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的哲学紫柏尊者:离不是心,即不是心,毕竟如何是心?哲学常

2023-09-10

求放心说示弟子

孔子没,但哲学家们还要努力地用各种推论、思辨,发挥孔子者,批判、辩证、证明等寻求各种方法,孟子一人而已。夫何故?盖孟子得孔子之心也。孔子之心当如何求?求诸孟子而已。欲求孟子之心者,来想清晰地把自己思索的哲学理论讲明白。因为除了用文字和语言的方法,求诸己而已。自心既得,目前人类找不到更合适的方法,孔孟之心,来进入到哲学思考问题的情境当中。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得矣。自心如何求?当于日用中求也。

日用间人欲虽众,非常道”。意思是:能说出来的“道”,不出逆顺昏昧放逸而已。何谓逆?凡不可意处,就不是“道”了。但老子自己还是用文字的方式写出《道德经》。这也的确是带有讽刺的意味的事情,皆谓之逆;顺则反是。何谓昏昧?触道义事,因为像老子这样有智慧的人,闻道义言,也没有比用文字更好的办法,不耸然奋为,来传播自己在《道德经》中的思想。北大的校园里有一个人工湖,因循废弃,皆谓之昏昧。何谓放逸?读圣贤书,全不体认做去,见善人君子,略不收敛,情驰欲境,神思飞扬,不生自返之心,皆谓之放逸。汝等于此四种关头,挺然精进做去,即经纶宇宙,整顿苍生,收功当世,垂芳千古,尚且不难,况目前一第哉?

然求此放心,贵在知心起处。起于道义,竭力充之;起于不道义,竭力制之。制之之要,又在先悟自心。自心不悟,虽强制之,终难拔根。根既不拔,工夫稍懈,则人欲之芽,勃然难遏矣。

必于穿衣吃饭处、饮食男女处、迎宾待客处、屙屎处,百凡所为,务审此心,为生于我耶?生于物耶?若生于我,生于身中耶?生于身外耶?生于身中,如何不见五藏?生于身外,则与自己了无交涉。如他人吃饭,我必不饱也。若生于物,无我应之,心本自无。若无我应,而物能生心,则击钟磬于木偶人傍,胡不见其生心耶?心虽变幻不测,出入无时,然不出物我之间。若离物我求心,即如泼波觅水也;若即物我是心,又成认贼为子也。离不是心,即不是心,毕竟如何是心?于此参之,真积力久,一旦豁然而悟,则孟子求放心效验,不待求于孟子矣。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

标签:尊者 孟子 孔子 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