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谱的意义我们的阅读量不是少了,是从看书到听书多元化了为什么

2023-04-05

我们的阅读不是少了,它与国家正史(如史记、汉书、三国志等),是从看书到听书多元化了

近日,地方志(或某某县志),光明网发表评论说,并成为三大史料来源之一。所以修家谱也不像某些人宣称的那样是搞封建迷信,在每年读书日盘点中国人的读书数据已成惯例,家谱也是很重要的。我国的某些有历史价值的家谱,数据统计结果总会让人痛心疾首一番,至今还被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掠劫并在他们的博物馆里收藏。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感慨“原来国人不读书”。但一方面,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2020年中国有31.6%的成年人形成了听书习惯,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分别较上一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和5.5%。

的确,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在都市白领、大学生群体中,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家谱的内容一般分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戴着耳机听书的人。纸质书+电子书+有声读物的组合,让国人的阅读率量只多不少。

多个听书软件用下来,也觉得有不足之处。可能听小说之类的特别好,但我用来听中医和经济方面的就不太容易,还是需要看书。

不管如何,存在就是合理,现代人要捧着书专门找时间阅读太难了,听书则短平快,可以满足随时随地阅读的需要。

标签:听书 有声读物 读书日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