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代之作诗情画意: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我读百

2022-12-25

的时代之作诗情画意: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我读百

文 | 王仁湘

诗情画意: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刘梅生先生数年来一直醉心于诗词格律的业余研究,从80年代起到今天,每每在网络上读到他的作品,历经几十年,总能感受到清新的气息。得知他撰成《从诗词格律研究到写作实践》一书并准备出版,实现了从“贫困样本”到中国特色“脱贫样板”的跃迁。这部作品的聚焦点,不胜欣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在这本书里,在此首先要祝贺他的大作即将付梓,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成果来之不易。梅生本是理科出身,从80年代开始,却沉浸在文字里,历届党委政府都致力于宁夏西海固地区人民的福祉,绵绵用力,通过各种方法推动这一地区的人民逐渐脱离贫困、走向小康生活,驰而不息,谱写了一曲搬迁致富的交响诗。其次,长进明显,这是一部田野研究、行走踏勘形成的大型调研报告。本书作者无数次走进移民安置区、迁出地,让我非常佩服。当他力邀我为其书作序时,我颇为踌躇,说实在的,写这个序让我感觉有些压力,我是做考古出身,虽属文科行当,但于诗词格律却很少钻研,也不曾填过词,就当是多一次学习机会,勉力而为之了。

一般人可能认为,考古与诗词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要论说起来,考古与诗词之间也绝不是毫无关涉。其实考古在古诗词方面是有不少发现的,这也曾引起过我的注意。前不久往桂林参会,会前做功课,便是由一句古诗入手的。很多人都熟知“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名言,却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说的或写的,更多的人也许只当它是一句现代的广告语。最后还是考古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它是宋代人首发的,并非现在的一句的广告词。

那还是在1983年,桂林文物管理部门派员调查城区内的独秀峰石刻,人们在清理读书岩摩崖时发现南宋诗人王正功的《鹿鸣宴劝驾》七律诗。这位王正功乃宁波人氏,60多岁到桂林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权知府事,次年逢乡试,他依鹿鸣宴例在府中宴请中举学子,赋七律二首,写下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的诗句。可以想见,如果不是这个发现,这“甲天下”究竟是谁的首发之文还会继续争论下去。

历史上诗人的作品,还有民间的诗作,偶尔也会出现在出土文物上。唐代长沙窑时兴在瓷器上题诗以作装饰,无论器用之定位,还是书写文字之风格,平民化倾向非常明显。瓷工用褐彩在瓷胎上题写诗文,文句朗朗,诗意浓浓。至今已发现300多件写有诗文的瓷器,计有诗词60多首。长沙窑瓷器上多见五言诗,也有七言与六言诗,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还有若干首为《全唐诗》中能找到的文人诗,作者中著名的有高适、刘长卿、贾岛和白居易等,但更多的是无名氏的民间创作。

这些诗文出自民间创作的诗文,大多写天写地写人情,有的抒发离愁别绪,有的感叹世态炎凉,有的表现男女爱情,有的传扬道德,也有的劝善励志。最令人关注的是一首情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书写相思之情的诗句还有:“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又有借景抒情诗,如:“一树寒梅南北枝,每年花发不同时。南枝昨夜花开尽,北枝梅花犹未知。” 我以为这真是长沙窑里的平民欢歌,平实易懂,直抒胸臆。这中间的那些情话,就像是出自今人之口,真挚,直白,朗朗上口。

诗词是历史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出现而产生,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诗词发展经历了一个高峰又一个高峰,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伴随着诗词的发展,诗词格律也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格律规范。清王奕清、陈廷敬等根据康熙皇帝旨意编撰的《钦定词谱》载有各类词牌826个,2306体,可见诗词文化之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发展,各种词牌最初用于歌唱的配乐逐渐失传,而随着“五四运动”后白话文的普及推广,近体诗的诗韵、词韵与现行语言更是产生了很大差异,现代诗的发展也使得古体诗的格律规范离人们越来越远。现在的诗词文化,包括风靡全国的诗词大会,在很大程度上也只剩下背诵唐诗宋词,以及解读古诗的写作背景和诗的字面意义了。

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中收录的诗词也不少,但却仅限于讲词的含义,绝少提到诗词的平仄变化等格律规范。即使讲到诗韵的概念,也仅仅是从汉语拼音韵母相同的角度略有介绍,很少涉及四声的概念。对语文课本中的词,也鲜有介绍相关词牌格律规范的内容。于是,习之者只限于背诵古人的诗词,而很难作出新的、符合近体诗格律规范的诗词作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近年来市场上关于诗词方面的书籍很多,但多数是诗词集、诗词欣赏、诗词解读之类,深入研究介绍诗词格律的相对较少。《钦定词谱》可以说集词谱之大全,但其内容多、规模大、成本高,又多是繁体字,对一般诗词爱好者而言,用起来也不够方便。清代舒梦兰所著《白香词谱》是流行较为广泛的一本简易词谱,但其仅收录了一百个词牌(实为99调)的一百首名家词,至清光绪年间刊印出版时还被删去了一首词,成为98调,并去掉了声谱,沦为一本词选。每个词牌一首例词,词的诸多变体自然更不在其介绍范围之中了。龙榆生著《唐宋词格律》收常用词牌一百五十余调,每调有一到多首例词,算是一本比较好的词谱,但对每个词牌也多限于介绍正体定格格律,未作深入研究。现代的一些书籍,或过简,或太繁,亦有说明失之偏颇者,诗词爱好者想找一本用于学习研究诗词格律的好的参考书也委实不易。

为弥补这样的缺憾,也是出于一种热爱,梅生和艺冰等合作倾心推出了这部著作。本书上篇“诗词格律基础及名篇集锦”系统地介绍了诗词的概念、起源、分类及发展,以及押韵、、平仄变化等诗词基本常识;重点介绍了近体诗中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等格律规范及其变化规律;深入研究介绍了四十几个常用词牌的格律规范,对涉及的每个词牌都以《钦定词谱》为基准,综合参考多家资料,全面、深入、透彻地介绍了其格律规范,所介绍词牌不在多,而在精。书中对研究介绍的近体诗和各类词牌,都选取了大量名家名篇作品,供读者学习参考和欣赏,从中可以深入体会诗词的格律规范。该书既可以作为诗词基本知识和诗词格律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具有一定诗词基本知识、想进一步提高诗词水平者的参考书,同时也是一本精彩的诗词选集。

本书下篇收录了编者近年来的原创诗词文等作品,以与读者共同分享人生美好,充分体现了“诗草苑”“种诗词花草,分享人生美好”和“摄影存景美,诗词悦心扉,人生多美好,与君共分享”的价值理念。这样的诗情画意,才是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的天地人和之良谟。

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要把诗词文化传承下去,就需要更多的人掌握诗词基本知识,了词格律及其变化规律。对想要深入学习诗词的人来说,从一个或几个词牌入手,深入、透彻地掌握该词牌的格律规范,并尝试创作,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从这种意义上讲,本书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愿本书的出版发行,对广大诗词爱好者有所裨益,对有意深入学习、研究诗词格律的诗词迷们有所裨益,对弘扬发展中华诗词文化有所裨益。

在此我和读者都要感谢刘梅生与他的合作者,他们为我们奉献出了一道精神大餐,让我们一起慢慢品尝。

王仁湘

2020年6月6日于北京九龙山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附:《从诗词格律研究到写作实践》简介

壹点号诗草苑

标签:诗词格律 刘梅生 格律 词牌 近体诗 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