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科书中的孔子与我们的观点截然不同,但值得思考

2022-04-30

美国教科书中的孔子与我们的观点截然不同,但值得思考

所谓“出生在淮南的橘子是橘子,出生在淮北的橘子是橘子”。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认知就会发生变化。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方交流的频繁,在吸收西方文明精华的同时,许多东方文明也进入了西方社会。然而,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就像橙色和橙色一样,对于孔子和儒家来说,中国人经常从道德和礼仪的角度来解释它们,并且一直强调儒家的“仁”和“礼”。然而,美国中小学历史教学中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描述重点与我们的大不相同。可以说,他们有着独特的视角,这是值得思考的

中国历史教科书始于盘古和三帝五帝,但西方仍然不承认夏朝的存在。因此,美国中小学教科书中的中国历史有点短,不是夏朝的,而是商朝的。孔子是美国教科书中提到的第一位中国人。孔子在西方一直受到高度重视。19世纪的美国诗人、哲学家和思想家爱默生说:“孔子是哲学的华盛顿”,“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世界各民族的光荣。”然而,在历史教科书中,美国对孔子思想的解读主要集中在“秩序”上。

孔子创办私立学校,重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已经存在于甲骨文中),倡导仁义等,这些都是后人学习和效仿的焦点话题。然而,在美国历史教科书中,孔子关注孔子在鲁国作为“四库”法官的地位,并直接将“四库”翻译成司法部长。所谓四库,是中国古代主管刑事监狱的官方名称。它开始于西周中期。它依法负责追捕窃贼和杀害部长。孔子于公元前500年被提升为鲁国的大司库。七天后,他杀死了口才好、蛊惑人心的邵正茂,并将他的尸体暴露了三天。据史料记载,这是“鲁国的伟大统治”

此外,美国历史教科书也关注孔子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即仁、义、礼、智、信,这与我们在美国的理解类似。根据我们的理解,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五种基本的性格和美德,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国的教科书也是如此,但美国更为明确,将五个常任理事国分为两类:家庭行为和社会行为。换句话说,在美国人眼里,孔子并不是最关键的。重点是孔子思想中的“秩序”观,如何管理社会,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会秩序。在美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认为什么样的行动会给中国带来秩序?”

西方在介绍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的贡献时,往往喜欢强调手工艺品的贡献,以及他们发明和创造的东西,很少谈论中国文明思想对世界的影响。西方之所以这么说,不仅与他们的重物的文明属性有关,还与他们的偏见和傲慢,或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有关。然而,由于孔子和儒家思想在汉代以后一直占据主流,而且“只尊重儒家”,所以在谈论中国古代文化时,不可能绕过儒家思想。因此,美国教科书中的儒家思想也侧重于“秩序”更熟悉、更直观的方面。

美国历史教科书认为,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秩序”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对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例,压制儒学的秦元王朝短暂消亡,而汉、唐、宋、明、清王朝则尊崇儒学,实现了长期统治。这种改朝换代的现象反映了儒家思想对社会稳定和秩序的贡献。(以下是西方人画的孔子画像)

除了“秩序”,儒家思想在美国教科书中的贡献还集中在“公务员考试制度”上,它改写了现代欧洲的官员选拔方式。中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出现非常困难。春秋战国时期是“王公真有种”。当时,法家李英和商鞅的改革撕开了贵族血液系统的一个洞。后来,陈胜和吴光宣布了“王子和王子没有种子”时代的到来。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曹操的“选才”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直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才形成,正式的科举制度才出现,最终,宋代形成了稳定的文官考试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不仅是中国儒家思想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国古代之所以强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之,对于儒家思想的引进,美国历史教科书倾向于“秩序”,忽视了儒家传统中的反思和思考能力,儒家文明的不断创新和创造,儒家思想的强烈包容性(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强烈排他性),儒家思想的道德——仁义等等。然而,在谈到中国古代哲学时,美国历史教科书提到的是法家主义,儒家和道家作为中国古代三大哲学,其中法家是第一位的,因为法家的“秩序”概念比儒家的强

虽然美国教科书中对孔子和儒家的介绍有些笼统,但他们的观点并不是不合理的。近代以来,随着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深入研究,学者们发现儒家思想本身就蕴含着强烈的法家秩序思想。甚至可以说,孔子是“法家的先驱之一”

紫霞是孔子的弟子,是孔子十大哲学家的真正弟子,但他所教的弟子中有李云、吴起等法家的代表,其中李云、吴起可视为商鞅的老师;荀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儒家,但他最著名的弟子是韩非子和李嗣,其中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大师,为什么战国时期几位法家巨匠的老师都是伟大的儒家?毫无疑问,法家和儒家之间肯定有无数的联系,否则这种奇怪的现象就不会发生。

事实上,孟子说“孔子成了春秋,乱官贼怕它”,而乱官贼之所以怕《春秋》,无疑不仅仅是因为《春秋》的褒贬不一,在史书上留下了不好的名声。更重要的是,《春秋》告诉我们,对于那些威胁国家安全稳定的乱官贼,我们绝不能有仁慈的想法,我们必须斩根以避免将来的麻烦。《韩非子的外汇储备理论,右上角》记载了紫霞所说的:“善于掌权的人永远不会发芽。”一个聪明的政治家甚至会扼杀混乱的表象。换句话说,孔子写的《春秋》相当于一本指导书,告诉子孙后代应该对乱官乱贼采取什么态度。根据韩非子、子夏和孟子的解释,孔子无疑是“凶残的”。至于孔子的原因,我们当然熟悉“礼”。孔子希望恢复周礼,这实际上是周朝管理世界秩序的制度

现代名人郭沫若打破了儒家与法律的关系。他说:“早期的法家起源于紫霞世家。紫霞世家的儒学是儒家中注重礼制的学派。礼制和法制只是时代演进中的新旧名词。”换句话说,孔子和儒家的“礼制”与法家的“法律法规”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但随着时代的不同,它们已经从“礼”变成了“法”。美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突出了儒家思想的秩序功能。事实上,它关注的是儒家思想的一个脉搏——强调礼制。

至于孔子在美国人眼中的地位,我们可以通过美国最高法院门楣上的雕像看到一点(见上图,从左到右,古希腊的孔子、摩西和梭伦。排名使作者

标签:孔子 美国 儒家 儒家思想 法家 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