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论书|2021年十大好书(社科类)诗经采

2023-03-18

诗经采薇论书|2021年十大好书(社科类)诗经采

兰小欢《置身事内》(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供职于复旦大学的青年经济学学者兰小欢老师推出的一部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位置、影响与作用的精彩科普性佳作,玁狁之故。采薇采薇,分微观与宏观这两大部分,薇亦柔止。曰归曰归,从大众读者耳熟能详的招商引资、财税征收、城市化等经济现象出发,心亦忧止。忧心烈烈,以言简意赅而生动形象的文字,载饥载渴。我戍未定,将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的复杂互动关系娓娓道来。作者的分享,靡使归聘。采薇采薇,真正做到了“进得去”而又“出得来”,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其框架清晰、要点分明而又循序渐进的讲解中,岁亦阳止。王事靡盬,既体现出其多年来对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丰富积累,不遑启处。忧心孔疚,也体现出他在大学教职岗位上“教学相长”(教学与研究互相促进)的有效经验。每一章后面的结语与扩展阅读,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更是将作者的这种读者导向意识与科普传播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一部用心打磨的优质作品,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值得每一位关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朋友细读。

(美)史谦德《北京的人力车夫》(江苏人民出版社):美国学者史谦德关于上世纪20年代北京的城市政治与社会生态研究的一部佳作,尽管中文版问世时间,距离其原版出版已有近三十年,但在研究主题、研究视角、材料运用和行文表述等各方面,之于国内相关学界和读书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个人眼光来看,本书大致有三大特色——一是摆脱“国家与社会”的传统二元理论范式,充分还原北京各个职业群体内部的丰富层级与面向,与外部的密切互动与相互关联,并清晰展现各种群体与亚文化的形成与互动中,政治权力、社群组织、个体存在之间错综复杂而犬牙交错的关系;二是在历史事件切入、群体和个体存在面向还原与时代大背景重现等微观、中观、宏观视角的结合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三是综合运用文学作品、档案、社会调查、媒体报道等多方面史料,其整体解读深入而贴切。整体而言,是一部相当优秀和出色的中国城市史研究佳作,值得关注和细读。

(美)达恩顿《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新文化史和阅读出版史的殿堂级学者达恩顿关于法国大革命前的图书史的一部上佳作品,从当时一家普通出版社的数万份档案入手,结合书商之间的通信、出版年鉴、媒体报道等多种繁杂史料,为读者还原出该家出版社的一位销售代表,走遍法国各地,联系推销图书的完整过程。在充满叙事性与可读性的销售代表差旅故事的背后,达恩顿将海量史料以清晰问题意识串接梳理成线的高超能力,从个体化故事的微观视角、关照当时法国阅读出版与社会文化状况的以小见大功力,以及将繁琐史料的对照考证、转化为清晰而充满趣味性的流畅文字的受众导向意识,都让人叹为观止。

(美)桑德尔《精英的傲慢》(中信出版集团·漫游者):始终关注美国与全球政治社会重大议题的公共哲学学者桑德尔的最新作品,在特朗普执政、阶层固化加剧、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最新社会语境之下,以丰富详实的案例和逻辑严密的分析,系统阐述对于支撑美国社会日常运转的优绩至上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在桑德尔看来,以才德表现最为突出者占据社会上层和主导地位的优绩至上主义,会导致精英对于自身所获社会地位正当性的深信不疑与天然傲慢,也会导致绩效普通的“沉默的大多数”的生存状态,长期处于被漠视和忽略的境地。摆脱一味的优绩至上,让每个人都能过上相对平等、体面而富足的生活,是桑德尔的社会理想。尽管桑德尔难以给出对于优绩至上主义的完整替代方案,但作者的这种反思,无论之于美国社会,还是之于优绩至上主义的信奉者大有人在的中国社会,都极具参考价值与革新意义。

(美)霍夫施塔特《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译林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的品牌丛书——“人文与社会”译丛2021年开春推出的重磅译著。其聚焦的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反智主义这一主题,一方面足以让读者反思特朗普当权的美国新近现实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也能在消费主义和快节奏生活弥漫全球的当下,透过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社会现实,让读者反思本国的核心社会症结与议题。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并不仅仅是一部基于社会生活案例的经验研究论著,而是深入到美国社会思想、社会信仰的起点与发展脉络之中,探究反智主义成为美国主流社会文化的深层次原因。这种融社会文化史研究与社会思想史研究于一体,兼具思想厚度、丰富案例、流畅论述与现实意义的学术佳作,非常值得关注。

周晓虹 主编《重建中国社会学》(商务印书馆):知名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国研究学者周晓虹老师领衔的学术团队为参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学科重建的40位社会学学者整理的口述访谈实录。除了郑也夫等少数学者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进行访谈外,这套两卷本大书基本涵盖了当今中国社会学界最为知名和活跃的一批资深学人。就口述访谈的提纲设计与问题意识而言,刚好跟主编的三大研究方向相对应,即社会学视角的中国社会学的学科重建历程、西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引进与传播、本土化的社会学研究的演化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学者的学术研究生涯、学人心路历程与个人人生轨迹,中国研究视角的一代社会学人的人生史、学术史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时代演进变迁史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这些口述实录组合在一起,是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和当代中国史的必备参考文献。

(英)杰西·诺曼《亚当•斯密传》(中信出版集团):一部出色的关于学者亚当•斯密的传记。说其出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书完整而详尽地介绍了斯密的生平、思想与主要贡献,并将这三者有机结合,勾勒出一个清晰的斯密生平思想脉络。二是本书呈现的斯密面貌,全面而立体,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媒体和大众对于斯密经济学家、自由主义者、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等角色的惯有固化认知。三是本书的记述,主要建立在对于一手文献以及斯密代表性作品的细读和深耕的基础之上,相关观点虽有不俗创新,但立论公允而有据。这样一部出色传记中文版的面世,对于中国读者完整把握斯密的生平与思想,进而理清因媒体和公众之前对于斯密种种误读带来的偏见与片面认知,都大有裨益。

李永晶《变异》(一页&广西师大出版社):知名日本研究学者李永晶先生的一部关于日本的上佳学术科普作品,以跟日本相关的重要文化元素、重要人物、重要历史事件和当代重要议题为关键词,一一进行兼具学术性、可读性与流畅性的清晰解读。作者列举的这些关键词及其解读,基本上涵盖了日本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代表性内容;在解读过程中,突出梳理日本文化(此处的“文化”为大文化概念,区别于前文中的“文化”,下同)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渊源与异同,突出辨析公众对于日本文化的“变态”固有偏见的由来及其真相,突出分析日本文化两千年来发生的种种变异与演化变迁。实在是一部面向中国知识大众的优秀日本概览作品,值得推荐。

曹东勃《在城望乡》(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财经大学青年学者曹东勃关于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研究的最新力著。就个人看来,本书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优点——一是问题意识浓厚,全书以五讲的形式展开,聚焦土地、治理等“三农”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展开言之有物的论述;二是实践导向突出,所有论述,都基于作者深入而扎实的田野调查展开,尽管不乏理论关照,但相关理论分析,都切实以乡村实际与现实实践为检验,真正体现“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三是城乡视角融合,作者一改当下学界过于追求分科化,往往将城市研究和乡村研究割裂开来的窠臼,如书名“在城望乡”一般,理清中国城市与乡村发展互动关系的历史与现实脉络;四是选取史料独特,作者不只具有较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还将陈云等新中国的相关文献,作为重要材料运用,其置身于中国主流政治语境,探求“三农”问题的努力,让人敬佩。

赵鼎新《什么是社会学》(三联书店):罗志田老师主编的“乐道文库”推出的一部最新作品,由理工科出身的知名社会学学者赵鼎新老师执笔。在不算长的篇幅里,作者放弃了面面俱到地对社会学学科进行科普式介绍,而是聚焦于社会学的结构/机制分析视角,详细分析这一分析视角的固有研究方法、对其视角与方法局限性和不足的反思,以及就此给出的改进建议。作者的理工科出身背景,让其讲述逻辑严谨、层次分明,在理论色彩极强的同时,尽可能地做到了清晰可读。其讲述过程中,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与反思意识,直接助力读者培养起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并对该学科进行清醒认识与反思。堪称一部高阶意义上的学科科普作品,值得推荐。

(本书单所收书目,全部从蓑翁在2021年里读过,中国大陆各家出版社在2021年初版(而非修订版或再版),并且评星在四星或以上的思想历史社科类书籍里选出,点评为蓑翁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供书友们参考。)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这里是:蓑翁论书,微信号:wengonbooks

标签:上海人民出版社 亚当斯密 世纪文景 中国社会学 桑德尔 达恩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