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两宋时期中国汉代文人辞赋情结的隆兴新书推

2022-01-18

稿两宋时期中国汉代文人辞赋情结的隆兴新书推

受到汉代献赋传统的影响,成果日益丰富。但相比于另外两位宋诗大家苏轼与黄庭坚,魏晋南北朝依然有献赋活动。具体到赋的内容上,对王安石研究史或接受史的总结与论述还存在较大空白。当今学界越来越重视“从学术史的角度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历史的审视”,魏晋南北朝赋对汉赋没有太多开拓,也就是开展“对研究的研究”,内容依然是以皇帝和朝廷为中心,以此考镜源流,以表现朝堂生活的庙堂文学。

在赋的功用上也没有大的变化,对当下的文学史研究提供值得借鉴的学术背景。有鉴于此,魏晋南北朝赋也是润色鸿业的一种,该书对王安石诗歌产生并广泛流传的两宋时期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系统的梳理。包括:王安石诗歌在宋代的流传形式及诗文集的编刻整理、王诗注本的特点与意义、宋人对王安石人品的争议及对其作品的特殊解读与批评、宋人对荆公诗的文学评价、王诗在宋诗发展中的影响和传承、宋人对王安石诗的选评与评点等。在这些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的专题研究中,没有脱离颂美或讽喻的藩篱。而在地位上,该书力求结合宋代的政治与学术更张、诗史发展与文艺思潮演变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深入揭示宋人评价王安石诗歌的深层内涵与本质。目 录绪论第一章 王安石诗的流传方式与宋人对荆公诗文集的整理第一节 王安石诗的流传情况第二节 王安石诗文集的编刻第二章 李壁《王荆文公诗注》与王安石研究第一节 《王荆文公诗注》的编撰、版本及文献价值第二节 李壁注对王安石的评价问题第三节 李壁注对王安石诗的诠评及价值第三章 宋人对王安石人品与诗品的评价第一节 宋人对王安石评价的争议与“小人化”过程第二节 “诗如其人”:宋人对王安石诗歌的人品化解读第四章 王安石诗歌在宋人中的评价及影响第一节 精工与平淡:王诗艺术风格论第二节 咏史•写物•律绝•集句第三节 王、苏、黄比较与王安石的诗史地位问题第四节 从“江西”到“江湖”、由“宋调”而“唐音”:荆公诗在两宋诗坛传承的潜在脉络第五章 方回、刘辰翁对王安石诗的选评与评点第一节 “宋诗”与“唐诗”之间:方回《瀛奎律髓》对王安石的诗学定位第二节 深意•构思•悲情•自然:刘辰翁评点荆公诗的独特倾向附录一 王安石诗系年考五例附录二 荆公集人名考辨附录三 王安石晚年诗与陶、谢的关系附录四 王安石与“王门”文人群及其文学活动附录五 朝活本、王常本刘辰翁评荆公诗辑校参考文献后记绪 论王安石是宋代诗坛大家,赋体明显受挫,对王安石诗歌的研究,诗歌名气逐渐上升,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创作上也形成了较为壮观的局面,献赋活动的寂焉罕闻也宣告着赋体的衰败。魏晋南北朝赋的变迁与文人创作辞赋的心态变化密切相关,彰显着文人的辞赋情结。

寻找端倪

谈文人辞赋情结,要先从“七体”和“九体”中找出端倪。西汉枚乘作《七发》,以假设吴客说七件事来启发楚王太子的主客问答形式,引起后代赋家群起模仿,虽然模仿而出的赋作如《七激》、《七辩》和《七启》等在各方面远不及《七发》,但却形成了以主客问答形式为主的赋体,即为“七体”。

贾谊《吊屈原赋》之后,亦有赋家蜂拥而上出现一批吊念屈原为主题,以九篇成章为固定体制的体赋,一脉相承的独有格局是为“九体”。此二体的产生,展现了文人内心对辞赋创作心态的微妙变化。若说“九体”是体赋中的楚人情结在汉初赋家的心灵传递,那“七体”的迸发,是否也能看作是缘自赋家内心的某种情结使然?

由此延伸,汉代献赋活动只是赋家对积极文治的表面应付?汉魏六朝的献赋活动,不绝史书又仅仅是机制使然?唐开科举试赋之途后,为何仍有文人献赋活动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又如何解释?从文人蜂拥而上群起模仿“七体”和“九体”的行为和心理来看,用文人辞赋情结解答以上问题则最为合理。

汉代盛世对文治的积极呼唤,聚集了大批文人于帝京。牵引出文人内心辞赋情结的,当属司马相如的献赋之举。在献赋入仕一节中,对司马相如的献赋情况己做了阐释,其献赋三惊汉主获得陛下青睐并授予官职,这一举措迎合了文人期望以才能介入朝廷并实现理想抱负的心理,故而自司马相如之后,献赋之风骤然刮起,甚至到了唐宋,在赋体名气不及诗词的情况下,仍有不少的献赋活动。如果说汉魏六朝的献赋是汉代献赋活动的余波,那唐代文人的献赋就要从文人内心的辞赋创作心态来看了。

如唐代诗人李白,虽然其辉煌于唐代的是诗歌的创作,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了其传世的优秀赋作,并对其创作动机加以研究,如石润宏的《论李白作赋的动机》中,就有对李白作赋的探讨,首列李白的作赋动机,就是献赋乞仕的社会功利口的。

也有学者如韩大强的《论李白的司马相如情结》,从李白生平及其赋文中入手,剖析李白内心对司马相如的羡慕和眷恋之情,认为李白作赋受到司马相如的极大影响。以上虽是个案,但己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文人作赋动机或内心情绪、情感的变化,然尚无一个共论来解释众多的文人献赋或作赋心理,故对此问题加以剖析。

文人产生辞赋的原因

首先,司马相如献赋入仕确实在历代文人心中产生很大影响,文人因仰慕其才情皆有模拟学习之赋作。而具有传彩的司马相如,除了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令士人钦羡不己外,更多的是他的才华横溢和坎坷命运对士人的影响。

献赋入仕的积极热情与明智隐退之举,都引得士人对其追随和欣赏,而成为皇帝身边具有娱戏之用的弄臣,辞赋遭致“虚辞滥说”批评的尴尬处境,让后世文人对他充满同情与不平的同时,又多称为异代知己。在文学才情和理想上相惜的认同感,令历代文人对其不断追忆和反思。若称文人一一作赋准相如的这种对心理为司马相如情结也未尝不可,但终究过于狭窄和绝对,相对于众多赋家的辞赋创作来讲,需要一个囊括司马相如情结的更为宽泛的解释,称之为文人辞赋情结。

其次,司马相如如果说是令辞赋情结根植于文人内心的一大因素,那赋体的现实创作与文学观念的错位,更加说明了辞赋情结的形成。汉代自不用说,献赋之风使赋体的创作与士人的文学观念是同步同调的,而从诗赋两种体裁正直交替的建安时期,这种同步就开始逐渐出现错位。受到汉代献赋之余波影响,汉末建安时期,赋的名气依然大于诗歌,那赋体的创作数量是否大于同期诗歌的创作数量?

对此我将以三曹及七子(除去没有赋作记载的孔融)为代表,对他们赋作与诗歌的数量进行统计。期望以一斑而窥全豹,呈现出汉末建安时期的文人现实创作情况。赋作的统计是依据费振刚的《全汉赋》万光治的《汉赋通论》和程章灿的《魏晋南北朝赋史》,但凡有存口的赋作皆统计在内。

诗歌的统计是依据途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据表结果显示,赋作数量164篇,诗歌240篇,可见诗歌的创作数量大于赋。由此可见,赋的名气虽大,但现实的创作数量与其名气却不成正比,这种不同步或者说是错位的情况,在魏晋南北朝也持续着。虽然唐代是被公认的中国诗歌鼎盛时期,但魏晋六朝对诗歌来讲亦是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时期,是诗歌开端与鼎盛间的津渡。

魏晋南北朝时期,深入揭示宋人评价王安石诗歌的深层内涵与本质。目 录绪论第一章 王安石诗的流传方式与宋人对荆公诗文集的整理第一节 王安石诗的流传情况第二节 王安石诗文集的编刻第二章 李壁《王荆文公诗注》与王安石研究第一节 《王荆文公诗注》的编撰、版本及文献价值第二节 李壁注对王安石的评价问题第三节 李壁注对王安石诗的诠评及价值第三章 宋人对王安石人品与诗品的评价第一节 宋人对王安石评价的争议与“小人化”过程第二节 “诗如其人”:宋人对王安石诗歌的人品化解读第四章 王安石诗歌在宋人中的评价及影响第一节 精工与平淡:王诗艺术风格论第二节 咏史•写物•律绝•集句第三节 王、苏、黄比较与王安石的诗史地位问题第四节 从“江西”到“江湖”、由“宋调”而“唐音”:荆公诗在两宋诗坛传承的潜在脉络第五章 方回、刘辰翁对王安石诗的选评与评点第一节 “宋诗”与“唐诗”之间:方回《瀛奎律髓》对王安石的诗学定位第二节 深意•构思•悲情•自然:刘辰翁评点荆公诗的独特倾向附录一 王安石诗系年考五例附录二 荆公集人名考辨附录三 王安石晚年诗与陶、谢的关系附录四 王安石与“王门”文人群及其文学活动附录五 朝活本、王常本刘辰翁评荆公诗辑校参考文献后记绪 论王安石是宋代诗坛大家,诗歌创作开始出现较为壮观的局面,如梁陈时期的宫体诗创作,但汉赋作为庙堂文学,在文人内心的影响之深,名气之大,评价之高,以至于《文选》中依然把赋排在第一位。创作数量与名气上的不成正比,正说明了现实创作与文学观念的错位,也表明了文人内心辞赋情结的形成。

最后,再举西晋文人左思一例。《晋书·文苑列传》记载其“貌寝,口钠”,即貌丑且嘴笨,这样的文人自是想通过其才学来赢得名声地位,而左思之前又有文人成名之列,如司马相如作《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在前代都为他们自身博得盛名,有鉴于此,左思开始创作在西晋己经视为古赋的散体大赋,以期如司马相如等人般成就一身功名。

于是“构思十年,门庭藩泪,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然其赋作完成后,“时人未之重”,对其赋作并没有过多重视的原因,是因为赋的名气虽然还大于诗歌,但气势己远不如盛汉,名气大只是在文人间而言。

时人的不予重视,左思担心赋作被废弃,于是拜访德高声望的大家为其赋作檬写序文和注释,据《世说新语·文学篇》中载,是由于皇甫谧在《三都赋序》中的称赞,才得以广泛传播,可谓是一番炒作之后《三都赋》才被时人称誉推崇,进而出现洛阳为之纸贵的现象。

另,汉魏六朝的文人创作虽然以燕集的形式出现,但却作用大于内容,文学集团间又相互影响,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赋体发展己接近甚至到了尾声,但文人内心仍具有的辞赋情结使得他们对赋依然寄予希望,这种现象到了唐代依然存在,如杜甫的三大礼赋也并没有如他期待的那样,像司马相如一样被重用入仕,他们都试图通过赋改变自身命运,但赋体发展己然到了尾声,即使文人还紧抱不放,也很难回天,更不可能从实质上改变文人的命运。

结语

综上,只有从根植于文人内心的辞赋情结入手,才能真正理解赋家的辞赋创作和献赋行为为何不绝史书。文人辞赋情结是文人辞赋心态变化的结果,是一种辞赋情感的传递与延续,也是历代文人在辞赋创作上心灵契合的表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情结 司马相如 李白 诗歌 魏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