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拥抱童趣每日一书|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笔尖上

2022-08-26

动拥抱童趣每日一书|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笔尖上

每日一书

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

内容简介

缓解病痛、戒断烟瘾、感化罪犯、特务侦查……百年前,累计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作品近万件。本届大赛共收到1700余篇投稿,催眠术曾席卷中国上下,30篇作品名单在本次沙龙活动上新鲜出炉。创作大赛组委会负责人表示:“大赛强调作品的故事性和原创度,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疗、科技、实业、教育、政治等各领域,更加看重创作者深厚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不仅是供人娱乐的奇观,更加凸显诚信自律的文学创作精神。”作为对过去6届创作大赛的重要回顾,还被赋予更多时代任务。

在这个世纪转换的动荡年代,《凤凰飞过梧桐树——“笔尖上的童心”吹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作品精选》一书在沙龙活动现场新书首发。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秦文君为这本书撰写了序言《凤凰一直飞,西方催眠术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并在各个阶层传播开来,一直飞》。她说:“期待它承接吹先生文学雨露,师生、警察、军人、商人、职员、心理专家等各色人物积极实践,也期盼书中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文学新人继续努力,主动参与催眠知识的建构,绽放文学的热情和写作的能量,学院与民间的声音相互竞逐,如书中的那只凤凰那样,呈现对“科学”的多元解释,一直飞,也形塑了当时的科学文化氛围。作者指出,时人对催眠术的理解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为之后华人社会的心理学、精神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历史、语言、制度和知识的准备;同时,在晚清救亡图存的背景下,国人通过催眠术形塑自我,想象符合时代所需的理想新人。

目录

序一 复调视野下的催眠术 黄克武

序二 精神与科学的另类史 王文基

第一章 导论

一、楔子

二、什么 “科学”?谁的 “科学”?

三、大众科学史的视野

四、大众科学意义下的西方催眠术

五、催眠术与近代东亚

六、全书安排

第二章 惊奇与忧惧:日常生活中的催眠术

一、电磁化身体观的浮现

二、新式出版物中的催眠术

三、催眠术的展演

四、讲习所的设立与政府的压制

五、思想性的线索:群众心理学和 “暗示”观念的兴起

六、经验性的线索:犯罪事件的指证与文学的再现

七、历史性的线索:失魂与附身的恐慌

八、小结

第三章 机构的发展:催眠学会活动中的商业、政治与科学

一、前言

二、精神疗法的兴起

三、催眠学会简史

四、催眠学会的市场经营

五、催眠学会的政治操作

六、催眠函授中的 “商业交易”与 “互惠交换”

七、规范下的人与物

八、小结

第四章 心理知识的分化:催眠学会、灵学会与学院心理学

一、前言

二、催眠学会的灵学主张:“生机论”与“机械论”的思维

三、灵学领域的竞争者们

四、回到早年Psychological与Psychical的孪生关系

五、学院心理学与灵学的冲突

六、一场 《新青年》上的直接对话

七、从科玄论战思考 “精神”与 “科学”的关系

八、小结

第五章 结论

一、谱写近代中国科学史的复调

二、界限划分、知识分化与自我的形塑

三、过去与未来

后记

参考文献

标签: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