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汉语盘点纷纷揭晓 汉语生命力年年旺盛

2022-09-27

年度汉语盘点纷纷揭晓 汉语生命力年年旺盛

核心提示: 年底将近,各大热词盘点纷纷出炉,从“网络流行语”到“网络热议词”再到“十大新词语”等,各类盘点不仅网罗了过去一整年的热门词汇,还见证了一年的社会变化和时代新风貌。每年年底各类热词榜单的出炉、不断更新的网络流行用语,都证明着汉语旺盛的生命力。

年底将近,各大热词盘点纷纷出炉,从“网络流行语”到“网络热议词”再到“十大新词语”等,各类盘点不仅网罗了过去一整年的热门词汇,还见证了一年的社会变化和时代新风貌。每年年底各类热词榜单的出炉、不断更新的网络流行用语,都证明着汉语旺盛的生命力。

年度盘点扎堆 汉语词汇回

望一整年

近日,多家语言文字研究机构和媒体接连发布了不同形式的2021年度词汇、流行语和热词,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汉语盘点2021”系列,《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语言文字周报》主办的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十大网络热议语”盘点等。

年度热词盘点年年举办,每年都有大量的流行汉语进入大众视野,在每个尽显特色的榜单中,读者不仅能通过这些盘点榜单回望一整年热点事件,还能更直观地感受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12月8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入选的词汇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康、赶考、双减、碳达峰和碳中和、野性消费、破防、鸡娃、躺平、元宇宙。

12月10日,由《语言文字周报》主办的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十大网络热议语”公布结果。其中,上榜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有:卷/内卷、躺平、破防、emo、YYDS(永远的神)、夺笋、赓续、社恐/社牛、一整个×住、普信男/女;入选2021年“十大网络热议语”的有:百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抗美援朝、双减、反诈、三孩、元宇宙、山东曹县、“饭圈/饭圈整治”、佛媛。

而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活动至今已举办十六年,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汉语盘点2021”发布“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年度十大流行语”“年度十大新词语”等榜单,力图全方位覆盖2021年全年热点汉语,通过词语、网络用语、流行语来描绘过去的一年。

“汉语盘点2021”于12月6日发布的“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包括:觉醒年代;YYDS;双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躺平;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汉语盘点2021”于12月13日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为:百年、2020东京奥运会、中国航天、双碳、疫苗接种、双减、北交所、“清朗”行动、疫苗援助、《生物多样性公约》。“汉语盘点2021”年度还未发布“年度十大新词语”,但入围热门词汇已公布有:“治”“减”“共”“变”“百年”“疫苗”“碳中和”“元宇宙”等。

此外,还有一些小众词汇盘点,比如近日哔哩哔哩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等联合发布2021年度弹幕,“破防了”入选。作为一种即时性互动方式,弹幕直观地呈现了观众对特定内容的反应,由此衍生的弹幕文化,也记录了年轻群体及时代的变迁。“破防了”本为游戏术语,在互联网语境中,该词有了更丰富的含义,在“破防了”表达的情绪中,既有年轻人对个人情绪的表达,也有对社会事件的共鸣。

再比如搜狗输入法发布“2021国民年度流行语”,邀请戴建业、毛丹青等人从语言学、微反应、古典文学、声音韵律、都市情感、女性关注、历史文化、社会观察、时代情绪、跨文化语境这十个角度,对今年流行语进行了多视角的趣味解读,这个榜单出现了一些很小众、偏门的年度流行语,比如“暴风吸入绝绝子”“小丑竟是我自己”“拿来吧你”“蚌埠住了”等。

每年到年底,还有不少相关机构会发布年度关键词榜、年度热议榜、年度科技词汇盘点、年度娱乐词汇盘点等五花八门的与热词有关的盘点。

语言专家重语言规范 网络平台评选更重网感

通过以上各种类型的热词盘点,可以看出专业的语言机构评选出的榜单越来越注重评选的专业性,以及流行热词的语法规律,倡导语文规范,而网络平台主导的热词评选则更注重网感,很多词汇都非常接地气,有的虽然小众化但也代表了一众网友的表达习惯,以及汉语的新奇性变化。

在注重专业度上,“汉语盘点2021”系列具有代表性。比如该系列榜单的“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结合人工后期处理提取、筛选而获得,语料来源于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底国内15家主流报纸,央视、央广及地方12个电视台和7个电台的转写语料,以及2个网络门户网站的全部文本,语料规模达10多亿字次。从语料库就可以看出这个榜单更注重2021年主流表达中的热词选择。“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监测语料库包含视频弹幕、网络论坛、新闻等不同媒体形式的语言资源,但最终评选的热度用语其实也比较主流化,只有YYDS、绝绝子等出圈的、高实用度的纯网络热词。《语言文字周报》主办的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十大网络热议语”同样也是高热度出圈的网络用词。

《咬文嚼字》评选的是年度十大流行语,不局限于网络用语,考虑所选条目的“社会学价值”及“语言学价值”等标准,删除了“YYDS”“绝绝子”“夺笋”等热度词汇。该榜单倡导语文规范,选择优雅、美丽、纯正的语言符号,选出符合汉语结构规律、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词语。“绝绝子”等词汇的“游戏化”倾向明显,与典型的汉语构词规律有出入,不能进入榜单。“夺笋”是纯谐音字符串,缺乏语言学价值,也被删除。

搜狗输入法发布的“2021国民年度流行语”多视角趣味解读流行语,但是网感十足,深入到年轻网友内部,选出了大量对网络语言非常敏感的网友比较认同的小众词汇,比如表达情绪的“我emo了”“勇敢牛牛不怕困难”“暴风吸入绝绝子”“小丑竟是我自己”,网友爱玩的谐音梗“我蚌埠住了”“我迪迦在东北”等,表达年轻人状态的“大型社死现场”“学术社畜”“野性消费”,以及网络流行语本身出现的“废话文学”“油土文学”“发疯文学”“男嗲语”等,“人类高质量男性”“明星塌房”“抛剧型追星”“鱿鱼游戏”“全民反诈”“华强买瓜”等则反映了网络年轻用户一整年都在关注什么。

网络流行语受争议 但也证明着汉语的生命力

每年年底的热词盘点,都会引发议论,最受争议的都是“网络流行语”,有人批评它们是“网络黑话”,网络词汇的各种玩梗更是被批评是“文字失语”,并想为此对症开方,有的人期待在网络用户中流行的小众词汇能够“转正”——被官媒频繁使用或者被收入词典,似乎这些网络用词不“转正”就没有存在价值。“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上不断更迭换代的语言使用方式,有着特定的语域,它在网络上流行被频繁使用,但不用于日常生活口语,这才是“网络流行语”的鲜明特征。

我们在古代汉语美文中最能体会汉语的博大精深,但汉语的生命力还体现在它的时代性、同步性和新奇性等各个方面,每一个年代都留下了记录社会、思想和文化历史的流行词,比如民主、科学、三大改造、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等。网络时代的大海洋里,产生了无数的网络用词、流行热词,这些热词生产得快,流传得快,大浪淘沙过后只有极少数能留得下,但这些时代、网络词语的“宠儿”一起描绘出了当下汉语的使用生态。

求新奇的网友现在不会再使用“城会玩”“洪荒之力”“神马都是浮云”“反正我信了”“元芳你怎么看”“待我长发及腰”“蓝瘦香菇”“法海你不懂爱”“皮皮虾,我们走”“雨女无瓜”等过去年度的超级热门网络词汇,这些词汇在使用峰值过后,就被网友抛到脑后,这些求新、求奇甚至求怪的流行语一定会消失,但这些风格突出的词汇确实丰富了语言表达。语言表达的这种新奇性、敏感性,也更能折射社会潮流和世界新变化。网络流行语在规范、引导和自我净化、更新之下,每年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也才助推了每年年底热词盘点的文化现象(齐鲁壹点记者师文静)

标签:汉语 咬文嚼字 编辑部 语言文字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