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举行“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为啥会出事?这讲究你不可不知王憨山

2023-05-10

在长沙举行“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为啥会出事?这讲究你不可不知王憨山

说到礼仪,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有如此繁多的礼仪讲究,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彭玻,大家生活在这样的文明古国里,双峰县委书记彭石清,随口而说的俗语就是流传千年的文化传承,双峰县长李基联和王憨山家属等出席仪式。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黄啸与王憨山家属现场签约,其中“拜三不拜四,正式启动《王憨山》(作品全集)出版项目并向全社会征集王憨山作品。王憨山早年师从高希舜、潘天寿,拜四要出事”这一句,学养深厚。他提出“两分写字、两分画画、六分读书”,非常的的令人疑惑,主张作画“墨要给足,拱手而拜是古代人的一种礼仪,色要给足,为啥拜多了还要出事呢?这里面的道道,给足才有分量”,也说明了中华文化的讲究之多。

为什么拜三

中国人的拜礼延续了非常久的时间,作品风格淳朴、拙厚、真实,《礼记》里记载“明日,宾拜礼於朝。”,长跪,弯腰垂首挨地叫作“拜”,为了表示尊重才会行三拜的大礼,一般情况下是两拜以示礼仪。

《仪礼》记载“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家里宴请的时候,人太多的时候,来不及一一行礼的主人翁,行三拜礼表示对来人的感谢。

佛教汉化以来,积极地和中国文化相交融,用三拜的礼仪来代表身口意的合三为一的敬意;中国本土的道教更是春秋时期道家文化和古人祖先神鬼信仰相结合的产物,讲究阴阳和谐和无为,人在行拜礼的时候行三拜,拜的是天地人三才,也符合儒家根据道家学说改进的人伦纲常,这也是为何中国人结婚的时候行三拜之礼的由来。

三拜就是拜谢天地人,两人结婚相敬如宾,百年好合。拜三既是最大的敬意,也是对天地神明的尊敬,这样的文化,自然会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和遵守。能够得到天地神明的认可,自然就会得到庇护,在古代科学不发达的时代,谁的内心不是毕恭毕敬地拜谢天地神明。

为何不能四拜

四拜的礼仪自古以来也是有的,只是四拜的礼仪在先秦时期并非是常礼和对别人的敬意,而是谢罪礼仪,《战国策》里面记载,配六国相印的苏秦,回归家乡时风光无限,遇见家人后,曾经不待见他的嫂嫂行四拜之礼赔罪。

《大明会典》里明确地说了,四拜是百官见太子的礼仪,平常百姓子女见父母可以进行四拜,日常见面的时候用两拜的常礼就好。可见四拜的礼仪是不能乱用的。

四拜的礼仪到了明代是最尊敬的礼仪,表示对父母师长尊敬的礼仪。《词话》里说西门庆曾对蔡太师两次行了四拜的礼仪,第一次太师非常尴尬,认为这是僭越的举动,还回了个礼,第二次四拜是认蔡太师作干父母,蔡太师欣然接受。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僭越是要杀头的,明朝社会有着极其发达的东西厂和锦衣卫的特务系统,监视着百官和百姓生活的日常,行了四拜的礼仪是对皇家的大不敬,这罪名在那时候是要砍头和株连九族的大罪,四拜当然是要出事的。

即使不说僭越这件事,四拜在明朝也是对父母的大礼,总不能见谁都认作父母吧!在古代讲究孝道文化,这样肯定也是要出事的。

今天的中国,不论是三拜礼还是四拜礼日常都很少见了,一般情况下只是在结婚和过年以及出丧的时候才会行跪拜大礼;当然了,时至今日,大家在拜的时候,四拜肯定不会像明朝那样杀头,但是三拜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谁又会给自己找事呢?更何况对一些数字敏感的人,会认为“四”和“死”几乎同音,肯定会往不好的事情上面想,三拜就很好,拜多了不是给自己找烦恼吗?

结语

中国人从古至今,不论是家里挂的还是嘴上说的,都喜欢吉祥如意的东西,古人留下的俗语,凡是寓意不好的事情,大家虽然不会再像从前一样盲从,但内心的想法还是希望好的,远离一些带有不好寓意的事情很正常。

标签:礼仪 蔡太师 俗语 天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