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了汤一介专栏|儒家哲学中的内在性和超越性(上)读完魏

2023-11-05

读书笔记了汤一介专栏|儒家哲学中的内在性和超越性(上)读完魏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藏书3000多册,“天人合一”是一种很重要的哲学思想,搬家的时候能累趴几个壮汉。他会定期买很多书,由此派生出的“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思想,然后清理自己的藏书。在有段时间(应该是去年),千年以来被很多思想家诠释,估计是想着要接轨做短视频,三智书院创院院长、永远名誉院长汤一介先生也曾多次发表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看法。三智书院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汤一介专栏”,于是开始鼓捣摄影。我不记得他是否去过很多地方,与朋友们分享汤一介先生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论述。今天,以及写过游记之类的。我到现在为止,小编和您分享汤一介先生对儒家哲学中的内在性和超越性的看法。

论儒家哲学中的内在性和超越性

一个民族的哲学有它的源起,写东西都有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像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它的源起一样。但是,我不做素材的积累,一个民族的哲学的源起又和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源起不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从有这个民族就有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甚至根本不会去查阅资料。我都是凭着记忆去胡乱的写,然而并不是有了这个民族就有了这个民族的哲学。有些民族很可能一直处于没有创造出它自身的哲学体系的阶段,我知道这样不好。我也不记得小河是否是科班出身,甚至可以在这个民族还没有自己的民族哲学时就完全衰落以至于灭亡了或者完全接受其他民族的哲学而继续存在着。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含着许多民族的广泛名称,这个民族从野蛮进入文明时期至少有四五千年了,但是这个民族的哲学,特别是形成较为完整体系的哲学应是产生在春秋末期。

在春秋末期,中国产生了几个伟大的哲学家,孔子、老子、墨子等等。照说老子是早于孔子,但《老子》这部书又是形成于战国时期,因此把孔子看成中国最早的—个真正哲学家也许是可以成立的。在现存的《论语》一书中包含着许多长期影响着中国哲学发展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超越性和内在性”的问题。照我看这个问题应是一个真的哲学问题,有了真的哲学问题才可能有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哲学理论体系。

在《论语》中记载了子贡的一段话:“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为什么孔子的“天道”与“性命”的问题不可得而闻呢?这就是因为所谓“天道”的问题是个宇宙人生的“超越性”的问题,而所谓“性命”的问题则是一个宇宙人生的“内在性”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本来都是形而上的哲学问题,照中国哲学的说法它是“超言绝象”的。“超言绝象”自然不可说,说了别人也不懂,所以子贡才说了上面引用的那段话。

那么超越性的“天道”如何去把握,内在性的“性命”如何去体证,这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就成了中国哲学的重要课题。儒家从孔孟一直到程朱陆王,他们的哲学大体上都是在解决或说明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儒家哲学是如此,中国传统哲学的另一大系道家何尝不是如此。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所言“道”、“德”,所谓“道”是一超越性的本体,而所谓“德”则是指得之于“道”的“内在性”,当然庄子更是如此了。关于道家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我将在另一篇文章《论老庄哲学的超越性和内在性问题》一文中阐述,这里就不去讨论了。

儒家哲学中的“超越性”和“内在性”指什么,当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据上引子贡的那段话看,所谓“内在性”应是指“人的本性”,即人之所以为人者的内在精神,如“仁”,如“神明”等等;所谓“超越性”应是指宇宙存在的根据或宇宙本体,即“存在之所以存在者”,如“天道”、“天理”、“太极”等等。

而儒家哲学的“超越性”和“内在性”是统一的,或者说是在不断论证着这两者是统一的,这样就形成了“内在的超越性”或“超越的内在性”的问题。“内在的超越性”或“超越的内在性”就成为儒家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是儒家所追求的一理想境界,也是儒家之所以为儒家的精神所在。我这样说,正是因为子贡把孔子关于“性命”与“天道”问题同时提出来,所以这两个问题实为一个问题的两面。

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其实《论语》一部所讲的许多都是和“天道”与“性命”有关的问题,大概子贡还没有真正了解孔子和孔子哲学。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非常重要,“为己之学”应是一内在性问题,即“做人”应发挥其内在的精神来实现其自我完善;“为人之学”是外表现在的,它带有很大的功利性。

荀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论语集注》:“程子曰:为己欲得之于已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可见“为己之学”是一种内在精神的体现,它可以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尝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说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它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这种“为己之学”不仅是内在的,而且是超越的。

照孔子看,“为己之学”就是“尧舜之道”,他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所以尧舜的精神是神圣的、永恒的,因此也是超越的。但儒家思想中的“超越性”并非不与世事,并非外在于世间的,而是超世间又即世间的。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超越的,但闻道的人可以为“道”而舍弃一切,这正是一种“内在的超越精神”,是可以做到的。

也许最能代表孔子的内在的超越精神应该是他说的他自己的实现其“为己之学”的过程,他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知天命”是知“天道”之超越性,故仍以“天”为知的对象;“六十而耳顺”,朱熹注说:“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知之之至”是说“知”达到了顶点而至于“不思而得”的境界,此乃是发挥其“内在性”的体现。郭象《庄子序》中说庄周虽“可谓知本”,但仅仅是达到“应而非会”的境地,所以庄子只是把“道’看成是“知”的对象,而还达不到与“天道”会合的地步,孔子至六十而可与“天道”会合了。

至“从心所欲不逾矩”则达到了完全的“内在的超越”的境界了,或者说这就是儒家哲学所体现的“内在的超越性”精神所在。“天道”不仅是超越的,而且是内在的,因此它本身就是“内在超越的”,“人性”同样不仅是内在的,而且是超越的,因此它本身也是“内在超越的”。由此可见,我们说孔子的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头,从这方面看也许不为过当。

当然本来在孔子思想中也有若干“外在超越”的因素,不过这方面没有得到发挥。例如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此处的“畏天命”实是把“天”看成一种外在的超越力量。但是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到,在孔子思想中这种以外在超越形式出现的“天”多半是以一种情绪化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没有多少理论上的意义,如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据《论语》记载:“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如此等等。从这些情绪化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并非认真地把“天”看成是对人有绝对影响的外在的超越力量。当然孔子思想中还有所谓“命”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了。所谓“死生有命”无非是说生和死是一客观存在的事实,人是无能为力的;而“富贵在天”,此“天”可以理解为“天生如此”,这正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宗法等级制度的体现。

因此,我们说孔子思想的基本方面是一种以道德为基础的人生哲理或人文思想,而非一种典型意义的宗教,只能说他的思想带有某种宗教性。总之,孔子哲学是以“内存超越”为特征的。

继孔子之后有孟子,孟子充分发挥了孔子哲学中“内在性”的思想,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表现了孟子由知“人”的“内在性”而推向知“天”之“超越性”。照孟子看,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端为人之内在所具有的,发挥它就可以达“仁”、“义”、“礼”、“智”等人之本性,“这是天”所付与的,而“天”是至高无上的,故为超越性的。

所以孟子又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又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命也。”非人力所能作成的是“天”,非人力所能达到的是“命”。盖“天命”是一超越的力量。这里或者可能产生一个问题,是否可以说孟子认为有一个外在超越性的“天”?我想也许并非如此。我们知道,古希腊哲学有这样的问题。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大体上是把世界二分为超越性的本体与现实的世界。其后基督教更是如此,有一外在的超越性的上帝。在孟子哲学中至少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突出。

照孟子看,“天”虽然是超越的,但并非与人对立而外在于人,这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看:第一,孟子把“天道”和“人道”看成是统一的,他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使自己完成“诚”的方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善”,所以“诚”虽然是“天之道”,但追求“诚”则是“人之道”,能实现“诚”就能动天地。这里的关键在“明乎善”,“善”乃“天道”和“人道”之本,朱熹说“天理乃至善之表德”盖此之谓也。

第二,由《万章上》“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一节可见。孟子引《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以说明超越性的“天”并不脱离现实性的“人”,此可谓“超越性寓于现实性”之中。而“民”之所以接受舜,是在于他们都有一内在的“善性”,所以归根到底“天道”的超越性与“人性”的内在性是统一的。因此,“天道’与“人性”均为“内在超越”的。孟子的哲学也是一种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思想体系。

《易经》的《系辞传》长期以来虽有以为是先秦道家思想之发展,但我认为从总体上看仍当属儒家,至少以后的儒家多发挥《系辞》以建立和完善其形上学体系,故《系辞》仍应属儒家哲学系统。《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此说“天道”变化深不可测,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深不可测,但“顺继此道,则为善也;成之在人,则为性也。”它仍为人性之内在根据。盖“人性”从“道”而来,所以从根本上说它是善的。由此“天道’之超越性而之“人性”之内在性(善)。

《系辞》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里的“道”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把“道”和“器”相对用“形上”、“形下”提出,就更肯定了“道”的超越性。《易经》系统可以说建构了一种宇宙存在的模式,它“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所以它是超时空的,是天地的准则,“易与天地准,故能弥伦天地之道”。这就是说,“易”的系统中的形而上的原则和自然社会的原则是一一相当的,所以它包罗了“天地之道”,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道”,都不能违背“道”。

因此,照我看《易传》哲学和孟子哲学相比,它是由“天道”的超越性推向“人性”的内在性,而不是像孟子那样由“人性”的内在性推向“天道”的超越性。但两者都认为,“天道”的超越性和“人性”的“内在性”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是不能分开的,所以《易传》仍是一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思想体系。

——文章节选自《汤一介哲学精华编》

未完 待续

标签:哲学 儒家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