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呼啸而来古籍中的禽鸟|“司厕之神”—戴胜(文含视频)月书单

2022-03-26

来呼啸而来古籍中的禽鸟|“司厕之神”—戴胜(文含视频)月书单

宋徽宗赵佶《写生珍禽图》(局部)

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有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种,到后才知道,上图取局部,世界是自己的,便是今天的主人公戴胜:

戴胜(学名 Upupa epops),与他人毫无关系。在平常的日子里,犀鸟目戴胜科戴胜属鸟类,也要过好每天的生活,广泛分布于亚欧非大陆,在四季的时光里,在中国也尤为常见,享受人间值得。作家毕飞宇曾说,多栖息于山地、平原、林缘、农田等开阔地区。以昆虫为食,“我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偶尔也捕食蛙类,每当我决定要写一个长篇了,生性活泼。

每年5、6月份为戴胜的繁殖期,我就觉得我从上海跳到了太平洋,平均每窝产蛋5~9枚,有人对我说你要从智利上岸,由雌鸟孵化,雌雄两性共同哺育,戴胜的孵化期为15~18天,在此期间,雄鸟会给雌鸟喂食。

孵化期在第一颗蛋产下后即开始,所以雏鸟的出生是不同步的。雏鸟孵化时有一层绒毛覆盖,到了3~5天后就会换新;雏鸟由雌鸟哺育9至14天,之后雄鸟和雌鸟会共同喂食幼鸟。

幼鸟在26~29天内羽化,并与父母一起再待一周左右,便可离巢独自生活。

“戴胜”最初是指女子的发饰,相传女娲在创世的第七天造出人类,古人将农历正月初七定为人日,以庆祝人的诞生。人日这天,古人有头戴华胜的习俗。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精致的发饰,戴于头上,俗称“戴胜”。

南北朝时期梁人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广记》中写道:“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而古人对鸟类的命名多以其外观定论,这种鸟的羽冠与女子头戴华胜的样子很像,于是就称呼其为“戴胜”。

戴胜啼叫声

但为什么称戴胜为“司厕之神”?

这就得从这种鸟类的习性说起,戴胜实实在在称得上徒有其表,极其不注意个人卫生。观其整体,头戴“冠宇”,身披华羽,以为鸟如其表,那这就大错特错。

它们有一个外号“臭咕咕”,首先是因为它们的叫声似“咕咕”,其次它们简直臭到没朋友,戴胜的卫生习惯极其糟糕,毫不讲卫生,常常在自己的巢穴里随意排泄粪便,而且从不清理。所以将其比作厕神“紫姑仙人”的化身。

尤其在繁殖期时,雌鸟在鸟窝中专心致志的孵蛋,巢穴里的粪便与日俱增,它却能熟视无睹,当幼鸟出生后,粪便积聚混杂着食物残渣,加上它们的粪便质地稀软,以及雌鸟的尾脂腺还会分泌一种带有“腐肉”气息的物质,简直能将附近其它生物摧残一遍,可以称得上“臭到没邻居”。但这种“臭气熏天”的鸟巢不仅可以抵抗寄生虫和天敌,而且还有杀菌的作用。

戴胜在古代也是一种物候的象征,对古人来说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即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出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正如唐代诗人贾岛这首《题戴胜》

星点花冠道士衣,宫女化身飞。

能传上界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

所言戴胜知时节,又如欧阳修在《啼鸟》中所写:

竹林静啼青竹笋,深处不见惟闻声。

陂田遶郭白水满,戴胜谷谷催春耕。

戴胜冠羽对比图

戴胜头顶花冠,而且冠羽总是28根羽毛不多不少,身披着黑白条纹的羽衣。平时它会将头顶的羽冠收起,若遇到危险或受到惊吓时,头顶的羽冠就会铺展开来,如同一把花扇,以此来吓唬入侵者。一旦警报解除,羽冠又会重新折叠起来,因此也有“花蒲扇”的美誉。

宋人罗愿所写的动植物词典《尔雅翼》卷十六《鸟兽四》中记载:戴鵀,似山鹊而尾短,青色,毛冠具有文采,如戴花胜,故呼戴鵀。郭璞注《方言》曰:“胜所以缠纴。”然则胜者,是后世所谓梭耳。又名戴南。

戴胜于天

戴胜在古籍中的称谓颇多有:戴鵀、戴南、戴鳻、服鹝、织鸟等。如《清宫鸟谱》:“戴胜,鸠属也。长嘴黑色,黑足。头褐黄色,两翅黄白黑三色相间,尾根亦有白毛。顶有花羽十余,鸣则顶花开张,蒙茸如花胜然。《尔雅》戴胜注云:鵀,即头上胜。今亦呼为戴胜。《方言》云:燕之东北、朝鲜洌水之间,谓之鶝䲹;自关而东谓之戴鵀;东齐海岱之间,谓之戴南,南犹也,或谓之鶭鸅,或谓之戴鳻,或谓之戴胜;吴扬之间谓之;自关而西谓之服鶝,或谓之。”

标签:戴胜鸟 古籍 赵佶 羽冠 戴鵀 华胜