拼读单词过渡到对上下文的理解,通过理解关于某个主题的一个或多个观点获得新的知识。

通过阅读学习阶段:即9岁以后,重点是阅读和理解所读的内容,批评性地接受作者的观点和思维,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和世界观。 与儿童认知规律相对应的,整本书阅读其实也经历了一个阶段性的变化。 孩子们一开始阅读的多是图画书,以绘本故事为主,也会有一些配着图画的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等。

后来到了三四年级,TA的认知水平有了提升,这时候我们推荐给孩子读的书文字渐渐增多,图画渐渐变少,这些书有的会有注音或插图,或是故事贴合儿童心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这时候他们的阅读体量已经比之前有了大大的提升,但是还没到我们后来阅读的那种一整本厚厚的纯文字书籍的阶段,我们把这个过渡的时期读的图书称之为“桥梁书”。如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等就非常适合三四年级的孩子读。

四年级以后,随着认知水平、识字量、阅读经验的丰富,儿童开始进入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纯文字整本书的阅读,他们开始接触更为经典的中外作品。

在依据认知规律选择书籍时要多选择一些经典文本,因为经典的文本经历了时代的沉淀,在艺术性人文性上价值比较高。同时,确定书目后,还要有版本意识,即挑选实力、资历较高的出版社,这样会让我们的阅读体验更加美妙。

03

标签:哈利波特 孩子 小说_文化 读物 碎片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